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林霉素局部应用治疗冠周炎40例

金颂良

关键词:冠周炎, 克林霉素, 粉剂, 局部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克林霉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克林霉素粉剂局部上药,并以碘酚作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治疗组为100%,95%;对照组则为87.5%与57.5%.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克林霉素局部应用治疗冠周炎经济、有效.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冷凝血酶乳液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出血12例

    目的:观察冷凝血酶乳液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切除术后近期出血12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低于20℃鲜牛奶40ml加凝血酶2000U由胃管灌注,交替使用云南白药1g.结果:12例中3例灌注1次、2例灌注2次、7例灌注4次,出血均停止,无复发.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白韧;李占国;刘先夺;赵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发展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中药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健康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平均寿命明显延长.但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之风席卷全球.90年代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对自然疗法发生了浓厚兴趣,世界自然疗法大会邀请我国学者就针灸疗法的有关内容作了重点发言,而将天然药物(草药)疗法的现状与展望安排给印度学者主讲,这在我国中医药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我国地大物博,中药资源极为丰富,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低水平的科研工作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此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领导中医药走集团化、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进军国际市场.

    作者:吴世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高级药学人员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医院药学部门正面临结构的转变,医院中高级药学人员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临床药学作为新兴的一门药学分支,其工作正在各类医院不断开展和深入.药学人员知识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应适应形势,努力学习,积极开展和加强临床药学工作,实行药学监护,开展TPN制剂,打破药师传统工作的僵化和单调,建立和形成新药剂科模式.

    作者:郭雪琴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面肌及眼睑痉挛46例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痉挛肌肉治疗46例.结果:治疗有效率100%;作用持续时间:>6个月者39.1%,3~5个月者47.8%,<3个月者13.0%;副作用轻微、可逆.结论:该疗法安全有效,可作为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

    作者:李志伟;宋胜仿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介绍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作者:范国才;路永强;刘卫兵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1例

    目的:评价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胸腔内注射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1例,观察沙培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占90.9%,副作用有胸痛、发热,但程度轻微.结论: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作者:代汝芬;陆重庆;高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米可定泡腾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60例

    目的:评估米可定泡腾阴道片对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对其中50例做了菌种鉴定,分离出白色念珠菌48株(96%),克柔氏念珠菌2株(4%),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米可定泡腾阴道片1枚,每晚阴道上药;对照组用2%~4%的碳酸氢钠溶液200ml,每晚冲洗阴道一次,疗程均为7天,观察1~2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50%、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可定泡腾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疗效好,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周晓;吴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城镇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纵横谈

    我国的城镇职工医疗制度是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并存的制度,虽然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毕竟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已日益显露出它的种种弊端:第一,医疗费用增长迅速,使国家财政和企业不堪重负.

    作者:马爱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麻玄止咳合剂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用麻玄止咳合剂对小鼠一次性灌胃,剂量为140g/kg生药,相当于临床日用生药量的160倍以上,小鼠除有腹泻现象外,无其它明显毒性反应,观察7天,无一只死亡,平均体重增长4.0克.

    作者:曾永兰;许琼;周国民;王红星;方素华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加镁极化液治疗重型脑梗塞34例

    目的:观察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加镁极化液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重型脑梗塞34例,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脉滴注,每6~12h一次,连用10天,同时合用加镁极化液,监测血清镁水平,并与仅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镁水平由0.78±0.12mmol/L升至1.13±0.21mmol/L,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显效率分别为79.4%和55.9%,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3.5%,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加镁极化液对重型脑梗塞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合莲;杨霞晖;安景;邱月华;苗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介绍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作者:孙雁;周爱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克林霉素局部应用治疗冠周炎40例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克林霉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克林霉素粉剂局部上药,并以碘酚作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治疗组为100%,95%;对照组则为87.5%与57.5%.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克林霉素局部应用治疗冠周炎经济、有效.

    作者:金颂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医院制剂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医院制剂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医院已能自行生产输液、小针剂、片剂、胶囊剂、酊剂等药品,有的年产值已达百万,而药品监督部门对医院制剂的管理却相对滞后,应引起各地药品监督部门的重视.

    作者:周玲;周进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痛立消涂膜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对痛立消涂膜剂进行了药理和毒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低毒安全.

    作者:刘喆;徐晓升;张学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加快医药流通改革时不我待

    遵照国务院城镇医疗保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上海会议的要求,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要配合医疗保险和卫生改革同步进行,而就医药流通的现状来看,差距很大,任务繁重.医药行业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国务院16号文件及上海会议精神,增强紧迫感,加速医药流通改革,为保证医疗保险制度和卫生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作者:于明德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中药协定处方代煎在医院的发展前景

    探讨医院代客煎药的有效方法,认为采用中药煎煮机能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祖国传统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范明霞;舒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环丙沙星静脉滴注致心脏骤停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9年,加重1月,于1999年5月24日入院.患者自1990年开始出现上述症状,每次发作均为突发突止,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心率可达180次/min以上,有时面色苍白、出汗,心电图为间歇性预激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检查:BP16/10.7 kPa,HR80次/min,心肺未见阳性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钠、氯均正常,心脏B超、胸部X线检查正常,心电图同人院前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作者:曹力;闻炳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利用国际互联网络共享药学信息资源

    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广大的药学技术人员应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库.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Internet在药学中的应用,即搜索信息、提供信息和相互交流,并简单说明操作方法.

    作者:尹海峰;梅之南;胡丹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关于新世纪医院药学的思考

    探讨新世纪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和主要内容.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对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各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以及在老年病人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从而提出老年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措施,为临床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平;曾繁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