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学;连韩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输卵管梗阻的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结果:治愈17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讨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采用复方熊胆痔疮霜治疗痔疮,并设有对照组进行观察,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诊断标准是根据《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中的标准作为依据,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7例,男54例,女43例,年龄27~72岁,内痔45例,外痔24例,混合痔28例;对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70岁,内痔38例,外痔12例,混合痔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毅;孙卫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1995-07~2005-07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5例,其中误漏诊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5~60岁,平均49岁.其中未孕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病1例,上节育环后子宫出血1例.临床表现:阴道出血7例:其中4例表现为中等量出血、周期缩短、经期延长,2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1例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有贫血.阴道排液2例:其中1例为少量血性白带、1例白带增多伴异味.疼痛:阴道淋漓出血伴下腹隐痛1例.患者自己摸到下腹增大的包块1例.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见于各科室,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对我院1993-12~2006-12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恶性淋巴瘤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风举;王素英;王金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凋亡数量、胞膜表面GluR2含量变化及纳洛酮的调节作用.结果:纳洛酮可上调缺氧损伤后神经元膜GluR2的含量(P<0.05),减少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数量(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上调神经元膜表面GluR2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姜利人;陈力学;刘宝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0-08~2006-12我科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及骨折等患者300余例,现对术中术后出血量超过600 ml的25例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何惠生;李小兵;孙习勇;李晋存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氟比洛芬酯致惊厥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2岁.因右股骨上段骨折拟腰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无过敏史、无癫痫及精神病史.麻醉前30 min肌注鲁米钠0.1 g、阿托品0.5 mg.L3~4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0 mg,10 min后测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5027A),1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呼之不应.测SpO2 86%、HR 98次/min、BP 110/62 mm Hg.考虑药物性惊厥,立即面罩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静注异丙酚50 mg.2 min后抽搐停止,约30 min后神志恢复,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吴坛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生在幕上,占64%~86%,而在幕下者少见[1].我们遇到脑干部位2例,误诊为咽喉肌麻痹而就诊于耳鼻喉科,现分析如下.
作者:邱春华;王艳玲;苏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于2002-10~2006-12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80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3例,女27例,小年39~84(平均62)岁.其中50~70岁34例,70岁以上35例,50岁以下11例.
作者:林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1995-01~2004-12共收治350例非霍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其中感染乙肝病毒(HBV) 82例,占23.4%.分析如下.
作者:朱丽英;姬卫国;任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患者终要经历的阶段.治疗CHF的目的为纠正和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作者:潘广杰;金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妊娠合并脑静脉窦血栓(CVST)罕见,我院近期成功抢救1例,现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0岁.因停经37+3周、抽搐1 h于2006-12-15T12:40入院.患者孕期经过顺利,既往健康,孕期及孕前均无高血压病史,于2006-12-15T08:00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腹泻,10:50开始出现反复多次抽搐,神志不清,烦躁不安,以足月妊娠、癫痫收入院.
作者:林春;沈红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院2004~2006年采用国产生长抑素与善宁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魁彬;郭玲;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诊所遍及城乡各个地方,但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误诊、误治事故发生在这些地方.2000~2005年我科接诊从个体诊所转来误诊误治患者44例,分析如下.
作者:姜志;李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于2000~2006-12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25例,其中误诊15例,误诊率达60%.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11~32(平均22.5)岁.本组6例有结核病接触史,直接接触5例,间接接触1例.
作者:兰俊;王道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科2005-01~2007-01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25例采用了先行气管内插管再洗胃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抢救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可云;李正刚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异型输血导致的溶血反应,尤其错输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其临床症状异常迅猛,死亡率极高.我们曾参与救治B型血错输400 ml A型血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曰珍;宫娇;李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小于45岁的青年人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人群35~45岁青年脑卒中发病率男性为18/10万~142/10万,女性为23/10万~95/10万,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9.77%,且以缺血性卒中为主[1].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诸多研究表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除与老年患者有共同之处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就青年人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刘建英;濮孟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病理诊断属形态学范畴,常规包括大体标本的肉眼检查及组织切片的显微镜下观察.疾病的发生常具有其各自的形态特征,有经验的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助大体观察(巨检)确定或大致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等).只重视显微镜下改变,而忽视大体形态,殊不知许多标本,特别是手术切除标本的大体形态和取材部位可直接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王恩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5例,女5例,年龄60~81(平均68.3)岁.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及酶学变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