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贾莅彦;史芳静;杨小青;殷梅;何朝晖;关艳红;樊娟娟;马雪春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儿科护理, 实验教学
摘要:加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只能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难以让其参与真实的医院护士护理患儿的整个过程.以惊厥患儿护理为例,讲述如何在儿科护理实验课中灵活应用情景教学法,以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专科层次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从调研医院护士工作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确定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改革考试方式及重视实践等几个方面谈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以此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周更苏;李朝鹏;孙孟军;申丽静;狄树亭;王松梅;闫涛;丁建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职护生执业资格考前外科护理学辅导策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是提高我国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2008年5月正式实施的《护士条例》规定,在校学生完成临床护理实习后,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为执考).对护生来说,执考是否通过关系到能否顺利就业;对学校来讲,执考通过率的高低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今后发展的前景.要想使年龄较小、文化基础知识缺乏、自学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护生一次性通过执考,教师必须要掌握国家新的执考精神,熟悉考试内容,并结合护生的实际,制订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考前辅导策略,寻找提高考前辅导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辅导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辅导经验,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做法.

    作者:何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W-Ⅰ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前列腺气化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术中使用BW-Ⅰ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对照组30例,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手术麻醉前、术中40分钟时、术中80分钟时、术中120分钟时、手术完毕时的体温记录比较分析,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13%,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为80%,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W-Ⅰ型手术患者防护装置能有效保持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患者体温的恒定,更能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华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对城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分析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研究我国城市当代家长的教育观念现状对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我市家长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广大家长的儿童观、人才观、教子观、亲子观以及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期望等诸多方面.家长的教育观念不仅受自身经济、文化因素及家庭背景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20世纪90年代相比,我市家长的教育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世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临床护理学习情境方案设计——以“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为例

    简单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在此模式下学习情境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介绍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情境“妊娠高血压疾病病人的护理”设计实例,对根据护理工作过程设计的临床护理学习情境进行初步实践,并从学习情境方案设计的作用、原则及应用3个方面,对临床护理学习情境方案的设计进行分析、思考.

    作者:申伟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健康评估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学生调查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改进措施,以提高健康评估的教学效果.

    作者:秦莉花;李晟;易霞;陈晓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质性访谈法分析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门诊护士位居工作一线,直接与患者打交道的机会多,因此易产生纠纷.门诊护患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而如何避免门诊护患纠纷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医院门诊护患纠纷的梳理总结,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报道,归纳分析了产生门诊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袁小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留学生内科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针对临床医学留学生的内科学双语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地设置课程和选用教材及多媒体课件,根据留学生不同的中文语言水平及课程难易度推行分层教学模式,同时加强师资建设和培训,注重临床见习带教活动,建立反馈体制,了解留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搭建起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临床实践合格的留学生以及拥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优秀师资的双重平台.

    作者:石荟;张景熙;徐茂锦;徐晓璐;李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软瘾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学校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软瘾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向不同年级、专业学生发放软瘾行为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找出成瘾学生、软瘾学生和正常学生在环境满意度和幸福感评分中的差别.结果 不同组别的学生对环境满意度评分不同(P<0.05),对自身幸福感评分也不同(P<0.05).大学生软瘾行为与环境满意度评分和自身幸福感评分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大学生软瘾行为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和学生自身主观幸福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小静;韩宁;陈培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液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医学教育现状、完成医学模式转变、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关键.人文课程的设置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着重探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加强血液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举措.

    作者:许晓倩;陈莉;贾麟;胡晓霞;宋献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常德市社区工作人员院外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院外救护能力及培训需求,探讨普及院外救护培训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德市4个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意愿,59.5%以上的工作人员愿意选择8小时作为其培训时间.结论 可通过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配备院外救护员、建立社区人员急救培训体系来实现院外救护培训.

    作者:缪礼红;郝亚辉;张玉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护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制订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120例患儿家属担心的问题包括:蓝光照射的必要性(99例),光照疗法的副作用(92例),舒适性(90例),安全性(90例);心理状态包括:焦虑(82例),紧张(80例),恐惧(28例).针对其心理需求采取相关对策.结论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患儿家属呈现不同的心理需求及状态,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重症监护病房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性质有别于普通病房,如何提高护生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学习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指出所面临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孙邈;郑建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68名哮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法,观察组采用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于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结果 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观察组为(97.62±1.26)分,对照组为(86.82±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88±11.09)分,对照组为(83.76±14.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丁兆红;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语文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学好语文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让影响着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目前中职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分析中职生的阅读现状,探讨提高中职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以期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陈小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开启激发学生潜能实现个性发展的艺术之门——运用暗示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探索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前提.尝试在教学中结合中职学校学科特点,发掘大量可被采用的暗示素材,遵循暗示教学法基本原则,运用暗示教学法,通过教师积极引导、精心组织各种暗示因素,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将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与其需要、兴趣、动机和期待相结合,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终实现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作者:崔立华;梁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只能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难以让其参与真实的医院护士护理患儿的整个过程.以惊厥患儿护理为例,讲述如何在儿科护理实验课中灵活应用情景教学法,以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贾莅彦;史芳静;杨小青;殷梅;何朝晖;关艳红;樊娟娟;马雪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生对职业风险防护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同临床护士一样,面临着各种职业危害.有研究表明,加强职业风险防护教育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措施之—[1].为了解护生对职业风险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系统职业风险教育和实训练习.我们对我校360名已实习6个月以上的护生进行了护理职业风险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琴;王传南;江群;周云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探索适合中职护理专业护理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方法 选取桂林市卫生学校2006级、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价存在差异(P<0.01).结论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超美;蒋羽霏;唐飞;黄丽微;陈捷;刘忠华;范明珍;唐玉荣;文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技能比赛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1.1 比赛过程 对某护校13个护理班共991人进行护理技能比赛前期宣传,共有964人报名参加理论考试,初选理论成绩较为优异者进入集训,并在集训过程中进行再次选拔,确定终79名选手参加技能比赛.1.1.2 参赛对象 79位选手中有男生2位,女生77位;少数民族选手5位,选手年龄在16~22岁之间.1.1.3 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分为铺备用床及无菌技术操作两项,各占总成绩的50%.参考《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指南》,细化评分标准.

    作者:陈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