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坛光
对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以气短0.5 a为主诉入院,无发热及咳嗽咳痰.查体:神清,消瘦,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直径约0.6 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弱,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肺功能:FVC 68%,FEV1 46%,FEV1/FVC 61%,DLco 12.7,Dlco 67%.肺CT: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考虑肺癌伴胸膜转移.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做病理,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肉芽肿.查血清SACE:733 U.BALF中细胞总数0.16×106/ml,淋巴细胞19%,CD3 45%,CD4 22%,CD8 20%,CD4/CD8 1.1,BALF中未见肿瘤细胞.经过专家会诊考虑:结节病可能性大.经过强的松30 mg每天一次口服,1周后,气短明显好转,肺CT与前片比较,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胸腔积液消失.复查血清SACE 480 U.继续口服强的松治疗.
作者:刘敬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武汉总医院血液科在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中的现状.方法:将近2 a患者出、入院、死亡人数及住院费用、年度毛收入等进行对比,从服务人性化、设施宾馆化、技术一流化、费用合理化等方面阐述神经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效.结果:社会效益成效显著,经济效益达到一般水平.结论:必须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的发展,医院、科室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朱明兰;袁超燕;陈海珍;胡回云;张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科2006-01~2007-05对上颌窦穿刺患者980例采用1%利多卡因黏膜浸润麻醉,疼痛轻且省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1例,女459例,年龄8~75岁;首次穿刺590例,2次以上穿刺390例;16号上颌窦穿刺针穿刺860例,穿刺导管针穿刺(5 mm×156 mm)120例.
作者:高峰;王娟芹;董灵芝;张金聚;房少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霉菌性胃溃疡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也甚少,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规则性疼痛、反酸、嗳气、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胃镜下表现与恶性溃疡极其相似,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8~2006年间误诊为胃癌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金玉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痔疮栓有很多,如太宁痔疮栓、九华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等.栓剂的形状都如子弹头,均具有消痛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痔疮的常用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能引起严重后果.现将混合痔手术后经肛门塞入痔疮栓致出血性休克1例分析如下.
作者:胡淑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们在应用金特佳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发现2例皮肤瘙痒反应,现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78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10 a余加重伴头昏心悸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颈椎病史,无药过敏史.查体:T 36.2 ℃,R 19次/min,P 92次/min,BP 158/96 mm Hg.神清,自动体位,双肺无特殊.心界不大,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软,余无特殊.
作者:金立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本例患者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分析影响因素,避免以后因特殊原因造成血液误输.方法:通过正反定型试验再次鉴定患者血型,并报请上级血站核定是否存在亚型.结果:患者血型为A型,无特殊亚型.上级血站认为是误输异型血.结论:由于患者感染细菌,或胃肠道有病变产生类B物质,导致首次血型鉴定错误.所以输血前一定要为患者做血型正反定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以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风湿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8例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结核性风湿症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疾病有类似之处,极易误诊.本组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多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皮肌炎1例.予以抗结核治疗6个月~1 a,结核病痊愈.结论: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钱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虱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皮肤的寄生虫病,但寄生于眼部睫毛者,临床实属少见,容易漏诊、误诊,笔者临床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已婚,矿区职工家属,于2002-11来诊,自诉双眼发红、奇痒6个月多.在此之前,曾在外院及本院门诊多次误诊为睑缘炎、过敏性结膜炎,给予硫酸锌眼水、抗生素眼水及激素类眼水滴眼等治疗后均无好转.
作者:王伟霞;党计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患者终要经历的阶段.治疗CHF的目的为纠正和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作者:潘广杰;金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我院强直性脊柱炎(AS)误诊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诊断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AS 纽约分类标准.其中年龄16~62岁,病程1~13 a,男25例,女8例.
作者:刘爱学;胡大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对误诊为冠心病的胆心综合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1例因出现心前区或胸腹部病痛,持续30 min以上经内科按冠心病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17例,窦性心动过缓者6例,偶发房早、室早者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腹部B超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者15例,胆总管结石、胆道不全梗阻者6例;化验白细胞升高者16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均正常.结论:冠心病及胆系疾病在老年人均为常见病,且可并存,胆系疾病心电图出现心肌供血不足者易误诊为冠心病,应予重视.
作者:郭红云;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院2004~2006年采用国产生长抑素与善宁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魁彬;郭玲;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阴道超声检查以逐步广泛地应用到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由于其具有:患者不需憋尿,不受肥胖、术创、肠气体影响,阴道内操作距子宫附件及盆腔脏器近,可应用高频探头,使扫描的影像更清晰,微细结构更明确,以及灵活的扫描断面和患者无痛苦性检查的特点已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接受.我院根据上述特点,将阴道超声与输卵管通液术相结合.对320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分析,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彦利;吕新华;朱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不同首发症状误诊死亡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2岁. 以全身酸痛、无力、呕吐等感冒症状,到某镇卫生室就诊.诊断为低血钾症,给予输液及补钾后,病情未见好转.送到县医院诊治,血电解质检验示钾为2.76 mmol/L.以重症低血钾症收入院,给予静脉补钾及口服补钾后,检测血钾进行性下降至1.96 mmol/L.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章升国;瞿勇强;于建云;孙瑞芬;梁芸丹;李军鹰;雷普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0-06~2007-03我们应用针刺联合柴胡莪术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肝癌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患者6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35~72(平均56.3)岁;原发性肝癌23例,肝转移癌8例,肿瘤直径2.8~12.5 cm;首次介入术后呃逆者5例,多次介入术后26例;病程短者6 d,长17 d.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37~71(平均54)岁;原发性肝癌24例,肝转移癌6例,肿瘤直径2.4~12 cm;首次介入术后呃逆者3例,多次介入术后27例;病程短者7 d,长15 d.
作者:石跃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1999-0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正式实施以来,我院医师队伍管理走向了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新里程碑,从2001-01~2006-12我院通过医师执业考试及注册资格审核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达到312人.贯彻落实《医师法》切实履行医师职责和义务,保障医师及患者应有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医师法》在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作者:周红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带状疱疹误诊慢性胆囊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为持续性钝痛,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性,无腰肩背部放散痛,行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收入内科治疗2 d,无症状改善.入院后第2天右上腹壁及腰背部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皮损进行性发展为丘疱疹和水疱,疼痛剧烈,为针刺样,遂请我科会诊,诊断为带状疱疹转入我科.系统检查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右上腹壁及腰背部,沿皮肤浅表神经呈簇集带状分布,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并存,部分水疱融合成大疱,疱壁紧张,周围绕有红晕,触痛明显.我科治疗:给予抗病毒、止痛、增强免疫力、营养神经及外用药对症治疗1周,水疱干燥,皮疹面积缩小,无新生皮损,患者疼痛缓解.
作者:姜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4~2007-02我们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辅助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19~81(平均55)岁,发病时间5 d~18个月.
作者:刘红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大月份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2岁,孕2产1.末次月经2007-02-25.停经40 d在当地卫生所验尿HCG阳性,未做B超检查.于2007-05-26T06突感整个腹部绞痛,尤以右侧中下腹明显,伴肛门坠胀感,伴头昏,未晕倒.由家人送到本院急诊科就诊,让我科会诊,查:BP 75/54 mm Hg,痛苦貌,面色苍白,腹肌紧张,整个腹部压痛,反跳痛,尤以右下腹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邬晓娜;姜泽轩;唐燕妮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