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罗家旭;张艳;王雪;刘杰;贾鸿雁;徐毅

关键词:烧伤/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治疗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严重低氧血症、极度呼吸困难和窘迫为特征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非心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创伤包括重度烧伤后的常见危重并发症.将我科1991~2006年所收治的1 121例各类烧伤中发生ARDS 36例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外结核误诊5例分析

    对我院2005~2006年误诊的肺外结核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55(平均42)岁,病程2周~3 a,平均3个月.无结核接触史,初始症状呼吸道症状轻或无,3例高热T 39~40 ℃,1例伴有皮肤反复红斑,1例为腕部囊性包块及手指屈曲活动受限,1例2 a前外院初诊为肝区涨痛,2 a后以腰背痛双下肢麻木入院,住院期间因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治疗的2例中有1例有明显消化道症状,2例可扪颈部或腋部肿大淋巴结,1例右腋下淋巴结融合粘连肿大,乳房稍大,皮肤色红,乳晕处橘皮样外观,乳头稍内陷.实验室检查:血象增高3例;血沉升高4例;3例行PPD试验,阳性1例;胸片1例诊断肺炎,1例上肺结核,1例可疑结核,2例无异常,诊断肺炎者CT检查为结核;1例肝CT 2 a前为多发低密度病变,2 a后CT复查钙化.1例肠结核行肠镜检查病理示慢性炎症.

    作者:郑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损伤,且易发生于高龄老年人群,其发生年龄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偏高5~6岁,患者伤前往往有多种原发病或基础病,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易出现合并症.2000年至今我们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庆;杨烈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

    对以低钠血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8岁.因厌食、恶心、呕吐、乏力2个月,胸闷、气短1周入我院.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厌食、恶性、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且感全身乏力、头晕、嗜睡,无发热、头痛、咳嗽、咳痰、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体重下降约5斤.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0.5 a前曾有煤气中毒病史.

    作者:谢晓燕;王永兴;江玲;南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临床误诊急腹症15例螺旋CT诊断分析

    我院2001-06~2006-06年以急腹症入院,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相符且行腹部螺旋CT检查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3~72(平均47.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腹痛15例,其中伴呕吐11例,伴发热2例.

    作者:闫敏;王乃光;孙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

    对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以气短0.5 a为主诉入院,无发热及咳嗽咳痰.查体:神清,消瘦,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直径约0.6 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弱,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肺功能:FVC 68%,FEV1 46%,FEV1/FVC 61%,DLco 12.7,Dlco 67%.肺CT: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考虑肺癌伴胸膜转移.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做病理,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肉芽肿.查血清SACE:733 U.BALF中细胞总数0.16×106/ml,淋巴细胞19%,CD3 45%,CD4 22%,CD8 20%,CD4/CD8 1.1,BALF中未见肿瘤细胞.经过专家会诊考虑:结节病可能性大.经过强的松30 mg每天一次口服,1周后,气短明显好转,肺CT与前片比较,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胸腔积液消失.复查血清SACE 480 U.继续口服强的松治疗.

    作者:刘敬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手部开放性骨折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疗效观察

    对我院2005-07~2007-01手部开放性骨折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徐海锦;潘红庆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脑血管疾病误诊为颈椎病1例分析

    对脑血管疾病误诊为颈椎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3岁.因以头痛、头晕3 d入院.既往发现有冠心病病史10 a余,颈椎病病史3 a余,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3 d前在家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颈肩酸痛、全身无力、恶心感,无呕吐胃内容物,颈部做旋转时可加重眩晕、头痛,经卧床休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到本院门诊,体格检查:T 37.3 ℃,BP 130/80 mm Hg.

    作者:刘建成;马文学;刘德讯;罗志堘;张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副节瘤误诊2例的麻醉处理分析

    现将副节瘤误诊2例的麻醉处理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7岁.食道癌术后发现腹部肿物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入室BP 150/85 mm Hg,HR 85次/min,手术开腹后探查时患者烦躁,静脉咪唑安定2 mg,芬太尼0.1 mg,5 min后患者仍烦躁不安,BP 221/145 mm Hg.静脉应用乌拉地尔12.5 mg,BP 180/95 mm Hg,HR 91次/min,给予乌拉地尔12.5 mg,BP 175/93 mm Hg,HR 93次/min.暂停手术,给予酚妥拉明2 mg后持续泵入酚妥拉明将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0~150 mm Hg,HR 85~95次/min,同时给予晶体、胶体液输注,瘤体切除后BP为55/30 mm Hg,HR 84次/min,多巴胺5 mg,3 min后BP为115/75 mm Hg,术中共输注贺斯1 000 ml,乳酸林格氏液1 500 ml.术后随访患者BP 110/75 mm Hg,HR 85次/min,无明显波动,病理报告为嗜铬性副节瘤.

    作者:纪凡层;仪福霞;庞军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关于改进病理制片技术提高病理诊断率的探讨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病理诊断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病理诊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病理制片技术又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但在病理技术常规工作中要确保做出一张优质的切片并非易事,从标本取材固定、脱水及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每一过程都尤为重要,若因操作不规范将会直接影响切片质量,从而延误诊断.因此如何提高病理制片技术已成为病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作者:曹晖;胡平;于秀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原发性肝癌误诊46例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但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中晚期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医师易被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或转移灶症状迷惑,而导致误诊.本人收集我院2002-05~2007-05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1]286例肝癌,对其中入院时误诊的46例(16%)分析如下.

    作者:张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口服地塞米松过敏1例

    1 病历摘要女,62岁.卵巢术后2 a复发,于2007-06-05收入院,准备行化学治疗.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允许化疗,定于2007-06-07行PT方案(泰素,卡铂)化疗.前1 d 21:00口服地塞米松3.75 mg,2 min后患者出现心慌、憋气,烦躁,出冷汗,手脚冰凉、麻木等不适症状,立即给予吸氧,测BP 120/70 mm Hg,P 100次/min,R 22次/min,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118次/min).同时,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动态监护,生命体征基本平稳.20 min后不适症状逐渐改善,考虑为口服地塞米松过敏所致.吸氧1 h后上述症状消失.测BP 120/80 mm Hg,P 90次/min.

    作者:王竹梅;牟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分析

    现将我们1996-06~2006-10收治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43~72岁,以55岁以上多见.均以腹胀、纳差及发现腹部包块为主因入院.病程2周~3个月.腹水征多为阳性,妇科检查有时于盆腔可触及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实性或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超声检查均提示盆腹腔包块,CA125均高于正常.

    作者:任利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地奥心血康治疗冻疮疗效观察

    冻疮是寒冷季节常见皮肤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者尚未见报道.笔者应用该药治疗本病38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范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LC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36例分析

    我院2004~2006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6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慧;赵颖;李昆鹏;陈志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脑干脑炎误诊为脑干梗死1例分析

    对脑干脑炎误诊为脑干梗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因头晕头痛25 d,口角歪斜、听力下降18 d入院.患者于25 d前上班时突发头晕头痛,伴有视物旋转,左耳耳鸣.至当地医院就诊,按脑干梗死收住院,给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神经等治疗,病情无缓解,且进行性加重,出现恶心呕吐,并于18 d前出现口角歪斜,左耳听力下降伴有左耳后疼痛、左耳填塞感,及左下肢活动不利等症状.于2007-04-16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门诊拟左侧面神经炎、脑干病变待查收住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遗传史均无特殊.查体:T 36.5 ℃,P 80次/min,R 16次/min,BP 130/85 mm Hg,神志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眼球活动好,未见明显眼球震颤,伸舌居中,左侧周围性面瘫,左耳听力下降,Rinne试验:右耳:骨导<气导,左耳:骨导<气导,Weber试验:偏向右侧,左侧肢体及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5-级,余体征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刘艳云;张正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分析

    本文就我院1998~2006-08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7例,AMI诊断均按指南[1]公布的标准.根据症状、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综合判定[2],所有患者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主诉分成无胸痛组(NCPMI组)和有胸痛组(CPMI组).NCPMI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年龄60~87(73.5±13.5)岁;CPMI组76例,男36例,女40例,年龄48~72(60.0±12.0)岁.41例不典型AMI主要首诊症状为:以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胸闷、咳嗽为主要表现者12例,占29.3%;以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12例,占29.3%;以心悸、气短为主诉而表现为心律失常者10例,占24.4%;以低血压、休克为明显异常体征者5例,占12.2%;其他表现为异位疼痛,如牙痛、咽部疼痛或紧缩感者2例,占4.8%.

    作者:罗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骰骨内异物误诊为骰骨髓炎2例

    1 病历摘要例1:男,16岁.因劳动时左足不慎被竹茬刺伤,伤口局部反复发作红肿、痛疼、流脓,伤口经久不愈43 d入院.伤后曾在多家医院求治,均诊断为左骰骨骨髓炎,行清创、引流、抗感染处理,无效,故转入我院.查左足肿胀,足底中部有一窦道口,挤压有脓液溢出.拍片示:左骰骨密度不均,疑诊为左骰骨骨髓炎.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清创,术中自左骰骨一破口中取出一竹茬约4.5 cm×1.5 cm×1 cm,行清创缝合,术后半个月痊愈出院.

    作者:陈良安;怀旭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癌误漏诊11例分析

    我院1995-07~2005-07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5例,其中误漏诊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5~60岁,平均49岁.其中未孕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病1例,上节育环后子宫出血1例.临床表现:阴道出血7例:其中4例表现为中等量出血、周期缩短、经期延长,2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1例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有贫血.阴道排液2例:其中1例为少量血性白带、1例白带增多伴异味.疼痛:阴道淋漓出血伴下腹隐痛1例.患者自己摸到下腹增大的包块1例.

    作者:曹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左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膀胱癌误诊1例分析

    对左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膀胱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9岁.突发失语,表情淡漠10 h入院.不伴恶心呕吐,无抽搐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查体:BP 205/115 mm Hg,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世界向左下扩大,HR 110次/min,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齐,脉短绌,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恍惚,双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左侧歪斜,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及深浅感觉检查不能配合,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检查左颞叶大面积脑梗死.

    作者:刘凤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误诊19例分析

    自2000~2006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41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19例,其中2次手术3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5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10 a.术前均行彩超检查:14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3例提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提示为脂肪瘤,1例提示为异位甲状腺.

    作者:杨丽宏;于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