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芬;袁曙光;赵新湘;杨菲菲;郝金刚
现将副节瘤误诊2例的麻醉处理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7岁.食道癌术后发现腹部肿物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入室BP 150/85 mm Hg,HR 85次/min,手术开腹后探查时患者烦躁,静脉咪唑安定2 mg,芬太尼0.1 mg,5 min后患者仍烦躁不安,BP 221/145 mm Hg.静脉应用乌拉地尔12.5 mg,BP 180/95 mm Hg,HR 91次/min,给予乌拉地尔12.5 mg,BP 175/93 mm Hg,HR 93次/min.暂停手术,给予酚妥拉明2 mg后持续泵入酚妥拉明将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150 mm Hg,HR 85~95次/min,同时给予晶体、胶体液输注,瘤体切除后BP为55/30 mm Hg,HR 84次/min,多巴胺5 mg,3 min后BP为115/75 mm Hg,术中共输注贺斯1 000 ml,乳酸林格氏液1 500 ml.术后随访患者BP 110/75 mm Hg,HR 85次/min,无明显波动,病理报告为嗜铬性副节瘤.
作者:纪凡层;仪福霞;庞军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矽肺是由于长期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1].肺结核是矽肺主要又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效果差,是矽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2001-01~2007-05收治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薛喜庆;关海森;原保利;范波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输卵管间质部葡萄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6岁.以停经69 d,阴道出血8 d为主诉,于2005-04-27收入院.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5-02-17,停经后无恶心、呕吐,少量阴道出血8 d就诊,门诊查血β-HCG 200 000 mIU/ml.B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低回声团块80 mm×45 mm×78 mm,内见不规则暗区.
作者:谢芳;林姬;陈惠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2003-01~2006-01收治曾在门诊误诊的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60~84(67±9.3)岁.转移瘤来源:肺癌6例,肝癌4例,胃癌3例,前列腺癌2例,乳腺癌3例,宫颈癌2例,结肠癌1例,来源不明7例.转移瘤节段:颈椎3例,胸椎47例,腰椎35例,骶尾椎6例,单椎体转移型7例,多椎体转移型21例.误诊时间为2~36个月.误诊的疾病包括: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纤维组织炎、类风湿病、输尿管结石、前列腺炎、肾炎、感染及软组织挫伤等.
作者:范里;杜飞;丁万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风湿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8例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结核性风湿症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疾病有类似之处,极易误诊.本组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多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皮肌炎1例.予以抗结核治疗6个月~1 a,结核病痊愈.结论:结核性风湿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钱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输卵管梗阻的患者进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结果:治愈17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讨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梗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岁.因阴茎外观短小,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就诊.患儿自生后按男孩抚养,随年龄增长,阴茎及睾丸发育缓慢,患儿不能站立排尿,否则湿裤.患儿目前小学一年级就读,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内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男孩外貌,身体瘦长,无颈蹼,无肘外翻.胡须、喉结、乳腺等未见发育.阴茎长度1.5 cm,严重下弯,尿道开口于阴茎根部.双侧睾丸对称,质地坚韧约0.6 cm×0.6 cm×0.6 cm,肛门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清睾酮为6.0 nmol/L,促黄体生成素1.0 U/L.B超盆腔内未见子宫、卵巢等女性内生殖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两个X 染色体未见大小及形态差异,未见Y染色体.对该患儿按尿道下裂行一期阴茎伸直、尿道重建术,术中分别取两侧少许睾丸组织做病理,证实为发育不良睾丸组织.现患儿术后0.5 a,随访时见:阴茎成伸直状,尿道开口为龟头正位,阴茎及睾丸体积无明显增长.
作者:高莉娟;张秀辉;赵玉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本文就我院1998~2006-08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7例,AMI诊断均按指南[1]公布的标准.根据症状、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综合判定[2],所有患者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主诉分成无胸痛组(NCPMI组)和有胸痛组(CPMI组).NCPMI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年龄60~87(73.5±13.5)岁;CPMI组76例,男36例,女40例,年龄48~72(60.0±12.0)岁.41例不典型AMI主要首诊症状为:以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闷、咳嗽为主要表现者12例,占29.3%;以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12例,占29.3%;以心悸、气短为主诉而表现为心律失常者10例,占24.4%;以低血压、休克为明显异常体征者5例,占12.2%;其他表现为异位疼痛,如牙痛、咽部疼痛或紧缩感者2例,占4.8%.
作者:罗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腰痛摘要如下.1 奥美拉唑女,52岁.因胃溃疡给予奥美拉唑20 mg口服,2次/d,服用本品后1个月,患者出现腰痛,双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停药后腰痛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再次服药,1 d后再次出现腰痛,停药后,次日腰痛逐渐减轻[1].
作者:马瑞琴;王念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痔疮栓有很多,如太宁痔疮栓、九华痔疮栓、马应龙痔疮栓等.栓剂的形状都如子弹头,均具有消痛化瘀、生肌止血、清热止痛的功效.是临床治疗痔疮的常用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能引起严重后果.现将混合痔手术后经肛门塞入痔疮栓致出血性休克1例分析如下.
作者:胡淑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现将我院2004~2006年采用国产生长抑素与善宁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王魁彬;郭玲;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明确CD44s和CD44v6在大肠病变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大肠癌和28例大肠腺瘤及36例癌旁正常肠黏膜中CD44s和CD44v6蛋白表达与分布和临床意义.结果:CD44s 和CD44v6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67.1%和92.9%,在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大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66.7%和88.9%,两者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CD44s和CD44v6蛋白阳性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5 a生存期不足5 a组CD44v6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但CD44s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大肠腺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不相关(P<0.01).结论:CD44s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尤以CD44v6意义更大.而且,CD44v6对大肠癌癌患者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许东哲;金哲洙;李瑞永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1999-0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正式实施以来,我院医师队伍管理走向了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新里程碑,从2001-01~2006-12我院通过医师执业考试及注册资格审核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达到312人.贯彻落实《医师法》切实履行医师职责和义务,保障医师及患者应有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医师法》在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作者:周红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严重低氧血症、极度呼吸困难和窘迫为特征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非心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创伤包括重度烧伤后的常见危重并发症.将我科1991~2006年所收治的1 121例各类烧伤中发生ARDS 36例分析如下.
作者:罗家旭;张艳;王雪;刘杰;贾鸿雁;徐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我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误诊为顽固性高血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以间断头痛头晕3 a、加重1周于2005-10-27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 200/140 mm Hg,意识清,言语明,自由体位,呼吸平稳,肥胖体质,颈部粗短,颈静脉无充盈,双肺未闻及罗音,HR 90次/min,律齐,无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不水肿.
作者:白艳玲;庞慧钏;唐玉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自1997~2006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胎盘早剥148例,其中误诊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孕周26~40+3周,年龄25~35岁,5例中有1例为初孕,2例为初胎但有人流史,2例为第2胎.
作者:李承华;王宁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肺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对诺卡菌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告1例肺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该病临床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空洞,结节状及片状高密度阴影,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验.结论: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细菌学检验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治疗主要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疗效显著.
作者:邱阳;王刚;王晶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10%~15%,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非侵入性诊断指标,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进展缓慢[1].近来有研究证实异位内膜的种植、生长和侵袭依赖新生血管形成,部分内源性血管生成因子(VEGF)参与调控了血管生成过程[2].因此,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目的在于探讨VEGF与EM的关系以及其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的可行性.
作者:樊冬梅;马丽娜;何新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对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以气短0.5 a为主诉入院,无发热及咳嗽咳痰.查体:神清,消瘦,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直径约0.6 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弱,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肺功能:FVC 68%,FEV1 46%,FEV1/FVC 61%,DLco 12.7,Dlco 67%.肺CT: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考虑肺癌伴胸膜转移.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做病理,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肉芽肿.查血清SACE:733 U.BALF中细胞总数0.16×106/ml,淋巴细胞19%,CD3 45%,CD4 22%,CD8 20%,CD4/CD8 1.1,BALF中未见肿瘤细胞.经过专家会诊考虑:结节病可能性大.经过强的松30 mg每天一次口服,1周后,气短明显好转,肺CT与前片比较,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胸腔积液消失.复查血清SACE 480 U.继续口服强的松治疗.
作者:刘敬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