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刘剑;覃数;马康华;雷寒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38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根据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均<10%,相关血流恢复TIMI 2~3级,手术成功率为94.7%.36例未再发作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29例恢复正常,5例ST-T改变大于50%,4例ST-T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4例心绞痛复发,其中3例再次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无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一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异种移植胎肠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

    目的:用大鼠游离胎肠移植于小鼠模型研究细胞介导排斥反应(CMXR)的免疫学机理.方法:观察同种和异种胎肠游离移植各组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浸润细胞的表型,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内Th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1)移植胎肠的存活率同种移植组高于异种移植组(P<0.01);(2)异种移植胎肠主要发生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3)异种移植物内浸润细胞主要为CD4+T细胞和ED2+MФ,其IL-4、IL-5和IL-10mRNA阳性细胞均明显高于IFN-γmRNA阳性细胞(P<0.01).结论:CMXR与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存在本质差异,其特点是排斥程度强烈,异种移植胎肠内以CD4+T细胞和ED2+MФ浸润为主,且Th2细胞功能增强.大鼠至小鼠游离胎肠移植模型是研究CMXR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周洪伟;姚榛祥;杜成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阿维A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对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阿维A胶囊(国产阿维A胶囊)与瑞士罗氏制药厂生产的阿维A胶囊(进口阿维A胶囊)进行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的阿维A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维A浓度,经3p97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计算程序处理拟合.结果:国产或进口的阿维A胶囊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国产或进口的阿维A胶囊:Gmax分别为490.51±136.50,470.91±118.59ng/ml;Tmax分别为4.13±1.16和3.75±1.18h;AUC(0~24),分别为2891.97±809.60,2883.01±905.60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23±11.03%.结论:经方差分析和单双侧t检验,表明国产或进口的两种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蒙华;王宁;周远大;毛郴;何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TSGF与组合癌谱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TSGF)与组合癌谱(AFP、CEA、Ft、TSA)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法检测TSGF,用ELISA法和化学法检测组合癌谱,并对170例恶性肿瘤、60例非肿瘤患者血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SGF单项检测对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肝癌82%,肺癌87%,胃癌90%,结(直)肠癌86%,而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5%、97.7%、98.3%、97.5%.结论:TSGF与组合癌谱联合检测提高了肿瘤诊断的阳性率,且又给肿瘤的定位提供了可靠依据,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作者:祝继华;邱大为;夏吉荣;陈怡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在内毒素(LPS)性急性肺损伤(ALI)中的变化趋势.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肺损伤组(ALI组),ALI组采用LPS诱导建立ALI模型.用定磷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了NS组和ALI组第1、3、5、7h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磷脂(TPL)和磷脂各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肺组织SP-A、SP-BmRNA的表达情况,此外对肺损伤的病理学改变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与NS组比较,ALI组有明显水肿、出血和炎症.BALF中TPL在1、3、5、7h明显低于NS组(P<0.05),卵磷酯胆碱(PC)在3、5、7h明显低于NS组(P<0.05);而溶血卵磷脂(LPC)在1、3、5、7h明显高NS组(P<0.05).肺组织SP-A、SP-BmRNA表达在3、5、7h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ALI存在PS的代谢改变,以及SP-A、SP-BmRNA的表达降低,PS含量的降低和组分的改变是导致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许峰;何勇;匡凤梧;卢仲毅;王兴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一氧化氮合酶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ylori)对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血清胃泌素、胃粘膜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其意义,从而为治疗H.pylori相关性疾病寻求新的措施.方法:本文观察了59例H.pylori阳性活动期DU患者,采用三联疗法(奥美啦唑20mg bid,克拉霉素0.25tid,甲硝唑0.2tid,疗程2周)根除H.pylori,在抗H.pylori治疗前后对胃粘膜NOS和空腹血清胃泌素进行检测,并与年龄相比拟的39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pylori阳性活动期DU患者胃粘膜NOS及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在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愈合期DU患者(P<0.001和P<0.005),而愈合期DU患者的胃粘膜NOS和空腹胃泌素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在H.pylori根除后明显下降.结论:H.pylori感染可引起胃粘膜NOS生成增加、活性增强,由此调节着胃泌素的分泌,导致溃疡等胃肠疾病的发生;临床上可通过寻找特异性抑制NOS试剂,为临床治疗DU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汪志群;王新渝;余剑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莪术对人子宫内膜癌作用的光镜及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莪术油注射液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实验观察莪术油注射液在体外对RL-952的抑制作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莪术油注射液对RL-952的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光镜下见:癌细胞核固缩,胞浆有大量的空泡出现;透射电镜见:细胞浆内细胞器明显肿胀,线粒体嵴增粗;细胞染色质断裂、凝集.结论:莪术油注射液在体外作用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可能系通过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方式抑制癌细胞增殖.

    作者:赵华;骆云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脂肪栓塞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高处坠落伤致左髋,左大腿肿痛,功能障碍13h入院.入院前13h因精神症状发作从3楼跳下致左髋,左大腿肿痛,不能活动,无昏迷,无胸腹痛及呼吸困难.当地医院摄片示左股骨颈和左股骨中段骨折,未予固定处理转至我院,路途历经2h.入院查体:T38.1℃,P86次/min,R20次/min,BP 116/66mmHg,神清,查体合作,头部、脊柱、胸腹及骨盆检查未见异常,左下肢外旋短缩畸形,左大腿中上段肿胀明显,皮肤散在青紫、压痛,左大腿中段假关节活动,轴心叩痛(+),左下肢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存在,左足活动正常.X片:左股骨颈和左股骨中段骨折.

    作者:黄春;刘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学习和家庭环境中影响其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自制家长问卷进行小学4~6年级在校儿童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应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比较学校、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学习成绩、同伴关系对儿少主观生活质量中总体满意度、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有显著影响(P<0.01);家庭经济和家庭关系对儿童生活质量影响较大P<0.05).结论:学习成绩越好,同伴关系越好,认知、情感成分及总体满意度得分越高,儿童主观生活质量越好;家庭关系越好、经济收入越高,其主观生活质量越好;而家庭结构及教育方式对其主观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作者:胡华;张波;陈云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凝血酶Ⅲ活性在几种易栓症疾病中的研究

    目的: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以期探讨在妊高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对妊高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对照测定抗凝血酶Ⅲ.结果:(1)妊高征者和正常孕妇AT-Ⅲ:A:AT-Ⅲ:A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P<0.01),并且妊高征者比正常孕妇降低更甚(P<0.001).(2)糖尿病无并发症组AT-Ⅲ: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比较,AT-Ⅲ:A显著降低(P<0.01).(3)肾病综合征患者AT-Ⅲ: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4)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AT-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急非淋AT-Ⅲ: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AT-Ⅲ:A在易栓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跃红;李兴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率、病死率、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ICU内4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3例,病死率57.5%.常见的诱发因素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87.5%(35/40).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35%(14/40)和鲍曼氏不动杆菌20%(8/40),且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结论: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病死率高,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多,应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徐昉;陈雪梅;刘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淋巴瘘的防治(附4例报告)

    近期文献报道肾移植术后淋巴系统并发症(淋巴瘘和淋巴囊肿)的发生率0.9%~8.0%,现将1996至2001年我科肾移植术后发生的4例淋巴瘘讨论如下.

    作者:刘航;吴小候;梁思敏;何梓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压氧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量及质子转移性三磷酸腺苷合成酶(F0F1-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的大鼠局灶性IR模型.用Clark的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纯化的线粒体,用生化方法测定线粒体F0F1-ATPase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脑线粒体腺苷酸含量.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ormal)6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2只,高压氧治疗组12只.IR组、HBO组缺血时间均为2h,两组均等分为再灌注2h、24h(I2hR2h、I2hR24h、HBO-I2hR2h、HBO-I2hR24h2组;IR组用1个大气压(ATA)O2治疗;HBO组用2.5ATAO2治疗.结果:HBO治疗后ATP生成量及F0F1-ATPase活性增加;IR组ATP生成量、F0F1-ATPase活性明显低于HBO组.结论:HBO可能是通过恢复F0F1-ATPase的活性,增加ATP合成而改善脑线粒体有氧代谢,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的.

    作者:周泽芳;谢鹏;牟君;邹德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指导HBs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策略

    目的:探讨影响HBs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指导母乳喂养的相关实验室和临床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婴儿(12~18个月)血清中的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携带产妇血清和初乳中HBV-DNA含量,并对孕妇和婴儿进行全程免疫防护,然后分析婴儿血清HBVM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关系.结果:67例HBsag阳性(大、小三阳)产妇中,HBV血清‘大三阳'的产妇血液、初乳中HBV-DNA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4%和26%.母亲血清HBVM为‘大三阳'者分别占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的41%和1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婴儿在12~18个月时作血清HBVM检测,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和8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携带产妇只要在孕期进行预防干预及对所产婴儿进行被动和主动免疫防范措施,当产妇乳汁中HBV-DNA阴性时进行母乳喂养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王富兰;张建华;胥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38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根据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均<10%,相关血流恢复TIMI 2~3级,手术成功率为94.7%.36例未再发作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29例恢复正常,5例ST-T改变大于50%,4例ST-T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4例心绞痛复发,其中3例再次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无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一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剑;覃数;马康华;雷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脊髓外伤的MRI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脊柱外伤的MRI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脊髓外的临床与MRI表现,重点讨论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MRI信号改变和预后的关系与MRI表现,重点讨论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RMI信号改变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例脊髓完全截断者,5个断端的T1WI呈低等信号,1个断端为高信号;6个断端T2WI均为高信号.47例脊髓连贯者,44例显示脊髓异常,其中T1WTI呈低信号36例,等信号6例,高信号2例;T2WI呈均匀性高信号37例,呈高低不均斑点、斑片状混杂性信号10例.3例仅局部脊髓受压,信号无异常改变.结论:MRI能显示脊髓有无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法与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袁书伟;罗天友;吴景全;吕发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术后腰椎间盘炎的后路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月~2003年3月我院收治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后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5岁.病变部位:腰4、54例,腰5骶13例.据病史、临床表现、ESR、MRI可明确本病诊断.7例均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其中2例椎间Cage植入融合,5例后外侧横突间、关节突间植骨融合.3例细菌培养阳性,4例阴性,术后剧烈腰痛明显缓解,不再需用止痛剂,使用抗生素治疗6~8周,7例均治愈.结论: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操作简单,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是治疗本病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欧云生;安洪;权正学;蒋电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水平的预警意义

    目的:为寻找能反映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进展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正常人及围ARDS患者病程各阶段即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临终期血清中肺Clara细胞分泌的特异性蛋白-CC16水平.结果:炎症反应的初期即SIRS时,其血清CC16蛋白水平已比正常显著升高(P<0.01),随病程恶性进展,CC16蛋白水平进一步呈进行性升高即ALI期高于SIRS期(P<0.01),ARDS期高于ALI期(P<0.01).而临终期与ARDS期比较CC16蛋白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CCl6是一个反映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的敏感指标.在急性炎症反应的早期即有明显改变,其变化早于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故在临床上可作为早期预警和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作者:李敏超;周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氧化应激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卡维地洛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心衰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卡维地洛的疗效.方法:构建心衰人鼠模型,随机分为心衰组,卡维地洛组.药物干预4周,测心功能指标、氧化代谢指标、心肌细胞凋亡率(AI).结果:心衰氧化应激与AI相关,AI与心功能恶化和度平行并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l)有关,(P均<0.05);卡维地洛改善心功能,纠正氧化失恒,降低LVMI、右心室质量指数(RVMI),AI下降(P均<0.05).结论:氧化应激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参与心室重构并提示心衰预后.卡维地洛改善心功能,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逆转心室重构有关.

    作者:胡咏梅;李法琦;余江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女性Grave's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瘦素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瘦素水平变化,进一步明确甲状腺机能亢进状态下甲状腺激素对瘦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新诊断女性Grave's病患者和30例正常女性对照的FT3、FT4、TSH、体重、血瘦素水平,算出体脂含量(FAT%)和%瘦素,观察用他巴唑治疗6月后各指标的变化,分析甲状腺激素与瘦素和%瘦素的关系,并将各因素与瘦素和%瘦素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Grave's病患者BMI、FAT%和瘦素水平低于正常女性,但%瘦素高于正常女性,治疗6月后瘦素水平似有提高但并无显著意义,而%瘦素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FT3、FT4、BMI、FAT%与%瘦素显著相关.结论:女性甲亢患者%瘦素高于正常女性,甲亢状态下甲状腺激素在瘦素分泌中依然起上调作用.

    作者:刘东方;程伟;吴玲;庞久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正常恒河猴子宫的MRI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恒河猴子宫的MRI表现.方法:对16只雌性恒河猴在生殖季节和非生殖季节分别行MRI检查并对子宫做观察和测量;同时随机选择生殖季节和非生殖季节猴各3只剖腹直视下测量子宫各径线和计算体积.结果:MRI轴位像示恒河猴子宫外形呈椭圆形,矢状位像略呈哑铃形.T1WI示宫体各层信号与盆壁肌肉信号相近;T2WI示宫体肌层的信号高于宫颈,宫体可见2~3层不同的信号带.增强扫描示子宫肌层及内膜呈均匀强化.不同季节(生殖季节和非生殖季节)子宫各径线均值和平均体积变化明显(P<0.05);MRI测量值与直视下测量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恒河猴子宫的形态、大小及其信号特征.

    作者:罗天友;吕发金;熊正爱;李咏梅;方维东;杜永红;王智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