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孙梁燕;陈建强;张绍银

关键词:诺氟沙星滴鼻剂, 慢性单纯性鼻炎, 呋麻滴鼻剂, 质量控制, 药敏试验, 葡萄球菌, 临床应用, 肺炎球菌, 耐药性, 病原菌, 实验, 配制, 感染, 处方
摘要: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感染所致.由于病原菌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变迁和耐药性,我们研制了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以下简称EN).经初步实验,其效果远好于常用的呋麻滴鼻剂(以下简称EF),现将EN的处方及配制、质量控制、药敏试验、临床应用等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锡类散治疗切口及创口难愈感染16例

    我院近5年来,对一些患者局部使用锡类散,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院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其中10例系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6例系外伤创口感染.

    作者:陈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感染所致.由于病原菌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变迁和耐药性,我们研制了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以下简称EN).经初步实验,其效果远好于常用的呋麻滴鼻剂(以下简称EF),现将EN的处方及配制、质量控制、药敏试验、临床应用等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梁燕;陈建强;张绍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7例混合性中风的诊断与治疗

    混合性中风(Mixed Stroke)是指在同一病例中,既有出血又有梗塞两种新鲜病灶,两者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本病并非罕见.现将我科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收治的17例混合性中风总结如下.

    作者:郑金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内生物技术制药的现状与思考

    自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的药物--重组人胰岛素经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已有50多种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在各国上市,另有700多个产品处在不同的临床开发阶段,正在实验室研究的尚有2000种[1].这些药物的问世对人类预防和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遗传病等疑难性疾病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海军;刘健;张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芦黄散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复方芦黄散是黄连、芦荟、伏苓、山药、麦冬等中草药经提取加工处理所得的散剂.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该散剂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确认其抗糖尿病的作用,笔者采用通过灌服四氧嘧啶制作的小鼠糖尿病模型[1],观察了该散剂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胡连友;赵靖;孙立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替硝唑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研究替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31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平均回收率99.77%,RSD=0.48%(n=5),有关物质NO-2的浓度控制在4μg/ml以内为宜.

    作者:李汝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推进县级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模式的改革之我见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门诊各部门中病人集中的服务窗口之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对外声誉.根据近几年来我院门诊药房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本人认为以下几点改革思路值得县级医院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在儿科的应用

    硝苯地平(硝苯吡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个老药,随着其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已被用于治疗其它一些疾病,本文根据近期文献报道对其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高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对中药薄层鉴别量化概念的探讨

    1薄层色谱法促进了中药质量标准的提高薄层色谱法由于分离能力强、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药品分析和药品检验.在中药成分的分离和分析以及中药真伪优劣的鉴别方面该法比其他方法要理想得多.<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卫生部中药新药标准中,很多中药品种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分析和检验的,且引入了量化概念,即量化取样、量化操作、量化评价,有的品种采用了薄层定量分析法.这使大多数中药的质量标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有的品种的质量标准已达到国际同类标准水平.

    作者:陈德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桂参合剂中肉桂酸的含量

    目的:寻求测定复方桂参合剂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为1.46%,在5.0~26.0μg/ml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n=5),r=0.9999.结论:HPLC法测肉桂酸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范亚刚;王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浅析中药疗效不稳定的原因

    中药疗效不稳定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笔者认为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品种混乱,误采误用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可供临床应用的中草药达5700多种,而当今常用中药也达800余种.在这众多的药物中,同名异物现象不少,特别在常用中药中这一现象更加普遍,造成了用药的混乱,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昌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黄醇提物的药理与临床

    中药大黄治病早在<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方>以及<本草纲目>等历代医学著作中都有较详尽的记载.由于大黄炮制工艺的发展和临床药理研究,用乙醇提取大黄成分的系列制剂(片剂、胶囊剂、水剂、糖浆剂、冲剂及散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芝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头孢他啶治疗严重细菌感染30例

    头孢他啶(Ceftazidime)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半合成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尤佳.采用头孢他啶(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90602)治疗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多种严重细菌感染30例.

    作者:潘秀芳;廖景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维生素C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介绍的维生素C注射液检查方法为热原检查法,此方法受外界条件影响大,且实验周期长,实验费用高;而<美国药典>第23版介绍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则具有快速灵敏、省时省力等优点.为此,笔者参照199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以细菌内毒素检查代替热原检查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咏梅;赵元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药零售业应尽快适应药品分类管理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0号局长令颁发,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批非处方药品目录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也已出台.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对医药工业、商业企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医药零售业将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医药零售业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尽早做好准备,尽快适应这种巨大的变革.

    作者:张炳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30例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死亡率、致残率均高.1997年~1999年9月,采用尼莫通治疗脑出血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余宏;蔡云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咳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er,ACEI)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中为常见的是咳嗽,复习有关文献作一阐述,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榄香烯对荷瘤鼠NK和IL-2活性的影响

    观察了榄香烯对荷瘤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的影响,研究其抑制肿瘤的免疫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榄香烯能明显提高荷瘤鼠NK活性和IL-2产生能力.揭示榄香烯的抑瘤作用,除直接作用外,还可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

    作者:姚淑娟;刘伯阳;胡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及预防初探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小婴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尤易并发颅内出血,病死率高达25%,约50%遗留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和惊厥等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因此,探讨其发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我院收治本病24例,其中21例并发颅内出血,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关于振兴国有医药商业的思考

    一、国有医药商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医药市场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国有医药商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作者:王兆玉;张李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