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芦荟饮对小鼠红细胞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秀珍;张英博;樊丽;崔立然

关键词:复方芦荟饮, SOD, 抗衰老
摘要:复方芦荟饮提高小鼠红细胞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与老龄对照组比较P<0.01,对红细胞SOD的影响强于V E组,P<0.05,对肝SOD的影响远远强于V E组,P<0.01.低剂量组红细胞SOD提高34.2%,肝SOD提高53.5%;高剂量组红细胞SOD提高35.6%,肝SOD提高59.9%.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对56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试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洁志;刘玉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PZ)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由于结构的侧链上导入氟(F3),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高30%,亲脂性也有增强[1],兰索拉唑可作用于质子泵H+-K+-ATP酶的三个部位,因而在酸性条件下可更迅速地通过壁细胞膜转变成具有活性的次磺酰胺衍生物,抑制胃酸分泌[2].

    作者:杨继红;徐春丽;周力;王培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对中药薄层鉴别量化概念的探讨

    1薄层色谱法促进了中药质量标准的提高薄层色谱法由于分离能力强、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药品分析和药品检验.在中药成分的分离和分析以及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方面该法比其他方法要理想得多.<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卫生部中药新药标准中,很多中药品种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析和检验的,且引入了量化概念,即量化取样、量化操作、量化评价,有的品种采用了薄层定量分析法.这使大多数中药的质量标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有的品种的质量标准已达到国际同类标准水平.

    作者:陈德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进口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药品的品种和数量增加很快.为了加强对进口药品的管理,我国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对保证进口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陈琴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甘利欣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7例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齐墩果酸用药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998~1999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例159例,其中甘利欣联合齐墩果酸治疗组(简称联合组)87例,齐墩果酸治疗组(简称单独组)72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7.01%(67/87)和62.50%(45/72)(P<0.05),AS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65.52%(57/87)和50.00%(36/72)(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4.37%(56/87)和48.61%(35/72)(P<0.05),有效率分别为13.79%(12/87)和12.50%(9/72)(P>0.05).结论:甘利欣联合齐墩果酸降酶保肝作用优于齐墩果酸单独用药.

    作者:刘运建;张全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替硝唑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研究替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31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平均回收率99.77%,RSD=0.48%(n=5),有关物质NO-2的浓度控制在4μg/ml以内为宜.

    作者:李汝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交沙霉素、替硝唑联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128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量资料表明,70%的胃溃疡患者可检测到HP,几乎10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内存在HP.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建议HP患者,无论初发还是复发均需抗HP治疗[1].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三联疗法根除HP,本研究以奥美拉唑联合交沙霉素、替硝唑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脉络宁注射液稳定性的动力学研究

    采用初均速法[1]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脉络宁注射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将实验数据运用Arrhenius指数规律外推室温贮存期.结果表明,脉络宁注射液的热解反应活化能(E)为15.069kCal/mol,推算室温(25℃)贮存期约为5年.

    作者:芦丽;曹蔚云;顾法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肾破裂内科导泻治疗11例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并肾破裂内科口服导泻疗法的作用.方法:在积极内科一般治疗基础上,重用口服导泻疗法,①20%甘露醇125ml+50%硫酸镁40ml,口服,每日1~2次;②生大黄60g开水300~400ml泡后冲芒硝15g,口服,每日1~2次.每个病人只选用以上导泻法的一种.③胃复安20mg,口服导泻药前30分钟肌注.结果:除1例经外科治疗外,10例经综合治疗获得治愈.结论:导泻疗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有一定现实意义.

    作者:王先喜;查慧珍;汪晓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氨酚烷胺片中胆酸的TLC法鉴别

    复方氨酚烷胺片是继速效感冒胶囊之后的新一代抗感冒病毒药物.人工牛黄在该片剂的处方中排名第三位,它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根据有关质量标准,片剂是否含有人工牛黄是通过检查胆酸来确定的.但是在检验过程中,我们多次发现用标准中检查胆酸的方法,药品辅料会产生干扰,使胆酸反应不明显,甚至没有反应,从而造成检验结果判断错误.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尝试用TLC法鉴别胆酸,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张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成药质量标准的运用存在的问题

    中成药品种近年来发展很快,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我所1990~1998年抽验统计的数据表明,中成药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品,存在的问题较多,这里就检验中发现的质量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作者:袁云;刘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硝酸酯合并用药的临床意义

    为了明确硝酸酯与其它药物合用的临床意义,对1997~1998年使用硝酸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的69份住院病历就硝酸酯的用法、合并用药、疗效、耐药性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硝酸酯合用其它药物可以提高硝酸酯的疗效,并能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叶爱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拓展

    甘露醇(Monnitol)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和利尿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颅脑外伤、脑水肿的首选药,也用于治疗急性青光眼及防治急性肾功能哀竭.近年来甘露醇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人们又发现其一些新用途.

    作者: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新氢霜中氢化可的松含量

    新氢霜收载于USPX XⅢ版[1],主要成分为硫酸新霉素(Neomycin Sulfate)和氢化可的松(Hydrocotisone),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其中氢化可的松的含量测定方法为HPLC法.为满足医院制剂快速测定的需要,笔者建立了氢化可的松含量测定的一阶导数光谱法,结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许韦;朱建永;邵志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药零售业应尽快适应药品分类管理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0号局长令颁发,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批非处方药品目录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也已出台.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对医药工业、商业企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医药零售业将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医药零售业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尽早做好准备,尽快适应这种巨大的变革.

    作者:张炳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榄香烯对荷瘤鼠NK和IL-2活性的影响

    观察了榄香烯对荷瘤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的影响,研究其抑制肿瘤的免疫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榄香烯能明显提高荷瘤鼠NK活性和IL-2产生能力.揭示榄香烯的抑瘤作用,除直接作用外,还可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

    作者:姚淑娟;刘伯阳;胡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固本平喘胶囊的薄层色谱研究

    固本平喘胶囊系由马兜铃、麻黄、人参、淫阳藿等十九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宣肺祛邪、止咳化痰、平喘固本之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气肿有较好疗效.我们对方中主要药物进行了薄层鉴别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世清;李凤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OTC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学发展的影响

    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中国医药界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医药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医院药学也不例外.本文就此问题谈些初浅看法.

    作者:何荣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芦黄散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复方芦黄散是黄连、芦荟、伏苓、山药、麦冬等中草药经提取加工处理所得的散剂.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该散剂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确认其抗糖尿病的作用,笔者采用通过灌服四氧嘧啶制作的小鼠糖尿病模型[1],观察了该散剂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胡连友;赵靖;孙立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药薰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将84例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中药薰蒸疗法为主;对照组16例,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为主.两组均辅以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结果:2日治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12.5%;4日治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62.5%.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具有显著差异性.临床研究表明,用中药薰蒸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既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又避免了产妇因运用抗生素而带来的毒副作用,故具有非常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坤明;施雁群;陈泽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