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华;朱世光;张恩宁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作者:李金龙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穿心莲不同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吴惠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本文对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
作者:朱山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测定利加隆片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水系统;以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8nm;色谱柱为Shimpack CLC C18柱(150mm ×6mm,5μm).结果:水飞蓟宾的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1. 21%;共分离到9个光谱图相似的物质.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合于该类制剂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测定.
作者:姚水宝;杨水新;施红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新版<中国药典>规定王不留行用文火清炒法炮制,其爆开花率只有60%,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笔者提出用中火酒炒法,其爆开花率可达95%,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作者:李毓群;陆维承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64例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患者肌注苯甲酸雌二醇4mg,每日2次,同时口服宫血宁胶囊0.26g,每日3次,连续用药8天,阴道流血干净为有效,>8天未净为无效.结果:64例患者中59例治愈(92%),4例有效(6%),1例无效(2%).结论:本方治疗程短、效果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颜巧;周德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防止中药合剂长霉、发酵、变质十分重要.笔者提出三种中药合剂的防腐灭菌方法,即热灌封法、苯甲酸钠法、苯甲酸加蒸气灭菌法.
作者:芦柏震;何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统一诊断标准的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相似抗生素抗感染及平喘、解痉、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100万Uα-2b干扰素,每日1次,连用3~5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85/88),对照组有效率为84.9%(73/86),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注射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红宇;李雪梅;吕媛玲;胡旭东;胡玉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院药学是药学在医院领域中的应用,是探讨药物合理应用,为医院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药物和佳的给药方案,研究医院制剂、医院药品质量控制、中西药结合以及有关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的药学边缘学科.随着医药分开核算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学工作的方向和内容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医院药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者:吴美珍;娄小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采用激光治疗和中药外治法治疗臁疮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华;孙奉武;赵银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将1999年6月至10月收治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头孢哌酮有效率高,达100%,较前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头孢哌酮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作者:韩月芹;韩延芹;崔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制备感冒通薄膜片.方法:以丙烯酸树脂Ⅳ号为成膜材料,通过实验考察感冒通薄膜片的崩解时限、抗磨损及裂纹发生率,进行薄膜包衣工艺的研究.结果:感冒通薄膜片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感冒通薄膜片采用铝塑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加速试验3个月,未发现有裂纹产品.结论:本文研究的薄膜包衣液处方及工艺理想.
作者:谢称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前列腺素E1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前列腺素E1在临床上的各类应用.结果:前列腺素E1在治疗各类疾病方面疗效较显著.结论:前列腺素E1的应用日益广泛,疗效肯定.
作者:杨志华;陈玉琦;杨国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肉桂为温里要药,由于樟科肉桂属多种植物的树皮常混为肉桂药用,严重影响了肉桂的品质,故对肉桂及其混淆品的来源及鉴别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意在杜绝混淆品,确保肉桂质量.
作者:王兴青;盛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重型病毒性肝炎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用综合疗法,静脉滴注六合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均每日1次;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谷胱甘肽1.8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一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亦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谷丙转氨酶(GPT)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谷胱甘肽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庆娥;刘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制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减少服药次数、保持平稳的治疗浓度和镇痛效果.方法:采用PHMC,使其形成基本骨架,从而使药物缓慢释放.结果:本品处方、制备工艺简单,易控制.结论:本品经质量考察稳定性好.
作者:李东;聂中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现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1996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中院内真菌感染的全部病历进行调查.结果:长期反复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发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论: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真菌易发部位的情况,以便预防或治疗真菌感染.
作者:陈重;杨秋亚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高血压病人采用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已是一个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过去的几十年中,药物治疗经典方法是首选利尿剂,若控制不力,再加用β-受体沮滞剂.但对现代医学而言,在确定佳的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并发症、危险因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作者:费小凡;曹淑英;祝波;钟德平;扬利平;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清火栀麦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Nova-pak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在240nm波长处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227 6~1.707μg.栀子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13%(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清火栀麦胶囊生产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吕林;杨青;刘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脊髓非横断性损伤患者96例,并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结果: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提高截瘫恢复的程度.
作者:王群波;李智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