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口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陈琴鸣

关键词:进口药品, 药品监督管理, 药品的管理, 数量增加, 管理法规, 改革开放, 质量, 品种, 安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药品的品种和数量增加很快.为了加强对进口药品的管理,我国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法规,对保证进口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小柴胡汤的剂型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小柴胡汤治疗病毒性肝炎有确切疗效.我们根据临床验方,对小柴胡汤进行了适当加减,制成了小柴胡冲剂,用以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1方剂组成

    作者:谌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硝酸酯合并用药的临床意义

    为了明确硝酸酯与其它药物合用的临床意义,对1997~1998年使用硝酸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的69份住院病历就硝酸酯的用法、合并用药、疗效、耐药性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硝酸酯合用其它药物可以提高硝酸酯的疗效,并能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叶爱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对56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试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川芎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洁志;刘玉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的含量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1]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秃发、白癜风以及各类变应性皮肤损害.笔者根据醋酸地塞米松的紫外吸收特征,以无水乙醇为溶媒,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方法简单迅速,结果准确.

    作者:张华;陈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黄醇提物的药理与临床

    中药大黄治病早在<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方>以及<本草纲目>等历代医学著作中都有较详尽的记载.由于大黄炮制工艺的发展和临床药理研究,用乙醇提取大黄成分的系列制剂(片剂、胶囊剂、水剂、糖浆剂、冲剂及散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芝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内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与思考

    自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的药物--重组人胰岛素经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已有50多种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在各国上市,另有700多个产品处在不同的临床开发阶段,正在实验室研究的尚有2000种[1].这些药物的问世对人类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遗传病等疑难性疾病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海军;刘健;张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锡类散治疗切口及创口难愈感染16例

    我院近5年来,对一些患者局部使用锡类散,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院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其中10例系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6例系外伤创口感染.

    作者:陈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维生素C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介绍的维生素C注射液检查方法为热原检查法,此方法受外界条件影响大,且实验周期长,实验费用高;而<美国药典>第23版介绍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则具有快速灵敏、省时省力等优点.为此,笔者参照199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以细菌内毒素检查代替热原检查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咏梅;赵元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剂量盐酸氯丙咪嗪治疗慢性湿疹35例

    抑郁症并发慢性湿疹患者,口服盐酸氯丙咪嗪后,湿疹多数痊愈或长期不复发.采用小剂量盐酸氯丙咪嗪治疗慢性湿疹3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正山;时培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榄香烯对荷瘤鼠NK和IL-2活性的影响

    观察了榄香烯对荷瘤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的影响,研究其抑制肿瘤的免疫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榄香烯能明显提高荷瘤鼠NK活性和IL-2产生能力.揭示榄香烯的抑瘤作用,除直接作用外,还可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

    作者:姚淑娟;刘伯阳;胡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肾破裂内科导泻治疗11例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并肾破裂内科口服导泻疗法的作用.方法:在积极内科一般治疗基础上,重用口服导泻疗法,①20%甘露醇125ml+50%硫酸镁40ml,口服,每日1~2次;②生大黄60g开水300~400ml泡后冲芒硝15g,口服,每日1~2次.每个病人只选用以上导泻法的一种.③胃复安20mg,口服导泻药前30分钟肌注.结果:除1例经外科治疗外,10例经综合治疗获得治愈.结论:导泻疗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有一定现实意义.

    作者:王先喜;查慧珍;汪晓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芦荟饮对小鼠红细胞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复方芦荟饮提高小鼠红细胞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与老龄对照组比较P<0.01,对红细胞SOD的影响强于V E组,P<0.05,对肝SOD的影响远远强于V E组,P<0.01.低剂量组红细胞SOD提高34.2%,肝SOD提高53.5%;高剂量组红细胞SOD提高35.6%,肝SOD提高59.9%.

    作者:杨秀珍;张英博;樊丽;崔立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知母与混用品知母的鉴别

    知母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作用.<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的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近年来在中药材市场发现,一种与知母外形极为相似的百合科植物被切成饮片充作知母销售.该品种来源不清,又已切成饮片,单从外观性状与正品知母区别比较困难,容易混淆.因此,为了准确鉴定混用品知母,笔者用正品知母作对照,着重从性状、薄层色谱对混用品知母进行比较鉴别.

    作者:姚丽佳;梁渝陵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30例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死亡率、致残率均高.1997年~1999年9月,采用尼莫通治疗脑出血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余宏;蔡云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感染所致.由于病原菌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变迁和耐药性,我们研制了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以下简称EN).经初步实验,其效果远好于常用的呋麻滴鼻剂(以下简称EF),现将EN的处方及配制、质量控制、药敏试验、临床应用等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梁燕;陈建强;张绍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头孢氨苄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Cefalexin)是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由于口服吸收好、毒性小、抗菌范围广,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耐受β-内酰胺酶的优点,曾一度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主导药物之一.

    作者:周小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ACEI)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中为常见的是咳嗽,复习有关文献作一阐述,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合氨基酸注射液中山梨醇含量测定的修订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生产及药品检验的重要依据,要求科学、合理,因此制定、复核、修订质量标准是药品检验所的一项十分重要且技术性极强的工作.

    作者:游文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对中药薄层鉴别量化概念的探讨

    1薄层色谱法促进了中药质量标准的提高薄层色谱法由于分离能力强、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药品分析和药品检验.在中药成分的分离和分析以及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方面该法比其他方法要理想得多.<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卫生部中药新药标准中,很多中药品种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析和检验的,且引入了量化概念,即量化取样、量化操作、量化评价,有的品种采用了薄层定量分析法.这使大多数中药的质量标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有的品种的质量标准已达到国际同类标准水平.

    作者:陈德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呋麻滴鼻液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呋麻滴鼻液贮存期并留样观察其含量变化.方法:用经典恒温法在60℃、70℃、80℃、90℃(±1℃)四个温度下进行加速试验,测得呋喃西林分解10%所需时间t0.9.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求出25℃即T=298.3时t 0.9值,并与留样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呋麻滴鼻液随时间、光线与温度变化色泽逐渐加深.呋喃西林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常温25℃时t 0.9为4.15月,与室温留样观察所得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呋麻滴鼻液的稳定性与时间、温度、光线有关,为确保临床用药疗效,应室温避光或低温保存并在4月内用完.

    作者:张敏红;李美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