李金龙
24岁,因发热、咳嗽、左胸痛1月,全身皮肤瘙痒3d入院.曾于入院前1月因发热、咳嗽、左胸痛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口服,链霉素0.75g/d肌肉注射以及强的松等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感全身皮肤瘙痒并出现红色丘疹,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168U/L、谷草转氨酶(AST)220U/L、黄疸指数38U/L,当地县医院考虑为结核药物所致,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注射,口服赛庚啶等抗过敏及保肝治疗,5d后皮肤瘙痒及红色丘疹逐渐减轻,转氨酶及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入院前3d,患者自服利福平0.45g,2h后出现头痛、腹痛、颜面部发红、全身皮肤奇痒,继之出现红色丘疹.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张桂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每日1200mg静脉滴注,疗程2~6周,并与强力宁进行比较.结果:阿拓莫兰组对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的有效率达90%以上,对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的有效率高于强力宁组,对ALT、AST、TBIL降低作用显著(P<0.01),而对GGT、ALB、GL0改善不明显(P<0.05).阿拓莫兰组发生不良反应少、轻,停药后病情无反复.结论: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良好的药物.
作者:丁贤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47例,强化血糖控制,其中24例联合使用PGE1静脉滴注,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恢复情况.结果:PGE1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恢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吕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综述抗生素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及其与胎儿之间的转移,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魏黎萍;余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l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氯地霜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汀;陈礼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微型灌肠剂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作了前景展望.
作者:路玫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了概括性总结,为其在临床上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作者:刘廷兰;王宜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清火栀麦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Nova-pak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240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227 6~1.707μg.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13%(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清火栀麦胶囊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吕林;杨青;刘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统一诊断标准的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相似抗生素抗感染及平喘、解痉、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100万Uα-2b干扰素,每日1次,连用3~5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85/88),对照组有效率为84.9%(73/86),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射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红宇;李雪梅;吕媛玲;胡旭东;胡玉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制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减少服药次数、保持平稳的治疗浓度和镇痛效果.方法:采用PHMC,使其形成基本骨架,从而使药物缓慢释放.结果:本品处方、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制.结论:本品经质量考察稳定性好.
作者:李东;聂中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应用环磷酰胺对荷瘤鼠进行化疗,观察榄香烯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榄香烯对荷瘤鼠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显著提高化疗荷瘤鼠T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促进化疗荷瘤鼠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提示榄香烯能够拮抗化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该结果对临床联合应用榄香烯与化疗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姚淑娟;胡芳;刘伯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制备益康唑栓为妇科提供治疗药物.方法:用普通法制备、试剂显色反应鉴定该药、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λmax为265nm,420例妇科患者临床应用.结果:益康唑在4.0μg/ml~2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3.98%,RSD为1.08%(n=5),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华标;孙言才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针对温度、葡萄糖、pH值、活性炭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其配制工艺.方法:通过加温考察温度对替硝唑的影响;通过先调pH值及两次活性炭吸附配制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考察活性炭对替硝唑含量及半成品pH值的影响.结果:替硝唑配制温度控制在(63.5±1)℃范围,第1次加活性炭0.1%,煮沸加热20min;第2次加活性炭控制在0.025%~0.05%范围,加热时间控制在15~20min范围,可按107%~110%投料,半成品pH值4.48.结论:该工艺可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程国平;韩翠艳;翟伟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综述了氨氯地平的药理、药效、临床应用、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陈华瑛;王一平;陈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重型病毒性肝炎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用综合疗法,静脉滴注六合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均每日1次;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一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亦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谷丙转氨酶(GPT)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庆娥;刘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综述了1,6-二磷酸果糖在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重型肝炎及拮抗庆大霉素肾毒性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爱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黎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抗休克、降血脂及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及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作者:韩继武;宁登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制用于预防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眼用制剂.方法:依据中国药典滴眼剂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研制,并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46例患者在术后使用了该滴眼剂,有效率达100%.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作者:詹长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现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1996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中院内真菌感染的全部病历进行调查.结果: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发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真菌易发部位的情况,以便预防或治疗真菌感染.
作者:陈重;杨秋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近年来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一些临床用途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征北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