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口溜巧记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汪为春

关键词:顺口溜, 微量元素, 教学方法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它们分别是铁、铜、锌、钴、锰、铬、钼、镍、钒、锡、硅、硒、碘、氟.也有文献将硼、砷纳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这么多种,到底怎样才能记得住呢?笔者利用谐音,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硼、砷)编成了顺口溜,以帮助大家记忆.顺口溜为:铜佛涅槃,铁骨归西;墨西哥朋,典型生猛.对应为:铜氟镍钒,铁钴硅硒;钼锡铬(硼),碘锌(砷)锰.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与专业学科间联系完善语文实用性教学——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之生本教育改革初探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责任.如果能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专业的学习,这无疑是教育效果优化的表现.生本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现对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进行思考及探讨.

    作者:刘树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根据我院新制订的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现行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从课程定位、对课程重新整合制订新的课程标准、编写适合该专业使用的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对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作者:尹择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现阶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整体状况的分析,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翰华;徐茂华;王和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环境

    现就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职业人才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付炜;陈会连;姚刚;吕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打造品牌卫生学校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然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削弱了校园文化的作用.因此,弄清校园文化的内容.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打造卫生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新明;熊凤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般人口学对老年人认知障碍的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了解国内对22个省城乡老年人认知障碍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为采取相应的对策预防老年人认知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ES)进行测评,测评对象为国内22个省的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省选取100人,城乡各50人,男女各一半.结果 2 161名老年人中,老年人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为26.42%,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越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越高;生活压力大者的患病率高于生活压力小者.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监测和关注,尤其是高危人群.

    作者:徐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班级管理中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班级活动开展得科学、规范、合理,那么对于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建立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柏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辩证教学法在护理临床专业中的运用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教学与临床工作之间有明显的差距,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我们在护理教学中运用辩证教学法.该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在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施阳宁;郑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

    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高校的稳定,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学校领导和全社会的关注.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食堂食品的整体卫生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食物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令人对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特别是近期我省个别高校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关注.

    作者:王富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职护理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现研究以问题中心探究学习为模式,以愉快教育、课堂观察为手段,构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学生进行课堂观察及问卷调查,并采用自评和他评结合等方法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

    作者:岳亮;朱艳平;范国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康评估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体会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的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内化到人的言行举止的德性[1].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2].

    作者:刘亚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改革职业教育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可就业能力

    可就业能力是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得新就业机会的能力.简单地说,可就业能力是一种就业技能.就业技能培养可以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使其从容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

    作者:常平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目前,卫生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存在缺乏师德教育,责任心、敬业精神不强;对学生的专业定位认识比较模糊;缺乏教育专业素养;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要确立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制订青年教师的培养措施,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激励机制,健全青年教师的培养保障机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卫生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成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

    作者:涂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下化学教学的探索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卫生部、教育部于2006年3月调整并制订了医用化学基础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校护理、助产、口腔工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的医用化学基础课学时由原来的72学时下调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26学时,实践课10学时.我校通过对2008级学生的教学实践,发现存在医用化学基础课学时严重不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完成本课程的任务,是化学工作者亟需探索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面几方面进行实践.

    作者:王跃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以病例教学为特色的高职高专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现描述以病例教学为特色,集课堂病例讨论、课下病例收集、病例修改、规范用药总结等为系统的高职高专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模式,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作者:高春艳;梁翠茵;聂珍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实用美容技术教学探讨

    1重视实践课教学1.1进行手操练习每次上课前做5 min手操热身,每天利用空隙坚持2 h手操练习,提高手的灵活性和柔软度以及力度的匀称性.1.2重视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参与实践课前预习各种物品的准备,调试所需要的仪器,并对学生交代实践内容、方法以及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对操作有初步了解.讲新内容前,先请1~2位学生演示上堂课所学操作,并由同学评价和教师点评.教师示范操作时,要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原理及要领.每堂课示教4~5个动作,逐步累加,直至教完整套动作.学生操作实践时,教师经常巡视,指导并亲身感受学生的手法,及时示范较难的步骤,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手法.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学会操作方法.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分析.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束技能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1结束技能及其功能结束技能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终了阶段的教学行为,其通过归纳总结、领悟主题、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纳入其知识结构中.结束技能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项:(1)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规律,概括、比较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更加清晰、准确和系统.(2)承前启后:教师在进行课中小结时,既要概括一个内容的重要问题,又要巧妙引出对下一个问题的讲解;在全课的总结中,要为讲授新课时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积极性.(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4)用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归纳小结、改错和评价等方法检测教学效果.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根据这个思想指导,教师就要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然而,一直以来,传统的研究都是围绕学科本身进行的,诸如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当前,体验式教学法也仍然未引起众多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因此,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红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涉外护理专业医学术语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护士成为欧美、中东等许多国家的紧缺人才.以美国为例,260万注册护士的平均年龄已达47岁,且每年需从菲律宾、印度、韩国等国家引进5万名护士.国际市场的护理人才稀缺,加上护士的年薪约合人民币40万元,这使国内许多护士迫切希望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于是,各医学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以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医学术语是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涉外护理人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英语课程,是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相互沟通的一门桥梁课程,同时也是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一门导人课程.目前在很多医学院校,该门课程的开设情况差别较大,选择的教材也有好多种.任教的教师有英语教师,也有护理专业教师,还有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和外籍教师.我校几年来致力于对此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侯继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