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

张景琼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 动脉硬化, 防治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前期是血压介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临床高血压和一系列与血压增高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前期[1],也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Flash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

    目前,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常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但它在制作动画及设计互动性较强的课件时功能欠佳,这时Flash软件就成为首选.笔者现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简要介绍Flash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柯善文;王慧;侯正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留学生妇产科学全英语教学实践与体会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合适的教材,提高教师英语水平,注重课堂教学技巧,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爱兰;胡迎春;孙静;吕杰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卫生专业士兵基地化培训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卫生专业士兵是士兵卫生员和士官卫生员的统称.卫生专业士兵是军队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卫生建设尤其是基层部队卫生建设和卫勤保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实施卫生专业士兵基地化培训是新时期军队卫生建设的需要,代表着军队卫生专业士兵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作者:黄应堂;陈竺;高永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问题与知识建构:文学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探索

    1 知识建构与知识输入探索和建设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 厉行教学改革,是我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但现阶段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特别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固守传统观念和教学方法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如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观念陈旧、教法单一问题,课堂教学仅限于概念、原理的介绍,说明和例证阐释,导致学生厌学.

    作者:王为群;温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甘肃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如何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1],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缺乏、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足、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作者:刘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行动导向型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型教学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主动学习,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

    作者:李晓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等数学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数字化趋势,医药学科学数量化研究不断深入,全国医药类高职院校对培养高素质医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培养具有开创性思维,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高职生,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从而使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医药学专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具有弹性解决专业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技巧.

    作者:戴怡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议五年一贯制卫生高等职业教育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我省从1996年开始进行五年制高职教育试点,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道路.

    作者:刘斌;王永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使用3DSMAX软件制作分光计动画教学心得

    分光计是大学物理中常见的实验仪器,可测量入射光波波长、棱镜折射率等物理量.基于本实验仪器昂贵、损耗大,涉及分光计调节的实验我们选择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开发的<大学物理仿真实验V2.0>软件[1]进行仿真实验教学.

    作者:程阳;周柯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探三峡地区农村中医人才培养

    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给当地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农村工作环境不佳、医疗设备落后、生活待遇较低,很难吸引和留住医科院校毕业的医疗卫生人才.因此,培养一批适合农民需要的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简便廉验的诊疗方法及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的防治手段,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培养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医人才,是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必由之路.

    作者:何文清;李勇华;杨德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开展基础医学双语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护理知识奠定基础.双语教学不是用两种语言教学,基础医学的教学目的是讲授专业知识,使培养的学生与国际接轨,其评价应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依据.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笔者多年双语教学实践,从多方面进行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李润琴;黄春;李增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营养与膳食课对护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目的 评价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探讨开设与膳食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饮食与健康KAP问卷对将开设营养与膳食课的护生在开课前与结业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业时护生在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得分均高于开课前.结论 营养与膳食课对提高护生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等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开设此类课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庞明珍;王建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以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契机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状、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意义及其纪念活动的形式和如何通过纪念活动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4方面探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对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作者:苟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997~2008年我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数量变化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许多中专卫校或升格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或高职学院),或被兼并、合并,或被撤销.了解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指导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宏观调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龙;张志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训卫生员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可经此途径传播.新训卫生员在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较大.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采取相关措施,旨在加强学兵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兵职业防范意识,以更好地满足未来军事斗争和卫勤保障需要.

    作者:马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护理人才,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合理安排练习时间,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曹桂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小组活动在中职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课堂活动中,他们往往不积极配合教师回答问题.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者:黎慧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病理科建设思考

    病理学是医学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及疾病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作者:郭宏艳;张云霏;金惠琴;张敏;钱宗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建设高职行业英语教学团队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教育的特色是学与用紧密结合,行业英语是培养学生将来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完全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实施行业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自身素质.

    作者:戴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探讨医学生职业心态与H1N1甲流事件的关系

    目的 了解与分析H1N1甲流事件与医学生职业心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H1N1甲流事件对108 名医学生职业态度、学习兴趣、就业取向等的影响.结果 H1N1甲流事件对多数医学生的职业态度、学习兴趣、就业取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是正面的.结论 H1N1甲流事件对医学生职业心态的主要影响是积极的,促进医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感.

    作者:高嵩;李占文;王琮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