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邓华聪;邱鸿鑫;杨刚毅;祝继华;唐晓琼
目的:介绍通过INTERNET获得人类基因组资源的方法.方法:利用网络信息资料和INTERNET技术获得人类基因组序列信息.结果:可以获得正常的及与疾病有关人类基因序列及鉴别未知基因.结论:通过INTERNET免费获得人类基因组序列信息是廉价、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丹玫;赵文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无张力(Tension-Free)腹股沟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法)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次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法修补术后的近期临床结果.结果:Lichtenstein法修补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后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手术后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病人术后的疼痛较轻,仅1例需要用度冷丁止痛,其余病例均仅口服非甾体类解热止痛药镇痛;术后一例发生手术区血肿,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随访3~18个月,尚无复发病例.结论:Lichtenstein法修补腹股沟疝是目前理想的术式之一,复发性腹股沟疝和老年高危患者应首选Lichtenstein术式.
作者:傅仲学;张才全;韩文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治疗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41例放射治疗中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癌症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用(rbFGF)治疗,对照组18例用常规方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及毒副反应,分别计算两组资料平均愈合时间及其标准差.应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4~14天,平均8.52±3.20天,对照组愈合时间7~40天,平均21.61±8.65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01).结论:rbFGF治疗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较常规治疗缩短愈合时间10天以上,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戴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的广泛研究和临床应用,补充了单纯诊所血压(Clinic BloodPressure,CBP)或办公室血压(Office Blood Pressure,OBP)的不足,提高了对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Hypertension)的认识,本文就近代白大衣高血压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争议之处综述如下.
作者:刘勇;罗素新;陈家香;陈运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六种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方法:采用柯达、柯尼卡、爱克发、阿尔梅、富士和乐凯X线胶片.用相同的感光量分别感光,同样的冲洗条件加工制成感光光楔照片,经密度仪扫描测量,获得感光特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柯尼卡、柯达、阿尔梅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依次为优.爱克发、富士、乐凯胶片的感光特性基本近似.结论:量化掌握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有助于合理使用X线胶片,调整摄影因素,提高X线照片影像质量.
作者:林兰荣;陈建容;徐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在治疗重症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失败的原因,以及降低治疗失败率相应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治疗失败组20例与治疗成功组30例的多种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分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果:治疗失败组中,在上机前重症感染、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以及上机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气压伤、低氧合指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功组(P<0 05).结论:上机前重症感染、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以及上机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气压伤、低氧合指数与治疗失败有关.
作者:唐小葵;王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中肉眼估计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指导术中淋巴结处理方式,有利于准确的手术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比较I期子宫内膜癌术中肉眼观察的肌层浸深度及术后显微镜下组织学肌层浸润深度.结果:119例可评价I期子宫内膜癌病例中,术中准确估计肌层浸润深度106例.术中肉眼观察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为89.1%.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90.3%、70.9%和95.5%.结论:术中肉眼估计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是可靠的、经济、快速的估计子宫肌层浸润度的方法,可以用于帮助手术医生筛选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病人.
作者:唐均英;曾品鸿;徐小蓉;邵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9岁,患有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老年性痴呆症.2年前反复发作晕厥,动态心电图为阵发性房颤、房扑、交界性逸搏交替出现,安置了WVI起搏器.此次入院前三天,患者在剧烈的上臂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悸,到当地医院就诊时,心电图示快速性心房纤颤,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第二天心率减慢至45次/min,转入我院.入院检查血压110/70mmHg,无心包摩擦音,心电图为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为50次/min,起搏脉冲信号规律发放(70次/min)与逸搏心律无关,提示起搏及感知功能障碍.
作者:刘剑;马康华;杨自容;李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分泌物对凝血系统的直接影响.方法:以一期法测定肝癌细胞分泌物对APTT、PT、TT及Ⅷ、Ⅴ因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分泌物使正常血浆APTT缩短、TT延长、Ⅷ因子活性增加、Ⅴ因子活性降低.异常血浆PT、TT延长.结论:肝癌细胞分泌物可直接改变血浆凝血像.
作者:董浦江;姚榛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围手术期监护设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胸外科手术适应症也逐渐扩大,一些高龄低肺功能病人也可接受手术,从而术后低氧血症更加突出.1998年5月至1999年3月本院收治50例食管癌病人,全部成功切除,现将其围手术期血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力平;陈国才;汪无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大肠黑变病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拟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作者于1991年至2000年共行大肠镜检8435例,发现大肠黑变病41例.结果:黑变病病因主要由于患者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例如蕃泻叶、波希鼠李皮、芦荟、大黄等).这类药物中含有树脂性刺激物质,在大肠的粘膜固有层内合成色素颗粒,沉着于肠粘膜的固有层或肠壁所致.结论:大肠黑变病是大肠粘膜非炎症性的色素沉着为特点的病变,少数大肠黑变病患者合并存在肿瘤可能性也较大.
作者:何代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司氟沙星注射剂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在三所医院临床观察本品治疗各种感染100例,其中60例与氧氟沙星作随机对照;司氟沙星200mg~300mg,qd;氧氟沙星200mg,bid.结果:司氟沙星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细菌敏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91.1%、93.9%、12%,氧氟沙星为81.7%、90%、91 4%、10%,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司氟沙星的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皮疹,无光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司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每天用200mg治疗敏感菌所致的中至重度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文祥;王其南;贾蓓;时德;肖永红;郑行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称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20年收治的33例老年胆囊癌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合并胆囊结石者占57.6%.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部肿块、黄疸.晚期病例占727%.肝脏转移多见.B超诊断阳性率为65 5%.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手术是基本治疗措施.结论:老年人胆囊癌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对有胆石症、胆囊息肉的中老年患者应尽可能早期手术治疗,以防胆囊癌的发生.
作者:吴平;王偕莲;曾繁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肌肉注射后坐骨神经损伤的佳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以减少误诊和后遗症.方法:对36例患儿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病源学检查,并通过脑脊液、头颅或脊柱MRI除外引起的单瘫的其它疾病.结果: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大多在肌注后两天内,其症状有注射部位及同侧肢体感觉障碍、肢体少动或跛行、足下垂或内翻、肌肉萎缩、注射局部包块.种经传导速度检查异常.2例肠道病毒阳性.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相比,平均显效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是一种对肌注所致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鉴别诊断十分有效的检查方法.康复治疗对发病越早者效果越明显.手术患儿恢复较理想.
作者:李梅;张琴;郭智超;王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 Mesh,PPM)和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手术造成腹壁缺损,分别采用ePTFE和PPM修补,术后分期进行腹壁抗张强度测定、腹腔内粘连评分以及组织学检察.结果:两种补片周围炎症反应均轻,无肉芽组织过度增生.ePTFE引起的纤维增生反应较PPM弱,周围炎症细胞密度在术后14天后低于PPM(P<0 05).ePTFE组腹壁抗张强度在术后 7天弱于PPM组(P<0 05),嗣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ePTFE的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较PPM低.结论:两种补片都具有理化性质稳定异物原性小的优点,术后均能维持足够的腹壁抗张强度.ePTFE在组织相容性、抗腹腔粘连方面优于PPM.
作者:蒲庆华;时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脊髓(spinal cord,SC)和脊神经节(spinalganglion,SG)发生中的细胞凋亡.方法:以体视学方法观察E12d~E15 5d ICR胎鼠H.E染色石蜡连续切片中臂丛段、胸段、腰从段的SC和SG的凋亡细胞密度(Density of apoptot ic cell,DAC).部分切片用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作对照.结果:胎鼠SC和SG中均见核碎裂的凋亡细胞.SC中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基板,偶见于翼板.统计结果显示,三段SC中的DAC峰值均在E14 d,P<0.01;臂丛段的DAC高于后两段,除E15d外,P均<0 05.胸段和腰从段SG中的DAC峰值均在E15d,P<0.01;臂丛段的DAC峰值不明显.结论:E12d~E155d胎鼠SC和SG中,凋亡细胞主要见于脊髓的基板和脊神经节.SC的DAC峰值较SG早一天.DAC的峰值可能与其组织分化有关.
作者:汪维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清K+、Na+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常规检测项目,国内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1988年以来,Berry和kimuruga先后报道血清K+的丙酮酸激酶和色氨酸酶动力学分析法和血清Na+的β-半乳糖苷酸动力分析法[1,2],认为酶法测定结果可靠,稳定性好,并易于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完成,因而有逐步推广的趋势.近年我科开展了紫外酶法测K+、Na+,并用于常规工作,为进一步了解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及特点,我们与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小云;王和平;幸贵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及乳胶凝集法分别检测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RD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组尿NAG、RBP及FDP水平.结果:CRI患者尿RBP含量、NAG活性明显增高(P<0.01),且在尿FDO组及伴高血压的CRI患者尿RBP及NAG升高更明显(P<0 05).结论:CRI患者残存肾单位肾小球内凝血以及伴有的高血玉可能是其小管-间质损害加重的重要因素.
作者:杜晓刚;甘华;谯林;刘渝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直径在7.5~10nm之间,由于脂质含量相对较低,其水合密度比其它脂蛋白高.HDL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apoAⅠ和apoAⅡ,但也有少量除了apoB外的其它所有载脂蛋白.apoAⅠ约占HDL总蛋白的70%左右,它既是HDL的结构蛋白,又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激活物,有研究表明apoAⅠ的高表达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HDL在体内执行胆固醇逆转运的功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
作者:胡厚源;陈运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电视胸腔镜监视下手术治疗60岁以上自发性气胸21例(VATS组),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58例(胸引组)进行比较.结果:VATS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住院死亡,术后胸引对间、住院天数与胸引组比较,显著缩短,死亡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8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术后后均得到恢复.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仍为安全可靠的手术,并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
作者:江跃全;陈诗奉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