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医院质控中的应用

郑建涵;庄永峰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医院, 内毒素限值, 放射性药品, 注射用水, 中国, 药典, 热原检查, 品种, 增补本, 卫生部, 颁布
摘要:我国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3年<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了该法,但仍未有涉及任何品种的正文.1995年<中国药典>(二部)正式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并规定了注射用水、0.9%NS、10%GS、5%GS以及20多种放射性药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同时删除了这些品种的热原检查,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信东风唤不回--记山西省医药研究所所长杨槐俊

    杨槐俊,男,43岁,山西省孟县人,1985年1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医药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兼任山西省青联常委、山西省青科协常务副理事长、乡镇分会会长、山西省养鹿协会会长、山西省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联谊会理事、山西省体改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新兴产业青年促进会理事、太原市小店区人大代表.

    作者:杨兰虎;朱候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198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部综合性药品管理法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医药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药品管理法>中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笔者现就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某些观点和意见,作以下综述.

    作者:彭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曝光台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制剂及其临床应用

    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为了提高药物应用的选择性,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近年对氧氟沙星的制剂研究发展很快,本文就氧氟沙星制剂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肖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64例病患者用药行为的随机调查

    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入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以及医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患者对药物的要求及其用药行为越来越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对患者用药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作者:郭胜民;范晓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五种口服磺胺类药品细菌数测定的实验研究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和培养基中适量加入PABA法对5种磺胺类药品的细菌数检测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这5种磺胺类药品的细菌数检测均不宜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PABA,可消除小儿安、磺胺脒片的抑菌作用,达到有效的检测目的,但此方法却不适用于所测的其它三种药品.

    作者:杜娟;范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髓芯穿刺灌注蝮蛇抗栓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采用髓芯穿刺灌注蝮蛇抗栓酶治疗股骨头坏死36例,在不影响全身的情况下,直接局部用药,其作用:(1)可直接降低局部血浆粘度;(2)降低微循环血流阻力;(3)降低骨内压,有利于股骨头修复.经过治疗和临床观察,认为是一种简便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民选;张宝玉;赵铁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近年国内外对抗生素后效应(Pastantibiotic effect,PAE)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成果对指导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作者:王开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上海医药

    一、上海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上海是中国医药工业的发源地和医药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两条经济发展带的汇集点,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

    作者:朱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实施OTC制度要兴利除弊

    实施OTC制度是我国药品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有利于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方便人民群众的自我医疗保健,节约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也有利于医药企业开发新药,促进药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经营单位提高服务质量,但OTC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谢群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菌必治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菌必治为长效广谱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肝菌、沙门氏菌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也有效.临床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包括淋病及肾盂肾炎)等.我院一患者肌注菌必治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

    作者:吴娟;张荣惠;姚健;伏长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医院质控中的应用

    我国1988年卫生部颁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993年<中国药典>第二增补本收载了该法,但仍未有涉及任何品种的正文.1995年<中国药典>(二部)正式收载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并规定了注射用水、0.9%NS、10%GS、5%GS以及20多种放射性药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同时删除了这些品种的热原检查,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

    作者:郑建涵;庄永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地高辛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以地高辛为主药,β-环糊精为主要辅料,研制成地高辛-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并将其制成口服液体制剂.制定了质量标准,进行了定性、定量试验、稳定性考察和临床试用,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王增寿;项如莲;陈其;褚茂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方哈西奈德液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氯氟舒松(哈西奈德,Halcinonide)为人工合成的局部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对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常用其液体和乳膏.患者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明显减弱.本实验以哈西奈德为主要原料,配制复方哈西奈德液,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疗效满意.

    作者:刘存贵;李俊轩;郭鹏;刘福珍;贾道玉;赵成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阿米卡星喷雾剂在泌尿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喷雾剂对于保留导尿术后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疗效.方法:60例排尿困难行保留导尿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新洁尔灭溶液、阿米卡星喷雾剂清洁尿道外口及阴茎头,2次/d,同时口服头孢克罗0.25g,每日3次,导尿前及导尿6天后的尿液分别送检,以白细胞(WBC)数/HP为指标,观察阿米卡星喷雾剂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疗效.结果:以导尿6天后的尿液中白细胞数为观察指标,阿米卡星组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01)和1‰新洁尔灭溶液组(P<0.01).结论:阿米卡星喷雾剂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和1‰新洁尔灭溶液,可推荐用子保留导尿的患者.

    作者:刘航;陈在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生物体内一种高度生物活性的含糖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刺激、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几年来,由于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侯金成;袁慧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药物过敏性休克及其防治

    药物过敏性休克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较大,死亡率高.通过对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其临床表现,提出了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王心愉;王燕华;王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从美国一项临床控制感染的有益行动谈我国抗生素使用状况的改善

    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急剧增多、感染症对人类健康威胁的加剧,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抗生素危机(antibiotic crisis).如何避免医院感染,降低耐药性,更加有效经济地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发达国家已在此方面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笔者旨在结合我国用药的特殊国情,探讨改善我国抗生素使用状况,倡导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作者:张霓;陈锦新;王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参芦的合理应用亟待重视

    人参的参芦重量为根重的12%~15%,是一个亟待开发且经济价值相当高的一个研究课题.70年代末期,李向高等对人参主根、须根参芦等不同部位总皂甙的含量和皂甙元的含量等作过深入的研究.

    作者:赵靖;许丽;丁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丹参制剂的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医学观点认为,其味苦,性凉,入心、肝二经,具活血化瘀、凉血宁心安神之功效,可治心悸、痹痛等病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丹参含有丹参酮、维生素E等脂溶性成分和丹参素、丹酚酸等水溶性成分.

    作者:王恩芳;林妍;孙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