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仲学;张才全;韩文妙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脊髓(spinal cord,SC)和脊神经节(spinalganglion,SG)发生中的细胞凋亡.方法:以体视学方法观察E12d~E15 5d ICR胎鼠H.E染色石蜡连续切片中臂丛段、胸段、腰从段的SC和SG的凋亡细胞密度(Density of apoptot ic cell,DAC).部分切片用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作对照.结果:胎鼠SC和SG中均见核碎裂的凋亡细胞.SC中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基板,偶见于翼板.统计结果显示,三段SC中的DAC峰值均在E14 d,P<0.01;臂丛段的DAC高于后两段,除E15d外,P均<0 05.胸段和腰从段SG中的DAC峰值均在E15d,P<0.01;臂丛段的DAC峰值不明显.结论:E12d~E155d胎鼠SC和SG中,凋亡细胞主要见于脊髓的基板和脊神经节.SC的DAC峰值较SG早一天.DAC的峰值可能与其组织分化有关.
作者:汪维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所有病例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行轴位和冠状位CT扫描,并追踪随访至放疗后4年.结果:鼻咽癌在首程放疗开始后两周内CT扫描见肿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水肿.随着放疗的深入和结束,局部水肿逐渐消退,肿瘤范围逐渐缩小,而局部纤维化随之出现并增多.疗后6个月,局部水肿消退率92%,肿瘤消退率88%.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是指放疗后鼻咽部肿块完全消退,经过一段时间(6个月以上)CT上倾于正常的鼻咽部又出现软组织肿块,部分伴有鼻咽深层结构改变,甚至新出现颅底骨质破坏.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应行6个月以上CT随访,以便与放疗后水肿、纤维化等鉴别.
作者:袁书伟;罗天友;胡志华;陈晓品;雷自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综合性医院医师对肺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分析院内外100例肺结核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误诊率17 8%.结论:误诊原因有:①对肺结核的警惕性不高.②对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缺乏认识.③部分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④单凭x线报告做出诊断.⑤不重视痰找抗酸杆菌.减少误诊措施有:①对结核病应有高度警惕性.②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认识.③增强对肺结核不典型胸部x线表现的认识.④重视临床治疗后胸片复查.⑤重视痰查结:核菌.⑥纤支镜检查可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率.⑦重视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性诊断.
作者:张和生;杜先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9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Ⅰ期切除吻合24例(61.5%),术后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应尽可能Ⅰ期手术切除.
作者:代远斌;曾希志;向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验证注射用胸腺五肽(TP-5)对肿瘤化疗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化疗加TP-5)及对照组(化疗加安慰剂).TP-5及安慰剂与化疗同时开始使用,每日肌注一次,共用28天.定期检查血常规、免疫学指标、肝肾功能及ECG.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26.7%(P<0.05).未发现与TP-5有关的肝肾功能损害及ECG改变.结论:TP-5具有改善肿瘤化疗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张幸平;雷自重;陈绪元;张涛;赵斌;戴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治疗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41例放射治疗中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癌症病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用(rbFGF)治疗,对照组18例用常规方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及毒副反应,分别计算两组资料平均愈合时间及其标准差.应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4~14天,平均8.52±3.20天,对照组愈合时间7~40天,平均21.61±8.65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01).结论:rbFGF治疗Ⅱ度急性放射性皮炎,较常规治疗缩短愈合时间10天以上,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戴晓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 Mesh,PPM)和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修补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手术造成腹壁缺损,分别采用ePTFE和PPM修补,术后分期进行腹壁抗张强度测定、腹腔内粘连评分以及组织学检察.结果:两种补片周围炎症反应均轻,无肉芽组织过度增生.ePTFE引起的纤维增生反应较PPM弱,周围炎症细胞密度在术后14天后低于PPM(P<0 05).ePTFE组腹壁抗张强度在术后 7天弱于PPM组(P<0 05),嗣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ePTFE的腹腔粘连程度明显较PPM低.结论:两种补片都具有理化性质稳定异物原性小的优点,术后均能维持足够的腹壁抗张强度.ePTFE在组织相容性、抗腹腔粘连方面优于PPM.
作者:蒲庆华;时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介绍通过INTERNET获得人类基因组资源的方法.方法:利用网络信息资料和INTERNET技术获得人类基因组序列信息.结果:可以获得正常的及与疾病有关人类基因序列及鉴别未知基因.结论:通过INTERNET免费获得人类基因组序列信息是廉价、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丹玫;赵文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六种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方法:采用柯达、柯尼卡、爱克发、阿尔梅、富士和乐凯X线胶片.用相同的感光量分别感光,同样的冲洗条件加工制成感光光楔照片,经密度仪扫描测量,获得感光特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柯尼卡、柯达、阿尔梅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依次为优.爱克发、富士、乐凯胶片的感光特性基本近似.结论:量化掌握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有助于合理使用X线胶片,调整摄影因素,提高X线照片影像质量.
作者:林兰荣;陈建容;徐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9岁,患有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老年性痴呆症.2年前反复发作晕厥,动态心电图为阵发性房颤、房扑、交界性逸搏交替出现,安置了WVI起搏器.此次入院前三天,患者在剧烈的上臂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悸,到当地医院就诊时,心电图示快速性心房纤颤,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第二天心率减慢至45次/min,转入我院.入院检查血压110/70mmHg,无心包摩擦音,心电图为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为50次/min,起搏脉冲信号规律发放(70次/min)与逸搏心律无关,提示起搏及感知功能障碍.
作者:刘剑;马康华;杨自容;李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导管位置与碘油用量的关系以及碘油用量对临床疗效、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采用肝固有动脉给药的病例86例及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的肝癌250例,并比较二者的疗效、副作用与碘油用量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肝癌大小3~15cm,86例为肝固有动脉给药治疗1~3次者,碘油用量5~10ml/次,肿瘤明显缩小20例(23%),2年生存5例(6%).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1~3次的250例,碘油用量15~40ml/次,肿瘤明显缩小163例(65%),2年生存78例(31%).结论:肝癌超选择性栓塞的碘油用量与疗效成正比,副反应随碘油用量轻微增高;固有肝动脉栓塞疗效较差、副作用大.
作者:罗小平;淦伟;喻明宪;杨伟;沈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个对商场室内空气质量做综合评价的方法.方法:借助重庆市5家商场空气监测数据建立多元判别模型,将各检测点空气区分为不清洁空气、清洁空气、清洁空气三类,通过各商场各类空气的比例判断该商场的综合状况及不同商场空气质量的优劣.结果: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该方法可在实际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畔;田小兵;王润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诊断二期梅毒的准确性.方法:本文对三年来临床误诊的52例二期梅毒进行了误诊病种及原因分析.结果:二期霉毒可类似许多皮肤病,但仍有本病的特点.结论:对临床怀疑的病例,应作梅毒血清学反应。
作者:李惠;唐渝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儿童咬(吮)下唇的不良习惯及其因此而导致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矫治方法.方法:用上颌平斜导板治疗替牙期儿童不良习惯及其所导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8例.结果: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所有患儿均由安氏Ⅱ类Ⅰ分类错转变为安氏Ⅰ类正常,且戴入该矫治器后阻止了咬(吮)下唇习惯的继续发生.结论:上颌平斜导板矫治器体积小、制作容易,能快速而有效地矫治替牙期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及其所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作者:胡军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 PP)为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发病机制不清楚,普遍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外的波动有关,近年来有文献报道PP系SCN4A基因突变导致骨骼肌细胞电压通道异常引起的常染色体骨骼肌病变[1,引,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0岁以后发病少见,目前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入住院的10例60岁以后发病的PP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红;董为伟;黄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重庆地区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1993年一1998年间.我科符合发热待查(FUO)诊断标准的患者125例.结果:125例患者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后确诊者104例,确诊率83.2%.病因:感染性疾病74例,占59 2%,其中结核病19例,占感染性疾病的25.8%(19/74).肿瘤性疾病17例,占13.6%,结缔组织疾病10例,占8.0%;其它疾病3例,占2.4%;原因仍未明确者21例,占16.8%.诊断方法学分析,常规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是确诊发热待查的主要方法.结论:感染性疾病仍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结核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肿瘤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在发热待查中也占有相当比例,恶性组织细胞病和Still病是这两类疾病的主要病种.
作者:卓超;王其南;黄文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高密度脂蛋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直径在7.5~10nm之间,由于脂质含量相对较低,其水合密度比其它脂蛋白高.HDL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apoAⅠ和apoAⅡ,但也有少量除了apoB外的其它所有载脂蛋白.apoAⅠ约占HDL总蛋白的70%左右,它既是HDL的结构蛋白,又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激活物,有研究表明apoAⅠ的高表达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HDL在体内执行胆固醇逆转运的功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
作者:胡厚源;陈运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肉芽肿炎性疾病,90%有不同程度的肺部侵犯,由于结节病在我国发病率低,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特别是结核病,因结节病与结核病在病理上都是肉芽肿性改变,临床表现上都可是多系统损害,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力是高结节病的高节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1984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结节病2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胡良安;吴亚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大肠黑变病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拟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作者于1991年至2000年共行大肠镜检8435例,发现大肠黑变病41例.结果:黑变病病因主要由于患者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例如蕃泻叶、波希鼠李皮、芦荟、大黄等).这类药物中含有树脂性刺激物质,在大肠的粘膜固有层内合成色素颗粒,沉着于肠粘膜的固有层或肠壁所致.结论:大肠黑变病是大肠粘膜非炎症性的色素沉着为特点的病变,少数大肠黑变病患者合并存在肿瘤可能性也较大.
作者:何代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ICU内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脱机的意义.方法:268例因各种病因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与124例撤机训练期间未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组营养支持后有关营养状况的指标明显改善,负氮平衡减轻(P<0.05).撤离呼吸机的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呼吸机参数条件降低(P<0 05),该组脱机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质量和功能,有利于早期脱机.
作者:刘琼;黄纪坚;黄桃;林吉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