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44s和CD44v6 在大肠病变中表达及其预后的意义

许东哲;金哲洙;李瑞永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腺瘤/病理学, 抗原, CD44/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明确CD44s和CD44v6在大肠病变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大肠癌和28例大肠腺瘤及36例癌旁正常肠黏膜中CD44s和CD44v6蛋白表达与分布和临床意义.结果:CD44s 和CD44v6在大肠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67.1%和92.9%,在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大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66.7%和88.9%,两者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CD44s和CD44v6蛋白阳性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5 a生存期不足5 a组CD44v6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但CD44s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大肠腺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不相关(P<0.01).结论:CD44s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尤以CD44v6意义更大.而且,CD44v6对大肠癌癌患者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方法:建立健全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制作各项管理制度及处置流程图;发挥监督部门职能作用;采取问题反馈,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管理方法得当,医疗废物处置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住院患者院内感染402例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对策.方法:对住院患者18 019例合并医院感染40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23%,呼吸系统占首位,ICU科医院感染高.年龄≥60岁、长期住院(≥30 d)、各种侵袭性操作应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不能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结论: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通过建立健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预防和控制.

    作者:陈卫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地奥心血康治疗冻疮疗效观察

    冻疮是寒冷季节常见皮肤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者尚未见报道.笔者应用该药治疗本病38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范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临床误诊急腹症15例螺旋CT诊断分析

    我院2001-06~2006-06年以急腹症入院,临床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相符且行腹部螺旋CT检查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3~72(平均47.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腹痛15例,其中伴呕吐11例,伴发热2例.

    作者:闫敏;王乃光;孙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不孕症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术320例分析

    阴道超声检查以逐步广泛地应用到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由于其具有:患者不需憋尿,不受肥胖、术创、肠气体影响,阴道内操作距子宫附件及盆腔脏器近,可应用高频探头,使扫描的影像更清晰,微细结构更明确,以及灵活的扫描断面和患者无痛苦性检查的特点已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接受.我院根据上述特点,将阴道超声与输卵管通液术相结合.对320例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分析,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彦利;吕新华;朱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儿内科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了解职业紧张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措施以保持和增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田玲;姚三巧;庞保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纳洛酮对神经元GluR2表达的影响及缺氧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缺氧损伤神经元膜表面AMPA(amino-3-hyo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受体在谷氨酸受体第二亚单位(GluR2,glutamic acid receptor 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氧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和双重免疫荧光技术定量观察神经元凋亡数量、胞膜表面GluR2含量变化及纳洛酮的调节作用.结果:纳洛酮可上调缺氧损伤后神经元膜GluR2的含量(P<0.05),减少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数量(P<0.01).结论:纳洛酮通过上调神经元膜表面GluR2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姜利人;陈力学;刘宝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虚实证误诊67例分析

    目的:探讨表里寒热虚实证中易发生误诊的证型.方法:对3 a中我院中医门诊发现并记录明确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中错辨虚实证58例(86.6%),错辨寒热证3例(4.5%),错辨表里证6例(9%).结论:虚实证易误诊.

    作者:郑兴河;王五杏;韩立燕;杨滨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损伤,且易发生于高龄老年人群,其发生年龄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偏高5~6岁,患者伤前往往有多种原发病或基础病,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易出现合并症.2000年至今我们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庆;杨烈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关于改进病理制片技术提高病理诊断率的探讨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病理诊断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病理诊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病理制片技术又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但在病理技术常规工作中要确保做出一张优质的切片并非易事,从标本取材固定、脱水及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每一过程都尤为重要,若因操作不规范将会直接影响切片质量,从而延误诊断.因此如何提高病理制片技术已成为病理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作者:曹晖;胡平;于秀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1例分析

    对46,XX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岁.因阴茎外观短小,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就诊.患儿自生后按男孩抚养,随年龄增长,阴茎及睾丸发育缓慢,患儿不能站立排尿,否则湿裤.患儿目前小学一年级就读,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内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男孩外貌,身体瘦长,无颈蹼,无肘外翻.胡须、喉结、乳腺等未见发育.阴茎长度1.5 cm,严重下弯,尿道开口于阴茎根部.双侧睾丸对称,质地坚韧约0.6 cm×0.6 cm×0.6 cm,肛门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清睾酮为6.0 nmol/L,促黄体生成素1.0 U/L.B超盆腔内未见子宫、卵巢等女性内生殖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两个X 染色体未见大小及形态差异,未见Y染色体.对该患儿按尿道下裂行一期阴茎伸直、尿道重建术,术中分别取两侧少许睾丸组织做病理,证实为发育不良睾丸组织.现患儿术后0.5 a,随访时见:阴茎成伸直状,尿道开口为龟头正位,阴茎及睾丸体积无明显增长.

    作者:高莉娟;张秀辉;赵玉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肺诺卡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肺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对诺卡菌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告1例肺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该病临床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空洞,结节状及片状高密度阴影,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验.结论: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细菌学检验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治疗主要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疗效显著.

    作者:邱阳;王刚;王晶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延边儿童末梢血中锌、铁含量905例调查

    锌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特别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及时了解并调节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锌铁含量意义重大[1].为了解延边地区儿童末梢血中锌铁含量,我们进行了相关检测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环;姜春善;崔鲜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青年脑卒中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小于45岁的青年人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人群35~45岁青年脑卒中发病率男性为18/10万~142/10万,女性为23/10万~95/10万,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9.77%,且以缺血性卒中为主[1].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诸多研究表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除与老年患者有共同之处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就青年人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刘建英;濮孟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分析

    现将我们1996-06~2006-10收治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1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43~72岁,以55岁以上多见.均以腹胀、纳差及发现腹部包块为主因入院.病程2周~3个月.腹水征多为阳性,妇科检查有时于盆腔可触及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实性或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超声检查均提示盆腹腔包块,CA125均高于正常.

    作者:任利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误诊为顽固性高血压1例分析

    对我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误诊为顽固性高血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6岁.以间断头痛头晕3 a、加重1周于2005-10-27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 200/140 mm Hg,意识清,言语明,自由体位,呼吸平稳,肥胖体质,颈部粗短,颈静脉无充盈,双肺未闻及罗音,HR 90次/min,律齐,无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不水肿.

    作者:白艳玲;庞慧钏;唐玉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氟比洛芬酯致惊厥1例分析

    对氟比洛芬酯致惊厥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2岁.因右股骨上段骨折拟腰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无过敏史、无癫痫及精神病史.麻醉前30 min肌注鲁米钠0.1 g、阿托品0.5 mg.L3~4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0 mg,10 min后测麻醉阻滞平面达T10.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5027A),1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呼之不应.测SpO2 86%、HR 98次/min、BP 110/62 mm Hg.考虑药物性惊厥,立即面罩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静注异丙酚50 mg.2 min后抽搐停止,约30 min后神志恢复,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吴坛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胆心综合征误诊21例分析

    目的:对误诊为冠心病的胆心综合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1例因出现心前区或胸腹部病痛,持续30 min以上经内科按冠心病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17例,窦性心动过缓者6例,偶发房早、室早者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腹部B超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者15例,胆总管结石、胆道不全梗阻者6例;化验白细胞升高者16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均正常.结论:冠心病及胆系疾病在老年人均为常见病,且可并存,胆系疾病心电图出现心肌供血不足者易误诊为冠心病,应予重视.

    作者:郭红云;张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

    对肺结节病合并胸腔积液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以气短0.5 a为主诉入院,无发热及咳嗽咳痰.查体:神清,消瘦,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直径约0.6 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右下肺听诊呼吸音弱,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肺功能:FVC 68%,FEV1 46%,FEV1/FVC 61%,DLco 12.7,Dlco 67%.肺CT: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积液.入院时考虑肺癌伴胸膜转移.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做病理,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肉芽肿.查血清SACE:733 U.BALF中细胞总数0.16×106/ml,淋巴细胞19%,CD3 45%,CD4 22%,CD8 20%,CD4/CD8 1.1,BALF中未见肿瘤细胞.经过专家会诊考虑:结节病可能性大.经过强的松30 mg每天一次口服,1周后,气短明显好转,肺CT与前片比较,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胸腔积液消失.复查血清SACE 480 U.继续口服强的松治疗.

    作者:刘敬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胎盘早剥误诊5例分析

    自1997~2006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胎盘早剥148例,其中误诊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孕周26~40+3周,年龄25~35岁,5例中有1例为初孕,2例为初胎但有人流史,2例为第2胎.

    作者:李承华;王宁宁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