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现状和展望

王克义

关键词:血液制品, 生物活性制剂, 分离纯化技术, 预防和治疗, 战伤抢救, 医疗急救, 生物制品, 生物学, 人血液, 原料, 药品, 健康, 疾病, 工艺
摘要: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在医疗急救、战伤抢救以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它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及预防初探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小婴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尤易并发颅内出血,病死率高达25%,约50%遗留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和惊厥等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因此,探讨其发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我院收治本病24例,其中21例并发颅内出血,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关税下调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1关税下调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几次下调关税,但仍不能达到WTO的要求,单方面下调关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只承担义务而无法享受权利,无疑会导致进口保护程度的降低,这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单从医药行业而言,由于它与相关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关税下调带来的影响可以从间接和直接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作者:董丽;邢花;闫骏;张红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芦黄散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复方芦黄散是黄连、芦荟、伏苓、山药、麦冬等中草药经提取加工处理所得的散剂.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该散剂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功效,对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确认其抗糖尿病的作用,笔者采用通过灌服四氧嘧啶制作的小鼠糖尿病模型[1],观察了该散剂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胡连友;赵靖;孙立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感染所致.由于病原菌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变迁和耐药性,我们研制了复方诺氟沙星滴鼻剂(以下简称EN).经初步实验,其效果远好于常用的呋麻滴鼻剂(以下简称EF),现将EN的处方及配制、质量控制、药敏试验、临床应用等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梁燕;陈建强;张绍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呋麻滴鼻液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呋麻滴鼻液贮存期并留样观察其含量变化.方法:用经典恒温法在60℃、70℃、80℃、90℃(±1℃)四个温度下进行加速试验,测得呋喃西林分解10%所需时间t0.9.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求出25℃即T=298.3时t 0.9值,并与留样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呋麻滴鼻液随时间、光线与温度变化色泽逐渐加深.呋喃西林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常温25℃时t 0.9为4.15月,与室温留样观察所得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呋麻滴鼻液的稳定性与时间、温度、光线有关,为确保临床用药疗效,应室温避光或低温保存并在4月内用完.

    作者:张敏红;李美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头孢他啶治疗严重细菌感染30例

    头孢他啶(Ceftazidime)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半合成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尤佳.采用头孢他啶(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90602)治疗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多种严重细菌感染30例.

    作者:潘秀芳;廖景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反应停治疗作用新进展

    反应停于50年代以镇静药上市而因致畸作用于60年代初停用,但该药的一些新作用却不断被开发出来,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麻风病等炎性疾病和艾滋病相关症状,并用作免疫调节剂和抑制血管生成药物.

    作者:刘萍;杨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茶碱缓释制剂的时辰药动学研究

    目的:考察茶碱缓释剂在人体中不同时间给药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差异.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白天和夜间给药组,均于末次给药前2h和给药后0、2、6、8、12h取血测定各时间点的茶碱血药浓度,计算部分药动学参数.结果:白天给药组达峰时间短、血药浓度高,疗效也明显.结论:茶碱的药动学参数有明显的昼夜时间节律性,临床用药应充分考虑.

    作者:陈同坡;石杰;张立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替硝唑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研究替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在31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平均回收率99.77%,RSD=0.48%(n=5),有关物质NO-2的浓度控制在4μg/ml以内为宜.

    作者:李汝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剂量盐酸氯丙咪嗪治疗慢性湿疹35例

    抑郁症并发慢性湿疹患者,口服盐酸氯丙咪嗪后,湿疹多数痊愈或长期不复发.采用小剂量盐酸氯丙咪嗪治疗慢性湿疹3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正山;时培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进展

    过敏性紫癜(AP)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临床上发现不少药物对其有较好疗效.

    作者:年军;李薇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OTC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学发展的影响

    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中国医药界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医药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医院药学也不例外.本文就此问题谈些初浅看法.

    作者:何荣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的含量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1]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秃发、白癜风以及各类变应性皮肤损害.笔者根据醋酸地塞米松的紫外吸收特征,以无水乙醇为溶媒,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方法简单迅速,结果准确.

    作者:张华;陈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成药质量标准的运用存在的问题

    中成药品种近年来发展很快,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我所1990~1998年抽验统计的数据表明,中成药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品,存在的问题较多,这里就检验中发现的质量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作者:袁云;刘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肾破裂内科导泻治疗11例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并肾破裂内科口服导泻疗法的作用.方法:在积极内科一般治疗基础上,重用口服导泻疗法,①20%甘露醇125ml+50%硫酸镁40ml,口服,每日1~2次;②生大黄60g开水300~400ml泡后冲芒硝15g,口服,每日1~2次.每个病人只选用以上导泻法的一种.③胃复安20mg,口服导泻药前30分钟肌注.结果:除1例经外科治疗外,10例经综合治疗获得治愈.结论:导泻疗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基层,有一定现实意义.

    作者:王先喜;查慧珍;汪晓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头孢氨苄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Cefalexin)是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由于口服吸收好、毒性小、抗菌范围广,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耐受β-内酰胺酶的优点,曾一度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主导药物之一.

    作者:周小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药学工作改革之思考

    几十年来,医院药学工作一贯是供应任务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也限制了医院药学自身的发展.本文就当前医院药学管理的改革谈点个人看法.

    作者:朱瑞华;张维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甘利欣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7例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齐墩果酸用药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998~1999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例159例,其中甘利欣联合齐墩果酸治疗组(简称联合组)87例,齐墩果酸治疗组(简称单独组)72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7.01%(67/87)和62.50%(45/72)(P<0.05),AS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65.52%(57/87)和50.00%(36/72)(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4.37%(56/87)和48.61%(35/72)(P<0.05),有效率分别为13.79%(12/87)和12.50%(9/72)(P>0.05).结论:甘利欣联合齐墩果酸降酶保肝作用优于齐墩果酸单独用药.

    作者:刘运建;张全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拓展

    甘露醇(Monnitol)具有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和利尿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颅脑外伤、脑水肿的首选药,也用于治疗急性青光眼及防治急性肾功能哀竭.近年来甘露醇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人们又发现其一些新用途.

    作者: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7例混合性中风的诊断与治疗

    混合性中风(Mixed Stroke)是指在同一病例中,既有出血又有梗塞两种新鲜病灶,两者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本病并非罕见.现将我科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收治的17例混合性中风总结如下.

    作者:郑金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