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王永刚;黄熙
自1997~2006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胎盘早剥148例,其中误诊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孕周26~40+3周,年龄25~35岁,5例中有1例为初孕,2例为初胎但有人流史,2例为第2胎.
作者:李承华;王宁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10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探讨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收集2000~2005年我科门诊及住院的TIA患者为TIA组,其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58~75(平均66.5)岁.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1],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严重的心、肝、肾疾病,伴有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65例,糖尿病53例,高脂血症41例,饮酒史30例,吸烟3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排除急性脑梗死.其中颈动脉系统TIA 58例,椎-基动脉系统TIA 47例,症状在30 min内缓解33例,30 min~3 h内缓解36例,3 h以后缓解36例.对照组:随机抽取100例无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健康人,男52例,女4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岁.
作者:张冬梅;陈建鸿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带状疱疹误诊慢性胆囊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5岁.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为持续性钝痛,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性,无腰肩背部放散痛,行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收入内科治疗2 d,无症状改善.入院后第2天右上腹壁及腰背部出现散在红色小丘疹,皮损进行性发展为丘疱疹和水疱,疼痛剧烈,为针刺样,遂请我科会诊,诊断为带状疱疹转入我科.系统检查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皮肤科情况:皮损分布于右上腹壁及腰背部,沿皮肤浅表神经呈簇集带状分布,为丘疹、丘疱疹、水疱并存,部分水疱融合成大疱,疱壁紧张,周围绕有红晕,触痛明显.我科治疗:给予抗病毒、止痛、增强免疫力、营养神经及外用药对症治疗1周,水疱干燥,皮疹面积缩小,无新生皮损,患者疼痛缓解.
作者:姜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我院2005-07~2007-01手部开放性骨折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徐海锦;潘红庆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误诊疾病,提高诊断及治愈率.方法:对18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误诊为菌痢6例,急性肠炎5例,急性坏死性肠炎4例,蛔虫性肠梗阻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过敏性紫癜1例.均于48 h内纠正诊断,转外科治愈.结论:在典型症状未完全出现时易于误诊其他疾病,应引起注意.
作者:王文正;王凤贵;郭贯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14篇(含18例).结果:CT和MRI检查:2例肿瘤均位于肝右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占位,CT值24~4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呈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巨大的占位性病灶,T1WI像为低信号,T2WI像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渐减退或仍见团片状强化.结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其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肿瘤向外浸润生长,边界不清,缺乏特征性征象.
作者:段丽芬;袁曙光;赵新湘;杨菲菲;郝金刚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恶性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见于各科室,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对我院1993-12~2006-12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恶性淋巴瘤20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风举;王素英;王金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咽部非何杰金淋巴瘤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发热半月余,吞咽时咽痛加重.体温高时达38.6 ℃,伴周身不适、乏力.无呼吸困难及声嘶,无咳嗽、咳痰、咳血及胸痛.曾在家口服消炎药1周症状无减轻,近日咽痛加重,不思饮食,消瘦,来院求治.我科以急性扁桃体炎收住院治疗.
作者:刘云成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痔疮栓有很多,如太宁痔疮栓、九华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等.栓剂的形状都如子弹头,均具有消痛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痔疮的常用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能引起严重后果.现将混合痔手术后经肛门塞入痔疮栓致出血性休克1例分析如下.
作者:胡淑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院1996-01~2005-12收治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误诊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为院外误诊,2例为院内误诊.男2例,女6例,年龄12~35岁.本组均有发烧,热程在7~35 d呈稽留热或弛张热,4例伴寒颤、头疼、头晕,2例有皮疹及关节痛,4例伴肝脾轻度肿大,8例均有颈淋巴结肿大,3例有压痛,2例伴腋窝、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直径在0.8~4.0 cm,彼此无粘连.
作者:陆海峰;陆晓旻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氟比洛芬酯致惊厥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2岁.因右股骨上段骨折拟腰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无过敏史、无癫痫及精神病史.麻醉前30 min肌注鲁米钠0.1 g、阿托品0.5 mg.L3~4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0 mg,10 min后测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5027A),1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呼之不应.测SpO2 86%、HR 98次/min、BP 110/62 mm Hg.考虑药物性惊厥,立即面罩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静注异丙酚50 mg.2 min后抽搐停止,约30 min后神志恢复,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吴坛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脑血管疾病误诊为颈椎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3岁.因以头痛、头晕3 d入院.既往发现有冠心病病史10 a余,颈椎病病史3 a余,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3 d前在家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颈肩酸痛、全身无力、恶心感,无呕吐胃内容物,颈部做旋转时可加重眩晕、头痛,经卧床休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到本院门诊,体格检查:T 37.3 ℃,BP 130/80 mm Hg.
作者:刘建成;马文学;刘德讯;罗志堘;张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虱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皮肤的寄生虫病,但寄生于眼部睫毛者,临床实属少见,容易漏诊、误诊,笔者临床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已婚,矿区职工家属,于2002-11来诊,自诉双眼发红、奇痒6个月多.在此之前,曾在外院及本院门诊多次误诊为睑缘炎、过敏性结膜炎,给予硫酸锌眼水、抗生素眼水及激素类眼水滴眼等治疗后均无好转.
作者:王伟霞;党计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输卵管间质部葡萄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6岁.以停经69 d,阴道出血8 d为主诉,于2005-04-27收入院.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5-02-17,停经后无恶心、呕吐,少量阴道出血8 d就诊,门诊查血β-HCG 200 000 mIU/ml.B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低回声团块80 mm×45 mm×78 mm,内见不规则暗区.
作者:谢芳;林姬;陈惠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于2000~2006-12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25例,其中误诊15例,误诊率达60%.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11~32(平均22.5)岁.本组6例有结核病接触史,直接接触5例,间接接触1例.
作者:兰俊;王道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科2006-01~2007-05对上颌窦穿刺患者980例采用1%利多卡因黏膜浸润麻醉,疼痛轻且省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1例,女459例,年龄8~75岁;首次穿刺590例,2次以上穿刺390例;16号上颌窦穿刺针穿刺860例,穿刺导管针穿刺(5 mm×156 mm)120例.
作者:高峰;王娟芹;董灵芝;张金聚;房少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因厌食、恶心、呕吐、乏力2个月,胸闷、气短1周入我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厌食、恶性、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且感全身乏力、头晕、嗜睡,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体重下降约5斤.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0.5 a前曾有煤气中毒病史.
作者:谢晓燕;王永兴;江玲;南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2000~2006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41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19例,其中2次手术3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5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10 a.术前均行彩超检查:14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3例提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提示为脂肪瘤,1例提示为异位甲状腺.
作者:杨丽宏;于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2000-08~2006-12我科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及骨折等患者300余例,现对术中术后出血量超过600 ml的25例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何惠生;李小兵;孙习勇;李晋存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