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霉菌性胃溃疡误诊3例分析

金玉女

关键词:胃溃疡/诊断, 胃肿瘤/诊断, 误诊
摘要:霉菌性胃溃疡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也甚少,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规则性疼痛、反酸、嗳气、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胃镜下表现与恶性溃疡极其相似,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8~2006年间误诊为胃癌的3例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误诊为顽固性高血压1例分析

    对我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误诊为顽固性高血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以间断头痛头晕3 a、加重1周于2005-10-27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 200/140 mm Hg,意识清,言语明,自由体位,呼吸平稳,肥胖体质,颈部粗短,颈静脉无充盈,双肺未闻及罗音,HR 90次/min,律齐,无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不水肿.

    作者:白艳玲;庞慧钏;唐玉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42例分析

    目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施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以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症状消失28例,明显好转10例,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复查膀胱镜及活检3例复发,随访中无癌变病例.结论:经尿道电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术后配合丝裂霉素灌注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作者:刘敬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复方熊胆痔疮霜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我院采用复方熊胆痔疮霜治疗痔疮,并设有对照组进行观察,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诊断标准是根据《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中的标准作为依据,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7例,男54例,女43例,年龄27~72岁,内痔45例,外痔24例,混合痔28例;对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70岁,内痔38例,外痔12例,混合痔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毅;孙卫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1例分析

    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因乏力、腹胀、怕冷、四肢肌肉酸痛1个月于2006-10-01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乏力、腹胀、食欲减退,伴头晕、倦怠,于外院查知血脂高(具体不详),予服用洛伐他汀治疗2周,用药后腹胀加重,并出现怕冷、四肢肌肉酸痛遂来诊.查肝功示:ALT 104 U/L,AST 218 U/L;血脂:甘油三酯1.61 mmol/L,总胆固醇8.27 mmol/L,低密度胆固醇5.06 mmol/L,高密度胆固醇2.20 mmol/L.遂以肝功损害原因待查收住肝病科.既往无特殊病史,无放射线接触史.查体:T 36.3 ℃, P 56次/min,R 18次/min,BP 110/80 mm Hg,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面部轻水肿,甲状腺Ⅰ度大,无压痛及结节,双肺(-),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HR 56次/min,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刘金玲;张俊刚;曹莹;张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

    对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因厌食、恶心、呕吐、乏力2个月,胸闷、气短1周入我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厌食、恶性、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且感全身乏力、头晕、嗜睡,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体重下降约5斤.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0.5 a前曾有煤气中毒病史.

    作者:谢晓燕;王永兴;江玲;南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食物中毒误诊为急性肠痉挛1例

    1 病例摘要男,6岁.家人代述:患儿中午放学回家偷食肉类过多,下午在校上课时患儿出现肚子痛,随之呕吐,来诊时见患儿精神不振,痛苦面容.查体:T 36.7 ℃,P 96次/min,R 24次/min,BP未查.视诊:腹部平坦,未见胃、肠蠕动波.触诊:腹稍胀伴疼痛,以左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膀胱区无充盈.叩诊:左下腹鼓音较弱.听诊:未闻及肠鸣音,当时考虑小儿贪食肉类食物过多,食之过快,伤及脾胃,导致脾胃失和.小儿饮食多不规律,饥饱无常,活动无常,引起机体胃肠N应激性痉挛,随之给予654-2 4 mg、爱茂儿1支肌内注射,另给予PPA1片、维生素B2 2片,多酶片1片,乳酸菌素片2片,3次/d,口服,于服药2 h后再次出现呕吐,面部潮红,T 38.2 ℃,嘱患儿其家属临时输液观察(生理盐水250 ml,头孢噻肟针2.0地塞米松10 mg;5%葡萄糖250 ml,庆大霉素8万U;10%葡萄糖500 ml维生素C 2.0,甲氰咪胍0.6)后患儿排小便正常,大便稀薄,量多,不成形,按上述药物继续治疗2 d后患儿大小便正常,查体无阳性体征反应.

    作者:楚发奎;郭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成人Still病1例分析

    现将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成人Still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1岁.因反复发热6个月入院.患者于2005-04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咽痛,全身疼痛乏力及一过性红色皮疹,院外诊断为病毒性感冒.2005-06-15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诊断为败血症,给予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好转.1个月前出现高热,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流感A病毒(+),诊断为病毒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无好转.

    作者:李辉;王永刚;黄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虚实证误诊67例分析

    目的:探讨表里寒热虚实证中易发生误诊的证型.方法:对3 a中我院中医门诊发现并记录明确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中错辨虚实证58例(86.6%),错辨寒热证3例(4.5%),错辨表里证6例(9%).结论:虚实证易误诊.

    作者:郑兴河;王五杏;韩立燕;杨滨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腰椎后路手术出血过多25例原因分析

    2000-08~2006-12我科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及骨折等患者300余例,现对术中术后出血量超过600 ml的25例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何惠生;李小兵;孙习勇;李晋存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家族性面神经炎一家系5例调查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本病比较常见,但家族性面神经炎较为罕见,近笔者遇到一家系5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先证者,女,43岁.来院前1 d着凉后出现右眼闭不严,右口角流涎而来诊.既往史25岁时患一次右侧面神经炎,经针刺口服药物痊愈.既往史:无其他疾病,不嗜烟酒,家庭史阳性,父母非亲近婚配.体检:右额纹消失,右眼裂大,右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斜,吹口硝鼓腮时右侧口角漏气,余无异常.血常规正常,血糖正常.头部CT:正常,头部MRI及颅底MRI均正常.肝功正常,经用红外线短波局部照射、激素、营养神经药往返治疗21 d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恢复正常.

    作者:冯淑华;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37例分析

    现将我科超声诊断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3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0~37岁,停经35~61(平均45) d.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32例,有宫内节育环者8例.

    作者:田英;张洪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不孕症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术320例分析

    阴道超声检查以逐步广泛地应用到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由于其具有:患者不需憋尿,不受肥胖、术创、肠气体影响,阴道内操作距子宫附件及盆腔脏器近,可应用高频探头,使扫描的影像更清晰,微细结构更明确,以及灵活的扫描断面和患者无痛苦性检查的特点已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接受.我院根据上述特点,将阴道超声与输卵管通液术相结合.对320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分析,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彦利;吕新华;朱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先天性肺囊肿误诊1例/先天性无胆囊症误诊1例/肾病综合征脑梗死1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慢性心力衰竭误诊10例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之一,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0-01~2006-01期间慢性心力衰竭误诊1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中学;连韩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咽喉肌麻痹2例分析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生在幕上,占64%~86%,而在幕下者少见[1].我们遇到脑干部位2例,误诊为咽喉肌麻痹而就诊于耳鼻喉科,现分析如下.

    作者:邱春华;王艳玲;苏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291例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初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我科1985~2005-12共收治962例,其中首诊误诊291例,分析如下.

    作者:纪永水;张亚斌;吴成;蔡森;梁之祥;张祚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不同首发症状误诊死亡2例分析

    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不同首发症状误诊死亡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2岁. 以全身酸痛、无力、呕吐等感冒症状,到某镇卫生室就诊.诊断为低血钾症,给予输液及补钾后,病情未见好转.送到县医院诊治,血电解质检验示钾为2.76 mmol/L.以重症低血钾症收入院,给予静脉补钾及口服补钾后,检测血钾进行性下降至1.96 mmol/L.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章升国;瞿勇强;于建云;孙瑞芬;梁芸丹;李军鹰;雷普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过敏性紫癜少见临床类型

    过敏性紫癜(AP)为儿科常见疾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损害.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的以及阅读文献了解的少见临床类型综合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儿内科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了解职业紧张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措施以保持和增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田玲;姚三巧;庞保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为急腹症的报道在文献中屡见,但急腹症误诊为AMI的报道较少.我们遇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与胆囊腹部粘连诱发胆心综合征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熊晶辉;吴莹;陈玉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