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素 E1治糖尿病肾病24例

吕芳

关键词:前列腺素E1, 糖尿病肾病,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47例,强化血糖控制,其中24例联合使用PGE1静脉滴注,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恢复情况.结果:PGE1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恢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穿心莲制剂的不良反应

    对穿心莲不同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吴惠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热原控制的方法探讨

    目的:控制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热原,提高产品质量.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采取不同措施,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热原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工艺改进和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是避免复方丹参注射液热原反应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庆鹏;杨桂兰;阮洪章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妊娠期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综述抗生素药物在妊娠妇女体内及其与胎儿之间的转移,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作者:魏黎萍;余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硫酸妥布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慢性膀胱炎132例

    目的:有效地治疗慢性膀胱炎.方法:采用对两组患者中段尿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治疗,对132例及68例女性慢性膀胱炎分别给予硫酸妥布霉素膀胱灌注及静脉滴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8%,有效率达95.4%;对照组治愈率23.5%,有效率为51.5%.结论:两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灌注法明显优于静脉滴注法.

    作者:刘先夺;白韧;韩应武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伤科跌打丸中大黄、三七的薄层鉴别

    目的:在伤科跌打丸中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大黄、三七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法简单,准确,快速.结论:薄层色谱法可用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明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七叶神安片中三七叶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对几种测定七叶神安片中三七叶总皂苷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从部标法、省标法、卫典法、紫外法、重量法中筛选出新法,其结果较稳定.

    作者:罗干明;吴子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黎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抗休克、降血脂及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及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作者:韩继武;宁登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利福平引起剥脱性皮炎及肝功能损害1例

    24岁,因发热、咳嗽、左胸痛1月,全身皮肤瘙痒3d入院.曾于入院前1月因发热、咳嗽、左胸痛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d、利福平0.45g/d口服,链霉素0.75g/d肌肉注射以及强的松等治疗,上述症状逐渐好转;两周后感全身皮肤瘙痒并出现红色丘疹,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168U/L、谷草转氨酶(AST)220U/L、黄疸指数38U/L,当地县医院考虑为结核药物所致,立即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注射,口服赛庚啶等抗过敏及保肝治疗,5d后皮肤瘙痒及红色丘疹逐渐减轻,转氨酶及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入院前3d,患者自服利福平0.45g,2h后出现头痛、腹痛、颜面部发红、全身皮肤奇痒,继之出现红色丘疹.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张桂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采用HPMC改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改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稳定性.方法:在不改变原有规格的前提下,筛选适宜的辅料及用量,制粒后套成胶囊,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新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增重率)降低40%~50%,且各项指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吸湿性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作者:王小明;赵满琼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几种常用药对的临床分析

    药对指两味药物组合成方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本文对丹皮-丹参,桑白皮-地骨皮,鸡内金-麦芽,柴胡-黄芩,金钱草-海金砂等药对的特殊疗效及临床应用作了介绍和分析.

    作者:王小蓉;杨洁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加快实现新形势下医院药剂科工作重点的转变

    随着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行,医疗卫生单位如何发展药学事业,将是医院药学工作者面临的新的严峻课题,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1 实现医院药剂科工作重点的转变1.1 药品采购从保障供应型向合理用药的技术服务型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给医院药剂科的药品采购供应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医改后,大量的进口药品、国产新药及高档抗生素,将被列入<药品报销范围>特需、控制类药物,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作者:姚圣祥;孙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对2000年版<中国药典>中王不留行炮制方法规定的商榷

    新版<中国药典>规定王不留行用文火清炒法炮制,其爆开花率只有60%,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笔者提出用中火酒炒法,其爆开花率可达95%,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作者:李毓群;陆维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介绍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前列腺素E1在临床上的各类应用.结果:前列腺素E1在治疗各类疾病方面疗效较显著.结论:前列腺素E1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肯定.

    作者:杨志华;陈玉琦;杨国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甲亢Ⅰ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甲亢Ⅰ号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荧光法和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主药地黄、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定.结果: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结论:此法简便、灵敏、可靠,具有实用性.

    作者:陈静;赵寿堂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现状

    对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了概括性总结,为其在临床上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作者:刘廷兰;王宜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作用机理探讨

    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调节机体免疫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可以延缓衰老.

    作者:童树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用二次活性炭吸附消除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验法干扰的研究

    目的:分析与研究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存在的干扰因素,无需稀释排除其干扰作用.方法:改进生产工艺,在配制过程中采取二次活性炭吸附法,并进行干扰试验的对比和热原试验的对比.结果:该试验表明了以二次活性炭吸附法配制的20%甘露醇注射液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

    作者:唐明清;李家琪;章激;王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感冒通片的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感冒通薄膜片.方法:以丙烯酸树脂Ⅳ号为成膜材料,通过实验考察感冒通薄膜片的崩解时限、抗磨损及裂纹发生率,进行薄膜包衣工艺的研究.结果:感冒通薄膜片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感冒通薄膜片采用铝塑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加速试验3个月,未发现有裂纹产品.结论:本文研究的薄膜包衣液处方及工艺理想.

    作者:谢称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氯地霜中氯霉素含量

    目的:建立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氯霉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l0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氯地霜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汀;陈礼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人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对高血压病人采用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已是一个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过去的几十年中,药物治疗经典方法是首选利尿剂,若控制不力,再加用β-受体沮滞剂.但对现代医学而言,在确定佳的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并发症、危险因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费小凡;曹淑英;祝波;钟德平;扬利平;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