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型血误输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张宏伟

关键词:输血, 血型鉴定, 类B抗原, 治疗失误
摘要:目的:了解本例患者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影响因素,避免以后因特殊原因造成血液误输.方法:通过正反定型试验再次鉴定患者血型,并报请上级血站核定是否存在亚型.结果:患者血型为A型,无特殊亚型.上级血站认为是误输异型血.结论:由于患者感染细菌,或胃肠道有病变产生类B物质,导致首次血型鉴定错误.所以输血前一定要为患者做血型正反定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80例分析

    我院于2002-10~2006-12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8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3例,女27例,小年39~84(平均62)岁.其中50~70岁34例,70岁以上35例,50岁以下11例.

    作者:林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肝包虫囊肿破入肝内胆管误诊1例分析

    对肝包虫囊肿破入肝内胆管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藏族,牧民,有犬、羊接触史.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半个月伴黄疸入院.既往无肝炎、胆结石、黄疸病史.查体:精神较差,一般情况尚可,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肝脾未触及,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

    作者:王建军;王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苦参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16例分析

    2004~2007-02我们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辅助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19~81(平均55)岁,发病时间5 d~18个月.

    作者:刘红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癌误漏诊11例分析

    我院1995-07~2005-07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5例,其中误漏诊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5~60岁,平均49岁.其中未孕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病1例,上节育环后子宫出血1例.临床表现:阴道出血7例:其中4例表现为中等量出血、周期缩短、经期延长,2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1例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有贫血.阴道排液2例:其中1例为少量血性白带、1例白带增多伴异味.疼痛:阴道淋漓出血伴下腹隐痛1例.患者自己摸到下腹增大的包块1例.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1例分析

    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孕5产2.因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2周入院.患者于2004-10中旬因过期流产行清宫术2次.平素月经规则:2~5/28~30,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07-02-17,月经持续16 d干净,于2007-03-22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淋漓不尽,持续2周,伴轻微头晕,乳房胀痛,无腹痛.

    作者:程红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延边儿童末梢血中锌、铁含量905例调查

    锌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特别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及时了解并调节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锌铁含量意义重大[1].为了解延边地区儿童末梢血中锌铁含量,我们进行了相关检测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环;姜春善;崔鲜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霉菌性胃溃疡误诊3例分析

    霉菌性胃溃疡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也甚少,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规则性疼痛、反酸、嗳气、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胃镜下表现与恶性溃疡极其相似,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8~2006年间误诊为胃癌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金玉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1]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凋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凋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2].

    作者:张超;吴培俊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肾癌、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为肾输尿管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告1例肾癌、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结论: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手术切除动脉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高危患者,可采用腔内修复术.

    作者:苏顺业;卢洪凯;梁利芹;臧家红;吴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1例分析

    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因乏力、腹胀、怕冷、四肢肌肉酸痛1个月于2006-10-01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乏力、腹胀、食欲减退,伴头晕、倦怠,于外院查知血脂高(具体不详),予服用洛伐他汀治疗2周,用药后腹胀加重,并出现怕冷、四肢肌肉酸痛遂来诊.查肝功示:ALT 104 U/L,AST 218 U/L;血脂:甘油三酯1.61 mmol/L,总胆固醇8.27 mmol/L,低密度胆固醇5.06 mmol/L,高密度胆固醇2.20 mmol/L.遂以肝功损害原因待查收住肝病科.既往无特殊病史,无放射线接触史.查体:T 36.3 ℃, P 56次/min,R 18次/min,BP 110/80 mm 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面部轻水肿,甲状腺Ⅰ度大,无压痛及结节,双肺(-),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HR 56次/min,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金玲;张俊刚;曹莹;张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1例分析

    对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多发性子宫肌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因体检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膀胱三角区实性占位收入我院.查体:腹部未见阳性体征,浅表淋巴结(-).辅助检查:血常规示患者轻度贫血,余未见异常.

    作者:王力;张勇建;杨宝龙;胡文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加强血站实验室管理与医源性感染的预防

    目的:加强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预防血站实验室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技术培训.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购置防护设备、检验器具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环境的消毒及报告单的消毒等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和管理,大限度的控制了血站实验室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预防血站实验室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食物中毒误诊为急性肠痉挛1例

    1 病例摘要男,6岁.家人代述:患儿中午放学回家偷食肉类过多,下午在校上课时患儿出现肚子痛,随之呕吐,来诊时见患儿精神不振,痛苦面容.查体:T 36.7 ℃,P 96次/min,R 24次/min,BP未查.视诊:腹部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触诊:腹稍胀伴疼痛,以左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膀胱区无充盈.叩诊:左下腹鼓音较弱.听诊:未闻及肠鸣音,当时考虑小儿贪食肉类食物过多,食之过快,伤及脾胃,导致脾胃失和.小儿饮食多不规律,饥饱无常,活动无常,引起机体胃肠N应激性痉挛,随之给予654-2 4 mg、爱茂儿1支肌内注射,另给予PPA1片、维生素B2 2片,多酶片1片,乳酸菌素片2片,3次/d,口服,于服药2 h后再次出现呕吐,面部潮红,T 38.2 ℃,嘱患儿其家属临时输液观察(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噻肟针2.0地塞米松10 mg;5%葡萄糖250 ml,庆大霉素8万U;10%葡萄糖500 ml维生素C 2.0,甲氰咪胍0.6)后患儿排小便正常,大便稀薄,量多,不成形,按上述药物继续治疗2 d后患儿大小便正常,查体无阳性体征反应.

    作者:楚发奎;郭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全血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我们对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2006年流动采血车的全血献血者随机抽取了2 00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血过程中和采血后发生的献血反应进行了观察、分析,以便研究掌握献血反应在献血者人群中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改进采血工作,更好地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闫玉展;冯冬梅;王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

    对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因厌食、恶心、呕吐、乏力2个月,胸闷、气短1周入我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厌食、恶性、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且感全身乏力、头晕、嗜睡,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体重下降约5斤.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0.5 a前曾有煤气中毒病史.

    作者:谢晓燕;王永兴;江玲;南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结核性风湿症误诊28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风湿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8例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结核性风湿症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疾病有类似之处,极易误诊.本组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多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皮肌炎1例.予以抗结核治疗6个月~1 a,结核病痊愈.结论: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钱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血液与尿液中葡萄糖检测结果158例分析

    目的:对血液与尿液中葡萄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临床尽早作出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58例可疑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与尿糖.结果:158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检测阳性率为70.25%,而尿糖检测阳性率为63.92%;57例尿糖阴性患者中,只有24例患者的血糖>7.8 mmol/L,101例尿糖阳性患者中,有14例患者血糖<7.8 mmol/L.结论:尿糖测定主要用于筛查疾病和疗效观察而不作为诊断指标,而用于确诊或动态观察时好测定血糖,对一些症状不明显的非典型病例,出现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时,应结合临床作进一步检查.

    作者:陈暖;彭学宏;李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误诊19例分析

    自2000~2006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41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19例,其中2次手术3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5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10 a.术前均行彩超检查:14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3例提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提示为脂肪瘤,1例提示为异位甲状腺.

    作者:杨丽宏;于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输卵管间质部葡萄胎1例分析

    对输卵管间质部葡萄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6岁.以停经69 d,阴道出血8 d为主诉,于2005-04-27收入院.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5-02-17,停经后无恶心、呕吐,少量阴道出血8 d就诊,门诊查血β-HCG 200 000 mIU/ml.B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低回声团块80 mm×45 mm×78 mm,内见不规则暗区.

    作者:谢芳;林姬;陈惠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18例分析

    我院1985-01~2007-01临床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18例,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结肠癌(肝曲)2例,分别为64、68岁.肠系膜淋巴肉瘤1例,22岁;肠套叠4例,成人2例,儿童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例,老年人2例,青年人1例.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例.右输尿管结石1例.右输卵管妊娠破裂4例,其中3例未婚.右侧输卵管炎2例,均未婚.本组术中所见2例结肠癌均属中期,缩窄型,近段结肠扩张,阑尾增粗、充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孔径较小,右髂窝有少量炎性积液,阑尾充血.右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者,出血量在150~200 ml,破裂处已凝成血块,出血停止.输卵管炎者其输卵管增粗,呈急性炎症,有少量积脓,阑尾充血.

    作者:冷永德;牛洪欣;李坤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