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辉
目的 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肺癌SPC-A-1细胞X射线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放疗增敏效应,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增敏剂量和增敏作用,单击多靶模型曲线拟合计算增敏比及相关参数.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单独应用葡萄耔原花青素对SPC-A-1细胞抑制作用较弱;细胞药物处理后对X射线的敏感性增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药物和X射线有协同作用(P<0.05),药物剂量为100μg/ml时表现出增敏效应.集落形成法结果表明,药物剂量为100μg/ml对X射线增敏作用明显,增敏比为2.56.结论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肺癌SPC-A-1细胞有显著的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张小芳;赵健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结合孕产妇的键康需求,进行孕期教育、待产期指导、哺乳期教育和电话咨询,可改变孕产妇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翠萍;吴佩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的规划、建设、发布、共享、应用、评价等环节,系统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过程意识、发展意识指导课程建设全过程.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网上发布后的共享及教学应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落脚点.
作者:曹德明;张焕春;林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开发正常人体基础课课程标准,形成以任务引领型为主体的具有上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学课程.
作者:施曼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人体解剖学涉及许多零散、复杂的结构,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认知方法,则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知识构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组块可使零散的信息在记忆过程中得以高效编码,加快记忆速度,并且以组块形式存储的信息也便于日后提取、运用[1].但在医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很少见到有关组块的应用研究.我们尝试将组块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探索组块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效用以及什么样的组块更适合人体解剖学教学,并通过组块教学,使学生感知组块的作用,提高其认知技能.
作者:田顺亮;张黎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近几年各地区纷纷举办了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旨在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先后选派护生参加了疆内和全国举办的护理技能操作大赛,发现护生由于没有临床经验,受到心理定势影响,在比赛中遇到新问题时,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从而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影响比赛成绩.在后续培训中,我们采取多种练习变式,打破护生的心理定势,取得了较好成绩.
作者:滕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研究,了解其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对影响英语学习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供借鉴.
作者:谢卫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卫生学校一年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情况,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省卫生学校2007级学生共1 11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生入学前掌握的口腔卫生知识非常有限,学生对于一些必要的口腔卫生措施以及口腔卫生用品的使用还缺乏认识,定期进行口腔保健和及时就诊意识比较淡薄,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较为单一.结论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增加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获得途径,加强口腔卫生知识普及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王丽;吕秀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很多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就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新角色谈几点秘诀.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临床实习时面对病人复杂的病情,很多学生感到所学理论知识似乎一点都派不上用场,不知从何做起,对病人及其家属的询问不知如何应对,对于带教教师的提问更不知如何回答.
作者:迟玉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推拿专业中职生、洛阳市回族中学高中生进行焦虑性评估,对所得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与教师、被调查学生的访谈,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表明,中职生平时(非考试时间)焦虑性明显高于高中生(P<0.05),二者考前焦虑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曾学珠;王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从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职医药营销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赵宝林;李端;钱枫;黄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高职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本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营销人才的需要,应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本文从就业岗位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作者:胡亚荣;徐彬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从4个方面就如何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进行探讨:(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修养;(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研究生非智力能力;(3)加强学科交叉,拓宽研究生知识结构;(4)推进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循证护理理念及其产生的背景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其产生于循证医学,又称为实验护理学,可简单理解为遵循证据的护理.90年代初循证医学理念开始引入护理领域,是近年来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东南亚地区兴起的一种旨在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理念.
作者:唐健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对莱阳卫校2008年教师队伍结构及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使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目前莱阳卫校有在职专任教师136人,其中专职教师94人,兼职教师30人,实验教师12人;在专任教师中高级讲师77人,讲师(实验师)27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20人,专科学历7人,中专学历5人;9人具有硕士学位,75人具有学士学位,52人无学位;在校学生3 855人,生师比为28.3:1;29岁及以下19人,30~39岁31人,40~49岁49人,50岁及以上37人;任职前毕业于师范院校39人,其余97人则毕业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非师范类院校.存在问题: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多停留在认识水平上,教师培训缺乏总体规划和针对性.结论 应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教师激励机制,搞好教师梯队建设,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作者:于全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质量是医疗的生命线,检验质量更是检验科永恒的话题.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生医疗纠纷时,要求医疗单位对其医疗行为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检验医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临床也对检验科的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影响检验质量的环节包括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导致检测结果不正确,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兰萍;谢会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除了文化课教师外,大多数为非师范毕业,缺乏教育教学理论与技巧的系统培训.这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因而缺乏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为了尽快使他们成长起来,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部门都要有详细的培养计划,以便他们过好师德关、教材关、教学关、考试关.
作者:咸国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每天要用很多一次性注射器,却不知它也有其他用途.在重症监护室,急诊患者携带氧气袋外出检查的情况很多,而在使用时,常要用玻璃接管连接吸氧管,才能使用氧气袋,如果使用不当,会使玻璃接管破碎,给操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用废注射器针帽代替玻璃接管,既方便又不易破碎,且与吸氧管连接紧密,效果良好.
作者:云佳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30年,纤维支气管镜检在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患者缺乏对其原理、操作方法、术中自身配合方法的了解,诊治前患者常出现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降低了患者对镜检的耐受性[1].随着健康概念的不断深化,健康促进者的工作范围也延伸到心理层面,对于如何使服务对象以正确的方法对抗应激事件,也成为护理人员研究、工作的重心.本文通过研究健康教育对纤维支气管镜检前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探讨健康教育的作用.
作者:罗玉霞;沈景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分析新建二级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影响因素,提出缓解压力的方法.
作者:郭子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