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李新伟;许世敏
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重点和难点设置、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对“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进行说课设计,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作者:冯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湖北某卫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与医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掌握学生文化水平对医学基础课学习的影响,从而有效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的学年成绩,分析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医学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语文成绩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76、0.280、0.378;数学成绩与这3门课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98、0.224、0.236;英语成绩与这3门课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36、0.224、0.269,均有显著性差异.语文成绩与病理学成绩的相关性大,数学成绩与解剖学成绩的相关性大,英语成绩与解剖学成绩的相关性小.结论 文化水平对医学基础课成绩存在明显影响,只有提高学生文化水平,才能提高其医学基础课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作者:唐鹏;李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阐述职业生涯规划和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分析国内外护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现状,指出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倪瑞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分析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局限性并探讨解决策略,为教学服务.
作者:马建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加强了护患交流,减少了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较可行的提高护理质量的途径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颖;胡晔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通过调查我院青年公共英语教师教科研现状,了解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青年教师培养和有关教学主管部门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戴晨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针对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建立模拟药房或药店、实施质量意识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要求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等对甘肃省卫生学校68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社会期望、工作满意、职业角色冲突、工作一家庭冲突4个因素对情绪衰竭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职业角色冲突、组织支持缺乏、咨询关系、发展空间缺乏4个因素对去个性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工作满意、自我接纳、组织支持3个因素对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学校应结合教师性别、年龄等不同基本变量,一定程度满足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工作要求,提高组织支持度;同时,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积累工作经验,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作者:张强;张志钢;李万金;高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9月以前(开展优质护理前)的3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以后(开展优质护理)的3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安排输液,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积极配合输液,护患沟通良好,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患者烦躁、低沉情绪没有显著改善,满意度低,投诉4起.结论 门诊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于亚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通过研究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2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甘肃省医学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政府部门促进就业提供决策参考,为高校进行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信息,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
作者:蔺多鑫;蒲文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人文课程改革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各100名.2010级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2011级为实验组,采用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结果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人文护理素质,值得在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祁玲;王学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为了解中职护生学习状况,培养护生综合素质,对我校2014届中职护生进行学习态度与方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护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培养措施.
作者:肖怀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以微生物与免疫学某次考试为例,研究归因风格、特定情境原因分析在考试成败归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进行阶段测试,利用归因风格问卷、考试成败原因分析问卷进行归因风格测量及考试成败原因分析.结果 学生总体归因风格、积极事件归因风格倾向乐观,消极事件归因风格略倾向悲观,评价为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学生间无差异.学生对于本次考试成功原因倾向于外因,失败原因倾向于内因.结论 归因风格与特定情境原因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在进行考试成败归因时应综合考虑,利于今后归因训练的进行.
作者:万从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阐述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指导护生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更好地发挥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张燕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利用医院内训师对临床护士实施人文素质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52名临床护士分批进行为期3天的人文素质培训,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85%以上的参训护士的自我评价在专业价值观、人际关系、执行力、沟通协调、人文关怀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结论 内训师人文素质培训能有效提升临床护士的人文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兰芝;于玲玲;李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通过大量调查,找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陈明玉;鲍柱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现状,探讨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护患沟通能力测评表”对我校2009级468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结论 充分发挥护理教师的作用,采取相应策略,以提高护生治疗性沟通能力.
作者:王凯丽;刘正芳;刘珍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面对中职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趋势,教师应调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运动中和谐相处.
作者:李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 对我校《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方法 对2011级护理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内容联系临床、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版面设计活泼,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不足之处是学生认为教材理论知识相对偏多.结论 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培养护生较强的用药护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任务引领型课程倡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
作者:戴笑娟;王若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药领域人才需求也发生改变.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我院对三年制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做法是根据药学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院校合作建设“双师”队伍.经过几年探索,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三位一体,一专多能”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向敏;王德华;王建梅;韦翠萍;祝祎玮;胡颖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