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梅
1尊重和爱护护生是批评艺术的核心教师要爱护护生,平等地对待护生、尊重护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再严格的要求和批评,护生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会更尊重、爱戴教师.教师的要求和批评会引导护生学会爱别人,一视同仁地关照患者.
作者:孙云霞;傅增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然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削弱了校园文化的作用.因此,弄清校园文化的内容.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打造卫生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新明;熊凤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重视实践课教学1.1进行手操练习每次上课前做5 min手操热身,每天利用空隙坚持2 h手操练习,提高手的灵活性和柔软度以及力度的匀称性.1.2重视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参与实践课前预习各种物品的准备,调试所需要的仪器,并对学生交代实践内容、方法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操作有初步了解.讲新内容前,先请1~2位学生演示上堂课所学操作,并由同学评价和教师点评.教师示范操作时,要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原理及要领.每堂课示教4~5个动作,逐步累加,直至教完整套动作.学生操作实践时,教师经常巡视,指导并亲身感受学生的手法,及时示范较难的步骤,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手法.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学会操作方法.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分析.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内化到人的言行举止的德性[1].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2].
作者:刘亚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高专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前都要进行校内模拟试讲,它不仅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全真模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更能起到防微杜渐、查遗补漏的作用.从2002年至今,我系每年都组织教师对即将实习的学生开展30课时的试讲指导.这对学生在实习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做试讲指导教师的体会及对几届试讲学生的访谈,剖析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崔月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现采用教学实践法和经验总结法,根据体育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知识,阐述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体育程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总结健美操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的优化模式,旨在解决健美操教学内容丰富,但课时数相对较少、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的矛盾,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钻研能力.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的目标.
作者:杨吉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角度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技术,建立多方位质量保障体系,整合和优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
作者:侯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学生在运动基础和运动技术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尤其是短跑技术,出现了诸多不规范的现象.短跑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项目,时间短,需要的爆发力强.要在比赛中创造出好成绩,除了依靠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必须在比赛以及平时的训练中掌握协调放松的方法.在短跑中如果具有熟练的肌肉放松技术和良好的放松能力,将对速度及成绩的提高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短跑中的肌肉放松能力是在短跑训练中应引起广泛重视的一项新课题,也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
作者:顿文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责任.如果能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这无疑是教育效果优化的表现.生本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现对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进行思考及探讨.
作者:刘树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在学历教育向学历与任职教育并重的教育转型过程中,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尚未随之转变,不同教学层次间的培养目标互有交又,教学手段基本相同,这影响着教育的终效果.据此,现就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教育各教学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改革进行探讨.
作者:马玉琴;陈千;李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等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学模式也随之不断改革与创新.许多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以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推进专业建设进程,且有的专业已经建设成为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然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程建设.因此,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孙长海;王诗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现就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职业人才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付炜;陈会连;姚刚;吕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现从教学改革的思路、做法、体会3个方面认真进行总结,目的 是不断推进我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潘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所谓教师资源共享,就足要打破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1],改变教师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充分挖掘重点高校中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潜力,合理安排他们拿出少量时间和部分精力到普通高校去兼授课程、指导研究生、合作科研、帮助那些层次较低的高校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作者:吴松泉;傅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我院2004级、2005级、2006级三年制护理大专教改班和非教改班.2方法健康评估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以患者为中心,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原理和方法,学会收集、综合、分析资料,概括护理诊断依据,终提出护理诊断,为进一步确立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奠定基础[1].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健康评估课作为一门桥梁课程开始于护理专业课之前,并且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具有较少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习此课感到费力.(2)目前使用的<健康评估>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仍有大部分与<诊断学>教材相似,在教学中仍按身体系统收集资料,不利于学生强化和发展有护理特征的护理评估系统.(3)对护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之间差距大,学生不会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4)学生的交流技巧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其人文素质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突出护理专业特色,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作者:周晓丽;宋梅;白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1问题的提出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包括对护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的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杭丽;夏秋蓉;邱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教学与临床工作之间有明显的差距,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我们在护理教学中运用辩证教学法.该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在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施阳宁;郑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母婴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要求护生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我们在学院2007级护理专业母婴护理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教学,课后向护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作者:龙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内不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陆续开展了全英语医学教育,培养来华的医科留学生.针对即将开展的妇产科学全英语教学,我们对留学生的特点和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并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前充分的准备及改进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提高全英语教学水平,从而确保在妇产科学中对留学生进行全英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静;陈浩;朱雪琼;吕杰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