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娥
@ 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护理职业能力,在护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目前的高等护理职业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生源质量较之前下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如实验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有关临床护理的知识、技能仍按临床分科实施教学,没有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这与临床对护士的能力要求不相适应.
作者:罗惠琴;徐弋;李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通过分析近年来医院临床活动中医患关系(主要是医惠矛盾)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结合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就目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院、患者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提出加强对医学生进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相关教育.
作者:张水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笔者现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谈-些体会.
作者:靳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获得一种能满足某一种职业或工作需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提高理论水平或获得学历.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实现的,他们需要用具体、特定的行动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各种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与不同的学习任务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赵波;郑丽丽;刘全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试图从明确职业教育的概念入手来对职业教育回归的原点做一思考.思考过程主要是罗列出几种对职业教育原点问题的不同观点,列举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常见的误区,以此得出职业教育的原点到底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讨论职业教育如何回归的问题.
作者:刘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流行病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本文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关参数的比较,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作者:仇志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群体与服务对象及相关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医院、医护人员、其他工作人员,还有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多种人员、多种因素,它是社会关系与结构化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汪小云;胡谟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发现式教学法的整个指导思想是强调在学习中学生自主发现和理解的作用.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并且偏重于理解的学科,因而发现式教学法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并得到普遍运用,但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其局限性.笔者旨在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运用此教学方法时易走入的误区,以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杨星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时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要实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无缝对接,在教学过程中链接时政热点,突出时政性,要求教师瞄准社会热点问题,采用新材料、新背景里的新角度,链接新知识,从客现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采用多种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政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现从在政治课教学中链接时政热点教育的方法、手段,要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以达到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杨庆芬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医学专科学生(医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附加包括调查对象年龄、专业、性别、生源地、专业满意度、就业前景态度、学业压力等内容的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经总分筛查.45.1%的医专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医专生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与大学生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症状无显著性差异外,医专生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这些因子中除敌对、偏执得分低于大学生常模外,其余的均高于大学生常模.SCL-90总得分与生源地、就业前景态度、学业压力等因素有关.结论厦门地区医专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状况和全国大学生状况.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注意医学专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医专生的抗挫折能力,促使医专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苏惠玉;余惠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创办涉外护理专业以来,体会到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的重视和支持、重视团队建设、利用成功经验、加强教学管理以及营造大英语环境这五个因素缺一不可.
作者:郎庆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通过对1994版计划、2001版计划及2007版计划课程设置、课时及课程内容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趋势的比较,提出在新一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颁布后,护理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具体做法.
作者:蒲克俭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改善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7县1市的藏族教师107名,应用设计的藏族教师疾病调查问卷、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社会适应能力测查量表、健康生活方式测量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7名藏族教师中,有59.81%的教师患有各种痰病;接近一半的藏族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0.19%的藏族教师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34.58%的藏族教师急需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59.81%的藏族教师生活方式一般,需充实完善.结论藏族教师受地域、环境、气候等影响,健康状况比较差,寻求社会支持、减轻生活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消极的应对行为是他们保持情绪稳定、完善个性、提高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宏远;蒲莉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有无家属陪伴医院的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倾向,找出差距,为临床护士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对唐山市煤医附院、唐山市开滦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62.18±34.22分.有家属陪伴医院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44.26±31.08分,表现为评判性思维倾向不明确;无家属陪伴医院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总分为280.54±26.79分,表现为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较低,尤其有家属陪伴医院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低于无家属陪伴医院临床护士,需加强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于俊颖;谢芳;郝爱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药学人才为目的,针对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作者:赵晓娟;刘雄;彭晓霞;陈晖;谈春霞;朱巧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进行K-W-L(Know,Want To Know,karned)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我校2006级和2007级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K-W-L教学模式;采用阶段考试与座谈会等方法调查、评估、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发现,K-W-L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的教学中,效果很好.
作者:姚军;钱翠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CT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精液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组精子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精子活动率指标a级精子率、b级精子率、c级精子率对照组好于感染组(P<0.01);精子活动力评估项目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平均移动角度对照组优于感染组(P<0.01).结论CT感染引起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运动质量下降和运动能力减弱,进一步证实了生殖道CT感染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作者:郑立宏;杨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1 实验目的药理学动物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药物的作用及规律,使学生熟悉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为了解新药和评价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掌握一些药效学和毒理学的基本技能;实验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
作者:陈岩;范惠洁;张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下,国家在不断加强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又是重中之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及建议,以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韩作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贫困大学生日益增多,其心理问题目益突出,甚至发生危害校园安全的恶性事件,这使得维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对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究,并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普查和早期干预、营造健康的校园及社会环境、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完善自身性格等方面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作者:秦立梁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