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关键词:力源精纯溶栓酶, 急性脑栓塞, 早期溶栓
摘要:目的:探讨溶栓酶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132例随机分为溶栓酶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川芎嗪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0.5%,总有效率为91.5%;而对照组分别为41.6%及7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及P<0.05).治疗组中病后24h内应用溶栓酶的治愈率较24h后应用临床治愈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溶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凝胶剂的稳定性研究

    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含量,对替硝唑凝胶剂进行了温度、湿度、光加速进行了试验.HPLC法测定制剂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0.96%,根据Arrhenius方程推算替硝唑凝胶剂的室温贮存期为2.21年.试验表明:HPLC法测定替硝唑凝胶剂快速、准确、回收率高.在无强光直射条件下室温贮存本制剂较稳定.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天麻丸中牛膝的薄层鉴别

    天麻丸是以天麻、牛膝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等功效,在<中国药典>1995版中对牛膝的鉴别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更有效、准确鉴别牛膝,拟定了天麻丸中牛膝的薄层鉴别方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防伪与 OTC

    随着OTC制度的推行,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治疗要求必将得到满足,从而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目的.同时,这也是我国药品管理上一个台阶,与国际药品惯例接轨,确保我国医疗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OTC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大有开发潜力.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番泻叶的不良反应

    番泻叶属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干燥小叶.临床常取其泻热导滞治疗热结便秘,疗效好、副作用少.近年来,随着其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一些副作用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200例

    灯盏花素(Breviscapin)是从中药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活血化瘀、通络作用,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新药.笔者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6月应用该药治疗脑梗塞200例,并与川芎嗪治疗脑梗塞100例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30例

    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醒神开窍,祛瘀通络等作用,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引起的意识障碍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成药质量检测方法的现状和展望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供医生临床辨证使用的一类药物.中成药由于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较少等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销售额逐年上升,现在已占中药销售额的70%.中成药一般由复方组成,所含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因此其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难度很大.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与灵敏度不断提高,中成药质量检测方法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

    奥曲肽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门静脉血流,能控制80%的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情况[1],但因价格昂贵,半衰期短,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自1996~1999年应用奥曲肽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药处方药味过多之弊病浅析

    中医治病以复方为特点,强调组方配伍.因为药物的作用各有所长,也各有其毒副作用,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联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更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适应复杂病症的治疗需要.因此,组方配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微量升华法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介绍微量升华法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试图为充分运用这一方法鉴别中药材提供思路.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90锶/90钇外照射治疗皮肤病171例

    90锶/90钇(90Sr/90Y)外照射治疗皮肤病,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物理特性,在破坏表皮异常增生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皮肤组织的一种新疗法.报告了血管瘤、瘢痕疙瘩(术后增生性瘢痕)、神经性皮炎、鸡眼、胼胝、疣等171例治疗效果,对新疗法做了正确评价.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兰勃素治疗小儿咳喘病50例

    应用兰勃素治疗学龄期小儿咳喘病50例,观察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以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确切,作用少.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己烯雌酚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1例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妇科老年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筛选及验证有临床疗效的制剂显得尤其重要.1998年4月~1999年8月,配制出己烯雌酚软膏在门诊妇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81例,并与口服组74例对照,效果较为满意,现将随访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苯乙双胍片含量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盐酸苯乙双胍片含量,234±1nm波长处有大吸收,6~12μg/ml范围内盐酸苯乙双胍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妊马雌酮外用治疗围绝经期前阴道炎21例

    21例顽固性阴道炎均采用倍美力软膏1g(含妊马雌酮0.625mg),每晚一次,周期性治疗.治疗前后均在月经周期某一时期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脱落细胞.治疗一个月后,雌激素水平均有升高,阴道粘膜成熟度明显改善,阴道干涩、性交痛等症状完全解除,无明显副作用,随访8 个月,阴道炎未复发.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王润玲等[1]报道了HPLC法测定布洛芬糖浆剂的含量,但布洛芬片含量的HPLC法测定未见报道.笔者参照有关资料[2],用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结果较满意.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院临床药师的培养与临床实践

    药学保健是未来医院药学的主要模式,也是医院药师的主要任务.随着电子计算机、健康保健(Health care)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自动遥控药物配发机等在传统调剂工作方面逐步取代药师,药师所面对的问题不是是否要改变目前的局面,而是怎样改变自己以适应目前以及将来健康服务体系的变化.如何培养新一代临床药师,如何参加临床实践活动,是摆在广大医院药学工作者面前的急迫问题.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帕屈膦酸二钠的抗炎及镇痛作用研究

    初步研究了帕屈膦酸二钠(APD)的抗炎及镇痛作用.结果显示:APD对二甲苯所致的小白鼠耳肿胀及小白鼠皮肤血管通透性的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小白鼠的热板法、电刺激嘶叫法和扭体法等镇痛实验的结果亦表明其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急重症状态,易导致AMI或猝死,对其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UAP的药物治疗,除经典的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外,现主张使用抗凝或溶栓治疗[1].现将在治疗UAP过程中,抗凝或溶栓疗效较好的部分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就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免疫学问题谈合理用药

    讨论三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学问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起因有时与病原体感染有关,在机休抗感染免疫过程中,可能伴有感染因子与自身成分间的分子模拟,致使宿主抗某种病原体的特异决定簇的免疫应答可与受模拟的宿主序列发生交叉反应而产生自身免疫损伤,同时伴随炎症介质参与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在此基础上,使用某些抗菌药可因抗菌药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而加重原有的免疫损伤.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