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展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中药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吴世蓉

关键词:单味中药浓缩颗粒, 中医药事业, 自然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 专门机构, 中医药界, 中药资源, 中华民族, 针灸疗法, 医药科技, 医药宝库, 天然药物, 学者, 平均寿命, 理论体系, 科研工作, 健康水平, 化学合成, 国际市场, 毒副作用
摘要: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健康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平均寿命明显延长.但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之风席卷全球.90年代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对自然疗法发生了浓厚兴趣,世界自然疗法大会邀请我国学者就针灸疗法的有关内容作了重点发言,而将天然药物(草药)疗法的现状与展望安排给印度学者主讲,这在我国中医药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我国地大物博,中药资源极为丰富,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低水平的科研工作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此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领导中医药走集团化、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进军国际市场.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品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县卫生系统于1999年3月成立了药品采购中心,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药品实行集中公开招标,但在招标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医院的运行和利益.现就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标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沈钧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矿物和动植物类中药易混药名举隅

    中药品种十分复杂,中药名称相仿相似或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较为普遍.笔者举例介绍了矿物类药和动植物类药中有易混药名中药的药理、药性、功效、用量等,阐明必须严格辨析区分,以免误用,带来危害.

    作者:叶纪沟;张青元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1例

    目的:评价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胸腔内注射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1例,观察沙培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占90.9%,副作用有胸痛、发热,但程度轻微.结论: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值得临床重视及推广.

    作者:代汝芬;陆重庆;高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痤疮的致病因素及治疗药物

    综述痤疮的致病因素及治疗药物的应用概况.

    作者:厉夏女;孔令春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葛根素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综述,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欧明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痛立消涂膜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对痛立消涂膜剂进行了药理和毒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低毒安全.

    作者:刘喆;徐晓升;张学顺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天麻与其常见伪品的性状鉴别

    介绍天麻的性状及其伪品的鉴别.

    作者:管英英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红花的掺假鉴别

    市售红花出现掺假现象,笔者经研究认为可通过辨气味、手模、水试、测芥酸等法鉴别红花的真伪.

    作者:税丕先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米可定泡腾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60例

    目的:评估米可定泡腾阴道片对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对其中50例做了菌种鉴定,分离出白色念珠菌48株(96%),克柔氏念珠菌2株(4%),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米可定泡腾阴道片1枚,每晚阴道上药;对照组用2%~4%的碳酸氢钠溶液200ml,每晚冲洗阴道一次,疗程均为7天,观察1~2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50%、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可定泡腾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疗效好,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周晓;吴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介绍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作者:孙雁;周爱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价

    目的:通过对腰腿痛机理的研究来探讨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方法:对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输入一组包括脱水、消炎、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等药物.结果:静脉用药短2天,长18天,平均7.9天.经0.5~6年随访,单独静脉用药疗效达优良者81例(58.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解剖因素和机械压迫外,还要受炎症、静脉瘀血、微循环障碍、局部水肿和营养障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为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建众;李维宾;鲍晓义;冷元林;钟子云;童伟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发展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中药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健康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平均寿命明显延长.但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之风席卷全球.90年代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对自然疗法发生了浓厚兴趣,世界自然疗法大会邀请我国学者就针灸疗法的有关内容作了重点发言,而将天然药物(草药)疗法的现状与展望安排给印度学者主讲,这在我国中医药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我国地大物博,中药资源极为丰富,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低水平的科研工作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此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领导中医药走集团化、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进军国际市场.

    作者:吴世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美洛西林钠在三种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温度下美洛西林钠在三种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美洛西林钠在注射用水中稳定,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次之,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解较快.

    作者:郭家平;符旭东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一个创新型企业的成功之路--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纪末,知识经济的大潮迅猛而来,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的发展,如今已成为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联合国计划署TIPS支持网成员单位,其产品75%出口,成为敢与世界列强打擂台的强手.

    作者:朱康勤;王若松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养血安神糖浆质量标准的研究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养血安神糖浆中的鸡血藤及仙鹤草进行了定性鉴别.

    作者:包玮鸳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张锡纯生药临床应用浅析

    浅析张锡纯方药中生黄芪、生山药、生石膏、生乳香、生没药、生赭石、生水蛭等之应用,以探其深奥医理.

    作者:王之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双波长测定

    采用双波长法制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的5-羟甲基糠醛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经测定线性回归方程式为△A=0.823A284-0.00002,r=0.9999.本法具有良好线性,5-羟甲基糠醛限度为0.21.

    作者:张嵩;徐卫国;陈蔚林;饶高堂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加镁极化液治疗重型脑梗塞34例

    目的:观察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加镁极化液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重型脑梗塞34例,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静脉滴注,每6~12h一次,连用10天,同时合用加镁极化液,监测血清镁水平,并与仅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镁水平由0.78±0.12mmol/L升至1.13±0.21mmol/L,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显效率分别为79.4%和55.9%,总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3.5%,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加镁极化液对重型脑梗塞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合莲;杨霞晖;安景;邱月华;苗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组胺H3受体研究新进展

    组胺H3受体广泛分布于组胺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不仅参与调节脑内组胺的释放、合成与代谢,而且参与调节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神经肽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与代谢.它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神经行为功能,诸如学习记忆、癫痫、自发运动、觉醒与睡眠以及饮水饮食行为等.另外还参与调节胃肠道、呼吸道、血管、心脏等外周器官的诸多功能活动.组胺H3受体拮抗剂thioperamide、clobenpropit等极可能作为一类新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精神行为紊乱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以及帕金森氏综合征等.

    作者:章霞;吴秀华;陈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对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各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以及在老年病人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从而提出老年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措施,为临床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平;曾繁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