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林
对我院高职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作者:邵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我校1 403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的相关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体质、不健康饮食方式等进行比较.结果 关于营养知识合格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5),三年级学生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P<0.05),医学生明显高于文科、理工科学生(P<0.05);男生发生营养过剩的比例明显少于女生(P<0.05);医学生不健康饮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学生(P<0.05),而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不健康饮食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职生营养知识的储备较少,且饮食习惯不合理,需要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饮食健康教育,使其不良饮食习惯得到有效纠正.
作者:李光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制定课程评价标准,体现“能力本位”思想;瞄准专业课需求设计医学基础课程评价标准,增加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及就业的影响;加强过程性评价及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张志国;杨力;王桂叶;李德恒;任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校辅导员可以统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笔者以自身经历,将辅导员的定位和功用做了进一步阐述,指出辅导员工作包括6个方面,即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学院的秩序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
作者:单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就业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参与临床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林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医学教学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功能不断强大、数量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笔者就模拟医院自身情况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临床技能实训室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周小芳;黄群;吴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生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我们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采取区域联动、多元介入的方式,系统开发了基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生命生活社会,使之成为我区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按照先实验后推广的思路推进区域内小学的生命教育,促进了我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石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难教、难管,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倾向.职业院校教师要走出职业困境,必须转变观念,包括对职业教育目的和定位的重新反思和把握、对学生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和包容、改变评价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
作者:张秀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专科护生的影响.方法 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 269名专科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训练前后进行统一考核,并比较强化训练前后的操作量化考核结果.结果 强化训练后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有明显提高;85.8%的护生认为强化训练有显著效果,142%的护生认为强化训练有效果.用人单位和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对留院工作的78名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进行评分,优秀者占52.0%,良好者占43.2%,中等者占2.5%,差者占2.3%.结论 实习前强化训练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技能,增强护生实习信心,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实习.
作者:崔德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药师对处方用药的点评,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通过对1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处方的分析点评,向临床医师提供该类患者合理用药知识.结果 纠正临床医师的不合理用药.结论 药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协同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作者:李秀娟;张民;郑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调查毕业实习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发现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临床本科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在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业务水平、人际沟通能力的满意度高,对行为表率作用的满意度较高,对人文关怀及带教能力的满意度较低,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低.结论 本科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教教师的业务水平、沟通能力、行为表率等方面.因此,医院要重视带教教师的选择和培训,重新修订带教计划,制定本科护生带教目标.
作者:李抗;唐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军训时期学生可塑性强,军训特有的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作为班主任,应思考如何抓好军训期间学生的管理,并长久保持军训的良好成果,创建一个班风优良的班集体.
作者:李丹;孟天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1.5~2.0μg/kg、异丙酚1.5 mg/g、维库溴铵0.1 mg/kg静注.B组在静注芬太尼前加用氯胺酮0.5 mg/kg.观察患者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5个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以及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较,诱导后即刻两组的MAP、HR均有下降,与B组比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3minA组的MAP超过诱导前水平(P<0.0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HR均增快,A组的HR增快更明显(P<0.05).插管后3min两纽的职已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术后所有患者无明显精神障碍.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可使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且术后无明显精神障碍.
作者:罗宗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双头输液器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儿科门诊与普通病房一次性双头输液器使用情况的观察,分析适用人群、使用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儿科门诊与普通病房使用一次性双头输液器,普遍得到了护士与患儿家属的好评.结论 一次性双头输液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在儿科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裴一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哮喘防治工作不仅限于处理哮喘的急性发作,更在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将规范管理贯穿到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历资料管理、追踪随访等工作中,充分发挥规范管理对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梅芬;李金涛;高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听课是教师之间研究教学,探讨教法的有效途径,是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听课效果从3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赵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结合近几年生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使设计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霞;梁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案例教学法以现实问题为牵引,学生围绕问题所设情境,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讨论,终得出结论.其优势在于紧密联系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开展案例教学应具备的条件:案例库的建立及案例选择、教师的职业素质及敬业精神、学生的积极参与及观点的提炼、教师的归纳总结及点评等.应用案例教学法可变抽象为具体、枯燥为生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
作者:连佳芳;胡聪;王海波;秦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及其效果的实验研究,对优化后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护理人才提供指导.方法 (1)对比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理念及专业课程设置特点,重新构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2)选取我院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同时选取2008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其人才培养采用优化前课程体系)作为对照组,进行优化前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跨文化护理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突出了涉外护理专业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国际竞争力.
作者:杨晓忠;耿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12年江西省第九届中职护理技能竞赛打破传统竞赛模式,与国赛接轨,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要求参赛学生对患者实施连续的、整体的护理,综合考查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操作技术及人文职业素养.竞赛为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目的.
作者:何新华;周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