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松;陈鸿雁
目的:探讨腔镜下同期处理前列腺增生和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同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并发输尿管结石病例,对腔镜下同期处理前列腺增生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58例,平均年龄62.3岁.前列腺增生程度:Ⅰ度12例.Ⅱ度35例,Ⅲ度11例,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29例,中段结石10例,上段结石19例.所有病例均同期行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双频激光(U100)碎石取石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成功行碎石取石48例,有3例输尿管镜无法上行至上段改为单纯留置双J管,置镜失败2例,失败原因为输尿管口显示不清,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置镜过程中结石移位至肾盂,未能碎石.另有2例患者术后证实有结石残留.所有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术后4~6d拔除尿管,无尿失禁及尿潴留,1个月拔除双J管.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可同期行输尿管镜下碎石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洛夫;葛成国;孙中义;李家宽;万江华;兰卫华;张尧;靳风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在大鼠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厄贝沙坦逆转心室重塑的机制是否与PPAR-γ有关.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组、厄贝沙坦(Irbesartan,Ire)组75 mg/(kg·d),另设假手术(Sham)组.6周后测定PPAR-γ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切面积,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大鼠心肌中PPAR一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数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非梗死区胶原沉积明显,胶原比例增加.Ire组心肌中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左室重量指数降低,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减少,非梗死区胶原沉积减少.结论:PPAR-γ在大鼠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下调;厄贝沙坦可能通过上调并激活PPAR-γ逆转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
作者:刘俊;覃数;杨义;何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急性胃肠穿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腹部平片,但对少量腹腔内气体常难以发现.搜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10例胃肠穿孔患者,经腹立位平片未发现膈下积气征后行腹部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扫描在显示胃肠穿孔中气体的价值.
作者:龙腾河;覃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布洛芬缓释原位凝胶剂处方,考察不同处方的凝胶溶蚀和药物释放行为.方法:冷法制备原位凝胶,单因素考察布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包和物和辅料对胶凝温度(T_(sol-gel))的影响,均匀设计法优化P407和P188浓度,无膜溶出法考察凝胶溶蚀行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溶蚀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海藻酸钠随浓度的增大可使T_(sol-gel)降低,优化后P407/P188=19%,5%,凝胶溶蚀和药物累积释放与时间均呈零级动力学.结论:均匀设计法适合用于筛选P407和P188浓度,制得的原位凝胶具有缓释效果.
作者:王丽娟;朱照静;吴青;马俐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全可调(牙合)架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牙糌患者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全可调糌架组)10例、对照组(简单牙合架组)12例,分别采用全可调(牙合)架和简单牙台架制作全口义齿.结果:全可调(牙合)架制作的全口义齿获得满意的开闭口、前伸和侧方运动中的咬合平衡,达到良好的咀嚼功能,临床初戴时无调磨或少量调磨.结论:使用全可调(牙合)架,全口义齿的修复将获得更满意的形态和功能.
作者:刘渝;裴仲秋;刘国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alignant renal angiomyolipoma,MRAML)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病理科室收集的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合临床诊治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示上皮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以不同比例出现,可见厚壁血管,核分裂象明显,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及灶性坏死区域.免疫组化:上皮样及平滑肌样细胞都特征性表达黑色素特异性标识(4MB-45)、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平滑肌标识(Aetin)等.结论:B超、CT、MRI是诊断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家族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作者:杨春蓉;张徽;黄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获取高质量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影像资料的佳技术方法以保障全面、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组为非加压法IVP 300例,其中头低足高位100例,动态头低足高体位100例、低张常规位100例;100例常规加压法VIP作为对照组.由高年资技术人员与副高级职称医生对两组显影效果、图像质量、诊断要求进行评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300例因无加压痛苦,全部顺利完成符合诊断要求的VIP检查;对照组100例因年老、体弱、肥胖、下腹部病变等不能承受腹部加压而于检查中途解压以至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者达5%(5/100)、图像欠佳影响诊断者13%(13/100).研究组300例.肾盂肾盏、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输尿管全程清晰显示为93.7%(281/300),显示欠佳但达到诊断要求6.3%(19/300).研究组因诊断要求需改变体位多角度摄片以显示病变细节11.7%(35/300);对照组需要多角度摄片而无法完成7%(7/100).尿路全程显影率:研究组93.7%(281/300),对照组43%(43/1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检验意义(P<0.01).结论:非加压法IVP具有免除加压痛苦、清晰显示解剖、病变细节、尿路全程显示率明显高于加压法等优点,优于加压法.
作者:何锦江;罗小平;罗银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以不同浓度的UA作用不同的时间后,分别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4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MTT),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PC-3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以及细胞内bcl-2、bax 2个重要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细胞凋亡相关特殊蛋白cox-2、caspase 3表达的变化.结果:UA对PC-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24、48 h和72 h 3个时间段UA分别作用于PC-3细胞后的IC_(50)分别为50.87、37.91 μmol/L和27.86μmol/L;熊果酸作用后PC-3细胞周期的主要特点是大量细胞累积于G_1期,进入S期的细胞减少.UA能够诱导PC-3细胞凋亡,经过24、48 h和72h 3个时间段UA浓度50μmol/L作用后,细胞凋亡率为6.21%、7.81%和13.31%;细胞内bcl-2和cox-2的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减少;bax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增加.结论:UA能够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大量累积于G_1期,进入s期的细胞减少.可能通过使bcl-2和cox-2的表达减少、bax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增加来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夏阳;苟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灾后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相关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关于PTSD的诊断标准,在地震后40 d对伤员PTSD症状进行评定.结果:地震后40 d 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51.4%,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2.364)、地震中被掩埋(OR=2.171)、目睹有人在地震中受伤(OR=0.338).结论:此次地震后PTSD症状的检出率相当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婉婷;况利;陈建梅;黎雪梅;艾明;李大奇;高新学;赵正中;楼丹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模型,研究采用改良双向电泳条件对分化前后的细胞全蛋白进行分离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对HL60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通过MTT、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和CD11b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选择适的药物浓度和诱导时间;再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对分化结果进行验证,构建分化模型.采用改良双向电泳分离技术对细胞全蛋白进行分离,运用PDQuest软件分析HL60细胞分化前后蛋白表达差异,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对差异蛋白点进行分析.结果:ATRA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越显著;2 μmol/L的ATRA连续作用HL60细胞5 d即有90%以上的细胞有粒系分化标志抗原CD11b的表达.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亦表明诱导后的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将分化前后的HL60细胞全蛋白经过改良双向电泳技术分离,PDQuest软件比对,MAIDI-TOF分析,发现有25个蛋白点仅在未分化凝胶谱中找到,有15个蛋白点仅在分化细胞蛋白表达谱中找到.其中有的是癌基因表达蛋白,有的是抑癌基因表达蛋白,还有的则参与凋亡过程等.结论:在选定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下,ATRA可以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改良双向电泳技术对药物作用前后细胞蛋白的分离,可发现不同于传统双向电泳分离所得的蛋白结果.
作者:唐薇;王伟佳;邱宗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各型D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V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检测123例喉癌组织及123例喉粘膜上皮组织中HPV各型DNA.同时进行DNA测序,结果:在123例喉癌标本中,HPV-L1,-16E6/E7,-18E6/E7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各型.123例喉粘膜PCR结果表明:低危型HPV的阳性率与喉癌相近;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虽远远低于喉癌,但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阳性率逐渐升高;HPV-L1的阳性率高于HPV-16E6、E7,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HPV-L1的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HPV-16感染会增强喉上皮病变的风险,而HPV-18有协同作用;L1片段适合用于检测HPV感染.
作者:彭方毅;姜海蓉;刘芳;杜志银;林治华;彭方亮;赵卫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表达人Fas配体的质粒治疗Graves病模型小鼠的效果.方法: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10只)用空质粒pcDNA3.1(+)活化的脾细胞免疫后,以空质粒治疗;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9只)均以人TSH受体(Human thyrotmpin receptor,hTSHR)活化的脾细胞进行免疫,前者不予治疗,后者甲状腺注射表达hFasL的质粒pcDNA3.1(+)/hFasL.结果:模型组47.4%的甲状腺细胞出现增生、肥大,以及甲状腺滤泡腔胶质减少,与对照组相比,TT4、TRAb升高、TSH降低(P<0.05).治疗组仅15.8%有类似甲状腺功能亢进改变,电镜下见细胞核异染色质边集,TT4、TSH、TRAb回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表达人Fas配体的质粒治疗Graves病模型小鼠取得一定效果.
作者:随华;刘纯;张徽;李秀娟;何云;张琳;詹升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F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葛根素预处理+LY294002组(PU+LY组);缺血再灌注+LY294002组(UR+LY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于缺血前、缺血30 min以及再灌注60、90、120 min时,测定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内压变化大上升和下降速率(Maximum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velopment and decay,±dp/dtmax);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的含量.结果:I/R组较SH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NO和NOS含量明显降低;与FR组比较,PU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程度明显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NO、NOS含量明显增加;PU+LY组与PU组相比各时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NO和NOS含量明显降低;PU+LY组、FR+LY组与FR组相比以上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1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作者:马亚飞;刘新伟;文婷婷;乔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人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2006年重庆地区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7~8月期间高温干旱程度明显强于相邻2年同期情况;3年同期住院病例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系统分类的疾病顺位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在3年间均居首位,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构成比在2006年均高于相邻2年;按单病种分类的疾病顺位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疾病和肠道传染病构成比在2006年均高于其它2年.结论:特大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较明显的系统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而影响较为明显的单病种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疾病和肠道传染病.
作者:余兰英;李丽;王旭;胡亚飞;钟朝晖;刘达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半导体量子点(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QDs)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①用不同浓度的QDs与人骨肉瘤MG-63细胞共培养,观察QDs对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的影响;②用QDs标记骨肉瘤MG-63细胞(MG-63/QDs),然后用transwell小室法和冲刷实验,观察骨肉瘤MG-63/QDs细胞的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浓度的QDs均未影响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情况;②骨肉瘤MG-63/QDs细胞和MG-63细胞的侵袭、粘附和趋化运动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QDs标记骨肉瘤MG-63细胞后不影响其生长、侵润和转移能力,为半导体量子点在活体生理条件下用于肿瘤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睿;杨凯;陈丹;项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监测我院近3年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2005~2007年从我院住院患者临床非重复分离的革兰阴性菌株8237株,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其抗菌药物敏感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所有分离的细菌中,常见的革兰阴性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45.4%,3 740株),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5.5%,1276株)、大肠埃希氏菌(13.2%,1087株),肺炎克雷伯(11.8%,97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7%,634株),其他不动杆菌(5.1%,420株),阴沟肠杆菌(4.8%,395株),流感嗜血杆菌(3.7%,305株).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显著升高.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对这些药物的敏感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对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但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对嗜麦芽窄食单孢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是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敏感率为99.1%~100%.结论:3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有较快增长.加强耐药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李学军;司良毅;黄君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为ATRA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HO8910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1)ATRA浓度为10~(-7)~10~(-5)mol/L时,均明显抑制HO8910细胞的增殖(P<0.05),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24、48、72 h ATRA抑制HO8910细胞增殖的IC_(50)值分别为2.331×10~(-5)、0.998×10~(-6)、0.891×10~(-7)mol/L.(2)倒置显微镜可观察到经10~(-6)mol/LATRA处理的HO8910细胞部分发生形态学的良性分化.(3)体外侵袭实验显示经10~(-6)mol/L ATRA处理的HO8910细胞,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ATRA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增殖、侵袭能力,有望为ATRA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途径.
作者:赵纯全;沈太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儿非病理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出现非病理性呕吐的足月新生儿随机被分为用药组(245例),观察组(200例).用药组新生儿出现非病理性呕吐后立即被给予苯巴比妥钠(2~3 mg/kg)臀部肌肉注射1次,30min后给予口服牛奶以确定药物疗效,若≥20 ml则视为药物治疗有效.而观察组新生儿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结果:用药组新生儿肌注苯巴比妥钠30 min后,给予口服的奶量显著多于观察组单纯停止喂养30 min后的喂奶量(P<0.05).结论:苯巴比妥钠具有初步鉴别病理性和非病理性呕吐的作用,并对新生儿非病理性呕吐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燕;张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及有效、微创治疗宫颈妊娠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官颈妊娠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总结诊断及治疗要点.结果:19例患者通过保守性的治疗方法治愈,3例通过全子宫切除治愈.结论:宫颈妊娠的发生与刮宫及剖宫产有关;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可靠的信息;保守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大限度减少创伤、保留月经及生育功能.
作者:肖琳;唐良萏;卞度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8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PTEN)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喉鳞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NFκB p65和PTEN的表达.结果:喉鳞癌中NFκB p65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癌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喉鳞癌中PTEN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TEN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癌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 NFκB p65和PTEN蛋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临床分型及不同病理分级的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FκB p65和PTE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580,P<0.01).结论:NFκBp65的高表达及PTEN的缺失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有可能成为判断喉鳞癌侵袭能力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闯;姜振东;冯亚瑾;王洪鹏;陈鸿雁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