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洛美沙星滴鼻液的制备和应用

贺鉴湖

关键词:复方洛美沙星, 滴鼻液, 呋喃西林, 现报道如下, 上皮细胞, 慢性鼻炎, 临床, 麻黄碱, 副作用, 常见病, 鼻粘膜, 鼻窦炎, 治疗, 杀伤
摘要: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目前治疗本病常用呋喃西林麻黄碱滴鼻液,由于呋喃西林对鼻粘膜上皮细胞的不可逆杀伤副作用较大,不宜久用.根据临床需要,我们研制了复方洛美沙星滴鼻液,现报道如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癌息痛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癌息痛胶囊为中药复方制剂,用于中晚期癌症及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处方由延胡索、人工牛黄、三七、冰片、血竭、金果榄等多味中药材组成.为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我们对主要成分的鉴别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处方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生物碱、甙类、树脂等,相互之间干扰大,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其中三种原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比较满意.

    作者:陈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瘀痛宁袋泡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瘀痛宁袋泡剂是我院骨科的外用新剂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号筛的颗粒在70℃烘焙15min,应用时加沸水250ml浸泡20min时其浸出物含量高.

    作者:张学顺;邵晓慧;任士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5例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45例使用辛伐他汀10mg/d,每晚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周.结果:45例服用辛伐他汀10mg/d治疗6周末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过程中仅2例出现中上腹隐痛,其中1例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上述症状坚持用药后消失.结论:辛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降低TC、TG、LDL-C与升高HDL-C的确切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马厚勋;曾繁荣;刘永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试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若干因素

    可靠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中药材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现探讨如下.

    作者:刘培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糖浆剂沉淀过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中药糖浆剂是临床常用剂型之一,因其制剂工艺简单,服用方便,显效迅速而广受医生、患者欢迎.关于中药糖浆剂的质量,<中国药典>95年版的规定是含蔗糖不低于60%(g/ml),无菌操作,并强调无特殊规定者应澄明;在贮藏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气体产生或其他变质现象,只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然而,实际工作中,中药糖浆剂所含沉淀往往较多,有时摇动不易分散,造成许多疗效确切的中药糖浆剂不能使用.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下面就中药糖浆剂沉淀过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贵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从我院抗菌用药的分析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来进入医院临床使用药品中,抗菌药物增长较为突出.由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耐药性增加不断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药物经济学观点对近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朱德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Devic氏综合征1例

    Devic氏综合征,又名视神经脊髓炎,是视神经和脊髓的髓鞘脱失病变.我院曾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益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阴道泡腾片的含量和分解产物

    用HPLC法测定阴道泡腾片中盐酸洛美沙星含量,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药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辅料(已被分离)对测定无干扰,回收率为99.5%,在含量测定的同时,可检测分解产物(有关物质),其低检出浓度0.08μ/ml.采用HPLC法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黄小玲;黄东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复方洛美沙星滴鼻液的制备和应用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目前治疗本病常用呋喃西林麻黄碱滴鼻液,由于呋喃西林对鼻粘膜上皮细胞的不可逆杀伤副作用较大,不宜久用.根据临床需要,我们研制了复方洛美沙星滴鼻液,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鉴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地高辛治疗期间心脏骤停的药物抢救

    地高辛是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中效强心甙,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本品对重症心衰患者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是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但从生物学观点来看,此时机体并未真正死亡,因为机体组织的代谢尚未完全停止,人体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仍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如予以及时恰当的抢救,尚有可能存活.因此选用合理的抢救药物,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是挽回病人生命的关键.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必须立即畅通气道,建立人工循环,注射兴奋心脏、维持血压的药物.

    作者:罗雪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5-氟脲嘧啶联合阿昔洛韦乳膏治疗尖锐湿疣26例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一种细胞核内DNA复制病毒.本病好发于青年,主要由性接触传播.近年来国内外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都容易复发.选用5-氟脲嘧啶(5-Fu)加阿昔洛韦乳膏外涂治疗尖锐湿疣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晋荣;杨位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阿莫仙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因耐酸性强、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口服吸收良好、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复习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归纳如下,以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

    作者:赵贺君;许善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乙肝冲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乙肝冲剂,观察该冲剂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该冲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将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3组,分别用乙肝冲剂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乙肝冲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性质稳定;乙肝冲剂总有效率84.59%.结论:根据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而组方制成的乙肝冲剂,制备工艺可行,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周建新;谢晃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利咽袋泡剂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

    利咽合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已应用于临床15年,治疗急、慢性咽炎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咽痒、咳嗽等症,疗效确切.近年来,我们对其进行了工艺改进,制成袋泡剂,既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消耗,又确保疗效,使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虞鹤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两型流感病毒对两种抗病毒药的敏感性试验

    笔者对1998年春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患者的含漱剂进行常规鸡胚培养分离,在患病人群中同时分离出甲、乙两型流感病毒,经中国预防医科病毒学研究所鉴定为甲37株,乙型2株.为指导临床用药,根据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能选择性引起某些禽类红细胞凝聚的特点,观察了这两型流感病毒对吗啉胍(病毒灵)和三氮唑核苷(病毒唑)的敏感性.

    作者:李明;张桂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双嘧达莫的临床新应用

    双嘧达莫(潘生丁)为冠状动脉扩张药,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腺苷环化酶,阻止腺苷分解,使内源性腺苷积聚而扩张冠状动脉.近年来,临床上又发现了双嘧达莫的一些治疗新用途,综述如下.

    作者:陈荣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含量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含量.方法:以0.1mol/L盐酸和0.025mol/L磷酸-乙腈(87:13)为溶剂,于278nm波长处测吸收值.结果:诺氟沙星在1.2~7.2mg/L时浓度与吸收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加样回收率100.4%,RSD=0.64%(n=3),重复6次制样测定的RSD为0.52%.结论:本法简便易行,测定值与HPLC法一致,既能测定一般产品,又能检出药典方法不能检出的造假产品.

    作者:成瑛;周治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用普通糖衣设备制作环丙沙星薄膜衣片

    用普通糖衣设备制作薄膜衣片,对多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选择较为合理的条件,大批量生产结果理想.

    作者:李美德;谢菊;梁岩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HPLC法测感冒清胶襄中扑热息痛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感冒清胶囊中扑热息痛含量具有方法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07%.

    作者:李心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关于新世纪我国医院药师工作的思考

    随着医改的深入进行,药师上岗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建立,新的医疗保健制度的实施以及OTC药物目录的出台,下世纪的医院药师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是每一个医院药师都应该正视的问题.

    作者:李航;李鹏;周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