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杨正宏;吴庆琛;汪斌;秦治明;杜铭
目的:探讨Rasmussen综合征的临床过程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借助EEG、CT和MRI技术,进行临床观察和药物治疗及复习文献资料.结果:本组2例患儿均经过1~2年的临床随访,进行了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正规的抗癫痫治疗,临床确诊.起病年龄分别为2岁2月和6岁8月;以反复局灶性癫痫发作、慢性进行性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和一侧优势的全面性癫痫发作为主,伴进行性偏瘫和认知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优势半球受累);EEG示持续性局灶慢活动异常伴后期棘慢波发放;MRI显示逐渐加重的局灶性高信号果影和脑萎缩;常规抗痫疗效差.结论:Rasmussen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局灶性癫痫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以及脑电图和影像学特征,其病理生理和治疗措施具有研究价值.
作者:梁锦平;冯成功;扬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53.33%.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新辅助化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urvivi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阳性率为51.67%,尤其是术前进行了新辅助化疗或伴转移的病例中,二者的共同表达阳性率更高,分别为85%和91.67%.结论:Survivin和p53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演进和恶化,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干晓琴;赵纯全;姬立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问质瘤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扫描资料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8例,肠系膜7例,空肠2例.良性6例,恶性12例,其恶性征象:①肿瘤呈分叶;②瘤体内有大片坏死;③瘤体内或瘤旁常伴丛状或扭曲的新生小血管和增粗的供血动脉;③邻近组织侵犯和(或)远处转移.本组CT定位准确度为61.1%(11/18).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肿瘤为良性4例,增生活跃2例,恶性12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判断和肿瘤的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咏梅;罗天友;吕发金;吴景全;向东;史斌;方维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CD40-CD40L系统在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的表达以及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5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10组:正常对照1~5组(C1~5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5组(AS1~5组).C1~5组分别予兔标准饲料喂养至8周、10周、12周、14周、16周取腹主动脉标本;AS1~5组均在高脂饲养1周后予腹主动脉球囊导管损伤术造模,并分别持续高脂饮食至8周、10周、12周、14周、16周取标本.各组均于实验前及取标本前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各组腹主动脉标本通过免疫及特殊染色定位、光镜下摄片并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斑块内CD40、CD40L、MMP-1阳性染色的面积占血管内膜面积百分比值及胶原/脂质含量比值,分析CD40-CD40L系统的表达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AS1~5组均形成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C1~5组对应比较,AS1~5各组血清CRP均显著增高(P<0.01),斑块内CD40、CD40L、MMP-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CD40、CD40L表达与CRP、MMP-1表达呈正相关,与胶原/脂质含量比值负相关.结论:斑块中CD40-CD40L系统表达随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逐渐增高,其高表达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密切相关.
作者:陈朝婷;冯向飞;盛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术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7月龄停止繁殖2个周期的SD大鼠,体重350~400g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术后第1天、3天、7天、15天、3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术后第30天,3组大鼠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卵巢切除组大鼠在各时相点的所有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卵巢切除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潜伏期在术后第1天、3天、7天较长(P<0.01,P<0.05),在平台象限游泳路径百分比在术后1天、3天、7天较少(P<0.05).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在术后1天、3天、7天、15天较少(P<0.01,P<0.05).结论:腹部手术可损害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这种损害可在术后30天内恢复,单纯卵巢切除并不加重手术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作者:唐明山;黄开斌;甘碧坤;卢伟;翁旭;钟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克霉唑500mg阴道栓(凯妮汀)单剂量疗法与制霉菌素片50万单位7日疗法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安全性、依从性.方法:将133例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对照组65例,分别给予克霉唑500mg阴道栓(凯妮汀)单剂量治疗和制霉菌素片50万单位7日疗法,在治疗后第3天、第7天各随访1次,对两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停药后7天两组疗效相似,凯妮汀组治愈率略优于制霉菌素组.停药后3天凯妮汀组治愈率、阴道分泌物念珠菌镜检转阴性率显著高于制霉菌素组.结论:两者均为安全有效的局部用药,但凯妮汀疗程短、起效快、更方便,患者依从性更好.
作者:张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基底穿刺途径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在影像监视下经椎弓根基底部穿刺的安全操作范围.方法:12具成人防腐(T4~L5)脊柱标本,螺旋CT扫描后测量经椎弓根基底穿刺角度、基底部大小.运用统计软件系统比较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椎弓根基底夹角T4~T8逐渐减小,T9~L5逐渐增大.椎弓根基底大小T4~L5逐渐增大.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男女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4~L5行椎体成形术时,L4~T8可经椎弓根基底入路,T9~L3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经椎弓根或经椎弓根基底入路.L4、L5经椎弓根途径.
作者:徐志强;邓忠良;胡永军;李修洋;王叶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进行罹患乳腺癌危险因素的探讨,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AS8.1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的条件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4个直辖市均存在的共同乳腺癌危险因素:生殖系统疾病史、家庭肿瘤史、文化程度高、结婚年龄晚、未曾生育哺乳及共同的保护因素--初潮年龄迟.结论:我国4个直辖市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中有共同的暴露因素,同时,各因素的危险程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又有一定差异,应因地制宜地加大力度对其控制;在人群中对乳腺癌发病危险监测,应尽可能采用配对研究.
作者:邓丹;王润华;周燕荣;傅娟;戴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及其两种异构体Livin α和Livin β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6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Livin α和Livin β的表达.结果:26例前列腺癌组织中Livin α表达阳性率为65.38%,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00%,而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不表达,Livin β在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不表达.Livin α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与在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而存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同时Livin α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Livin α存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高表达及与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李家兵;李锦秀;姚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并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在重庆市主城区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岁以上者478例,按《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肥胖的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超重组(Ow组)和肥胖组(Ob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MAU,并与相关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本人群中超重和肥胖分别为40.0%和7.3%.Ob组的MAU明显高于Con组,且与年龄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重庆市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其MAU高于健康人,预示心、肾并发症的高危险性.
作者:杜娟;张素华;吴豪杰;王继旺;陈静;包柄楠;任伟;周波;何军;粟绍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2006年9月应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双手立即干燥、红润.无Homer综合症、血气胸等并发症.平均住院2天.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强;杨正宏;吴庆琛;汪斌;秦治明;杜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不同时间点红细胞流变学特征以及术前和手术结束时红细胞压积和钾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洗涤前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变形性下降,经过洗涤处理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洗涤前相比,实验组洗涤后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钾离子浓度明显降低.结论:骨科手术中,输入洗涤后的自体血液对机体整体血液流变学特性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作者:但伶;季道如;黄燕;陈玉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呋喃唑酮诱导大鼠扩张性心肌病(DCM)模型的建立.方法:用呋喃唑酮长期喂饲Wistar大鼠建立扩张性心肌病模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SV)、左室内径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增加,心脏呈球形扩大,LVSD明显增大,FS(%)和LVEF(%)均明显下降.HE和VG染色分别显示DCM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变性,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结论:呋喃唑酮长期喂养可成功建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方法简单,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检测评估模型的建立和效果.
作者:丁乐;钟家蓉;白永虹;张小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rhBMP-2)对山羊颈椎的融合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取30只成年雌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组和自体髂骨组.所有山羊均行颈3~4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切除术,分别植入n-HA/PA66椎间融合器、复合rhBMF-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术后12周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结果:12周时复合rhBMP-2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髂骨在山羊颈3、4椎间均可形成骨性融合,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各项测试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A66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复合rhBMP-2后使其具有骨诱导性,加快了的椎间融合速度,是一种理想的椎间融合材料.
作者:梁勇;蒋电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7例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患者,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术后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10例;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4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2例;术后再栓塞6例;出现循环衰竭9例;截肢8例,截肢率为7.8%;导致死亡14例,死亡率为11.9%.结论:导管取栓和术后抗凝治疗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重要手段,而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的有力保障.
作者:李敏;罗凤;黄思凤;黄淑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双能量减影胸部成像在检出模拟肺部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在仿真胸部体模中放置模拟网状、线状和结节病变结构,对其实施数字X线摄影(DR)的双能量减影成像.采集DR胸片、能量减影的软组织和骨骼胸部图像,4位放射医师分别对这3幅图像进行阅片评分,所有数据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拟网状、线状及大结节(直径≥1cm)结构在DR胸片和双能量减影胸片体模图像中,可见度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结节(直径<1cm)模拟结构的两种成像方法比较,可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胸部成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肺部低对比小结构病变的检出率更高.
作者:曾勇明;张志伟;梁开运;金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S100蛋白家族是一类非泛素化、EF-手型钙结合蛋白,通过与钙离子及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存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细胞周期活动、细胞分化、肿瘤生长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活动等过程.
作者:苗静琨;周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和鼻胆导管引流术(Endoscopic nosalbiliary drainage,ENBD)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内镜治疗组37例及对照组40例.内镜治疗组入院后24h内行急诊床旁EST和ENBD,对照组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入院后及入院后48h查血清淀粉酶,并观察入院后腹痛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情况,住院天数.结果:内镜组入院后48h血清淀粉酶为982±24μmol/L,低于对照组1576±31μmol/L(P<0.05);内镜治疗患者腹痛缓解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EST和ENB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行EST和ENBD时机应在发病72h内,重症胰腺炎均主张行EST和ENBD治疗.
作者:张俊文;高青;陶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13个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髓牙周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1年观察,综合治疗有效率为88.5%.结论:系统的治疗和患者的良好配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国良;黄孝庆;刘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4天入院.既往体健,口服避孕药10月.起病2天后被收入其他医院,院外查体:意识昏睡,颈阻(+),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作者:苏海;孙晓川;唐文渊;朱继;杨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