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职分析化学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实验性研究

王虎;杨蓉;韦敏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训课, 一体化教学
摘要:中等医学检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操作基本功扎实、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信息服务的应用型检验技师.随着检验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计算机处理有关数据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意识,我们开展了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教改研究,将计算机中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中.现依据科研设计程序,对这一教改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介绍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尿石通辅助治疗提高ESWL后上尿路结石清除率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480例,其中男性326例,女性154例.人选标准:年龄18~65岁,结石长径6~15mm,上尿路结石病程不超过3个月,经B超、KUB(腹平片)、IVP(静脉肾盂造影)等确诊的单侧单发的上尿路结石,符合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应证[1].排除同侧上尿路手术史、上尿路解剖异常、血液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传染病活动期、肿瘤、未控制的糖尿病、妊娠期妇女、精神病史及尿路感染者.剔除标准:在治疗期间放弃ESWL而选用输尿管镜、开放手术或其他用中西药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或并发症者,中途退出实验者,未按时复诊者.

    作者:马小荣;白大春;景建斌;朱有龙;孔祥彦;李亚坤;杨言春;胡文启;贠子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

    现今社会,能力和素质支撑着医学人才的生存与发展,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时代特征,也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分析目前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制约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作者:付玉荣;伊正君;汲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

    网络学习是指学习者运用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1].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现状,对广州市6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网络学习现状调查,以期更好地给予引导,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效率,现介绍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2所综合性院校、2所医科院校、1所理工科院校、1所文科院校的78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7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4%.其中男生376份(占51.1%),女生360份(占48.9%);农村生源317份(占43.1%),城镇生源419份(占56.9%);大一177份(占24.0%),大二152份(占20.7%),大三342份(占46.5%),大四及以上65份(占8.8%).

    作者:端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参与国家示范校建设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师资队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生力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和教改有无后劲的关键.顺应当前中职示范学校发展的趋势,针对现阶段我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以及我校参与国家示范校建设的情况,提出在示范校后建设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作者:庞伟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论高校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位学生都可能犯错误,从而影响班集体形象、破坏班集体团结、损害班集体利益.班主任给予学生一定的批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批评教育可以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找到错误的根源,从而改正错误.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总是喜欢表扬而厌恶批评,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况且,当今社会推崇赏识教育,提倡尊重、宽容、理解、表扬,对批评教育的方式很难接受,如果批评的尺度把握不好,方法、时机、原则等运用不当,就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1].这时,班主任就要讲求批评的艺术以增强教育的艺术性和说服力,使批评教育能真正达到目的.

    作者:刘兴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微课在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1 微课在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意义多数学者将微课描述为“关于单一主题的、短小精悍的、带有同步声音传输的动态数字影像”.人们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3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1].信息化软环境的快速优化、数字技术的快速提升、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为微课的制作与传播奠定了基础,使微课成为一种高效、便利、不可或缺的教育与学习形式.

    作者:李玲;邵爱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大学生生殖健康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有研究指出,大多数国家的青少年都有性行为低龄化和性发育提前的趋势[1-2],随之而来的妊娠、人工流产等一系列问题亦急剧增多,这就需要社会对生殖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学校是青少年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成功的学校性教育能很好地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对生殖健康的相关态度及行为.女大学新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和过渡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3],此时是进行健康教育的佳年龄阶段.本研究于2013年9月-12月对唐山市某高校女大学新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并评估教育效果,为探索大学生生殖健康有效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海杰;董胜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社会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创新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护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1].目前,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引导中职护生顺利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进一步改进职业生涯课程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兰;石镁虹;代凤玲;鞠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制器械联合常规器械行单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关闭术36例体会

    目的 探讨自制器械联合常规器械行单孔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关闭术的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36例3~11岁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自制器械联合常规器械进行的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关闭术.结果 经该技术治疗的36例患儿全部治愈,平均住院天数1~3天.结论 应用该项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无需另行购置器械,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留手术疤痕等优点.

    作者:常自健;常全科;李徐生;程黎明;张文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操作流程中常见问题探讨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正确的静脉采血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够有效减少漏渗血、皮下淤血等常见问题,提高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笔者在体检工作中发现护士在采血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体检中心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有38 560名体检者采血,均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使用7号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及标有刻度的无菌真空采血管.

    作者:田凤玲;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探讨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动作用

    1 实施背景从目前国内外学者、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实践研究报道来看,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已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已从单一转向多样化,教学目标已从只重认知目标转向兼顾情感目标,学生学习已从接受知识转向探究知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人”,即既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又具有一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迁移能力的劳动者.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师德师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据报道,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和精神,理论学习氛围不浓,教学、科研和学术态度不够严谨等[1].据湖南杨礼芳等[2]调查,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在师德方面为欠缺的是教学态度和教学情操,应加以改进.

    作者:靳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将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与面向中药生产所需的知识、能力相接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中药制药及检验人才.目前,很多教学理念及方法被应用到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总结近年来有关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今后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宋磊;于丽丽;沈伟;王蕾蕾;孔晓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1 高职护理学生学情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多为高中起点学制3年或初中起点学制5年,以女生居多.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求知欲望,但是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自觉性有待加强、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本科的教育模式培养高职生.在解剖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以够用为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向东;万丽萍;柯丰年;刘曾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校班主任对学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应对与思考

    高校班主任是配合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监护学生的职责.与专职化的辅导员不同,目前高校班主任通常由任课教师兼任.在3~4年为一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性事件,其中学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情况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如果应对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笔者从2010年开始担任我校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的班主任,在任职期间,接连遇到学生突发严重疾病的事件:一名学生因患恶性肿瘤不幸去世,另一名学生因脑炎迁延不愈反复住院治疗,一度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而面临停药的困境.作为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为学生的情况担心、难过,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笔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积累了一些相关的工作经验,现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周庆颂;徐同胜;周裕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组汇报教学法在新疆高职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目前仍处于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差,导致教学困难.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是善于动手,而不重视也不愿在记忆性、理论性的学习方面付出努力.这些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专科教育质量普遍下滑,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地区专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毕业生具有与其学历相符合的素质和能力[1].

    作者:申细花;万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通过对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天津医专)19~22岁大学生身体的形态、机能和素质等项目指标的测试,并与2012年、2013年天津市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比,了解天津医专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为指导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及课外锻炼提供可靠依据.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是关系到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医学院校学生具有体育课学制时间短(1-1.5年)、学时数少(天津医专三年制学生体育总学时数约为72学时)、生活规律性差(前期课程紧,学习负担较重;后期临床实习,生活没有规律)的特点,且目前对医学专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专门性研究甚少.

    作者:齐贵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加强病案质量控制 防范医疗纠纷

    病案是记录患者健康状况的文件资料,是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确定和责任划分的主要依据.病案质量是病案赖以生存的根本,病案质量缺陷易引发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应重视病案书写,提高病案质量,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赵晓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讨论式自评法在骨伤科实习生出科考核中的应用初探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职业教育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节点,历来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发现临床带教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出科考核是临床教研室常采用的方式.常规的出科考核多以闭卷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为主,考教分离,缺乏新意.学生“填鸭式”地背诵、记忆使得临床考核流于形式,失去本质意义.我科在近年来的实习生出科考核中采用讨论式自评法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彦涛;卢敏;谢心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是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件中就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示范校建设工作中,将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放在首位,并展开了一系列建设工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娟;张德芳;严军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