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禹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腰痛摘要如下.1 奥美拉唑女,52岁.因胃溃疡给予奥美拉唑20 mg口服,2次/d,服用本品后1个月,患者出现腰痛,双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停药后腰痛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再次服药,1 d后再次出现腰痛,停药后,次日腰痛逐渐减轻[1].
作者:马瑞琴;王念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多发生在幕上,占64%~86%,而在幕下者少见[1].我们遇到脑干部位2例,误诊为咽喉肌麻痹而就诊于耳鼻喉科,现分析如下.
作者:邱春华;王艳玲;苏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盂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6岁.因反复肉眼血尿4 a入院.查体无殊,肾功能正常.B超、CT均提示:左肾发育异常,右肾积水.KUB+IVP:右肾盂、肾盏明显扩张,杯口圆钝,左肾盂、肾盏基本未显影.输尿管显影欠佳,膀胱位置、形态正常.逆行造影:符合右肾重度梗阻性积水改变.
作者:屠国伟;朱同玉;许明;戎瑞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10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探讨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收集2000~2005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TIA患者为TIA组,其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58~75(平均66.5)岁.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严重的心、肝、肾疾病,伴有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65例,糖尿病53例,高脂血症41例,饮酒史30例,吸烟3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排除急性脑梗死.其中颈动脉系统TIA 58例,椎-基动脉系统TIA 47例,症状在30 min内缓解33例,30 min~3 h内缓解36例,3 h以后缓解36例.对照组: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男52例,女4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岁.
作者:张冬梅;陈建鸿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冻疮是寒冷季节常见皮肤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者尚未见报道.笔者应用该药治疗本病38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范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2003-01~2006-01收治曾在门诊误诊的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60~84(67±9.3)岁.转移瘤来源:肺癌6例,肝癌4例,胃癌3例,前列腺癌2例,乳腺癌3例,宫颈癌2例,结肠癌1例,来源不明7例.转移瘤节段:颈椎3例,胸椎47例,腰椎35例,骶尾椎6例,单椎体转移型7例,多椎体转移型21例.误诊时间为2~36个月.误诊的疾病包括: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纤维组织炎、类风湿病、输尿管结石、前列腺炎、肾炎、感染及软组织挫伤等.
作者:范里;杜飞;丁万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5例,女5例,年龄60~81(平均68.3)岁.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及酶学变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误诊疾病,提高诊断及治愈率.方法:对18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误诊为菌痢6例,急性肠炎5例,急性坏死性肠炎4例,蛔虫性肠梗阻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过敏性紫癜1例.均于48 h内纠正诊断,转外科治愈.结论:在典型症状未完全出现时易于误诊其他疾病,应引起注意.
作者:王文正;王凤贵;郭贯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4~2007-02我们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辅助治疗药物性肝病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19~81(平均55)岁,发病时间5 d~18个月.
作者:刘红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病理诊断属形态学范畴,常规包括大体标本的肉眼检查及组织切片的显微镜下观察.疾病的发生常具有其各自的形态特征,有经验的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往往能借助大体观察(巨检)确定或大致确定病变性质(如肿瘤的良恶性等).只重视显微镜下改变,而忽视大体形态,殊不知许多标本,特别是手术切除标本的大体形态和取材部位可直接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作者:王恩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当病原菌侵袭呼吸道时,起病隐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于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为探讨其发病特点,提高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本文对2002-01~2006-12住院的125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胸部影像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新梅;周晨红;王玉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80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是13%和3%,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是80%、45%、7%.结论:肝癌切除和门静脉癌栓取出术是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化疗、生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新江;李晓勇;周百中;陈艳军;杨占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1999-0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正式实施以来,我院医师队伍管理走向了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新里程碑,从2001-01~2006-12我院通过医师执业考试及注册资格审核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达到312人.贯彻落实《医师法》切实履行医师职责和义务,保障医师及患者应有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医师法》在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作者:周红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们1996-06~2006-10收治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43~72岁,以55岁以上多见.均以腹胀、纳差及发现腹部包块为主因入院.病程2周~3个月.腹水征多为阳性,妇科检查有时于盆腔可触及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实性或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超声检查均提示盆腹腔包块,CA125均高于正常.
作者:任利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科超声诊断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3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0~37岁,停经35~61(平均45) d.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32例,有宫内节育环者8例.
作者:田英;张洪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见于各科室,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对我院1993-12~2006-12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恶性淋巴瘤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风举;王素英;王金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对住院患者18 019例合并医院感染40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23%,呼吸系统占首位,ICU科医院感染高.年龄≥60岁、长期住院(≥30 d)、各种侵袭性操作应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不能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结论: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通过建立健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预防和控制.
作者:陈卫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霉菌性胃溃疡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也甚少,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规则性疼痛、反酸、嗳气、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胃镜下表现与恶性溃疡极其相似,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8~2006年间误诊为胃癌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金玉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2000~2006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41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19例,其中2次手术3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5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10 a.术前均行彩超检查:14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3例提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提示为脂肪瘤,1例提示为异位甲状腺.
作者:杨丽宏;于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