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校临床见习的教改实践探索与思考

崔娟;卓晓华;王彪

关键词:临床见习, 教改实践, 思考
摘要:结合我校开展临床见习的教改实践,指出临床见习的意义,阐述临床见习的实施方法、见习效果,就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我校学生对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缺乏兴趣的反思

    兴趣是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课题.对我校1 3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不高,厌学情绪明显.试从学生、教师及评价体系等视角探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拟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这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满足社会需要”培养目标的迫切所在.

    作者:方薇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组汇报教学法在新疆高职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目前仍处于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差,导致教学困难.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是善于动手,而不重视也不愿在记忆性、理论性的学习方面付出努力.这些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专科教育质量普遍下滑,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地区专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毕业生具有与其学历相符合的素质和能力[1].

    作者:申细花;万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护理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1 高职护理学生学情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多为高中起点学制3年或初中起点学制5年,以女生居多.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求知欲望,但是他们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自觉性有待加强、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本科的教育模式培养高职生.在解剖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以够用为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向东;万丽萍;柯丰年;刘曾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参与国家示范校建设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师资队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生力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和教改有无后劲的关键.顺应当前中职示范学校发展的趋势,针对现阶段我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状况以及我校参与国家示范校建设的情况,提出在示范校后建设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作者:庞伟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我校参加201 3年度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的回顾与反思

    以我校参加2013年度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本次比赛失利的原因.通过对此次大赛的回顾与反思,从学生、教师、学校3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实践性英语教学环节、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娟;梁瑾;保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护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1].目前,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引导中职护生顺利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进一步改进职业生涯课程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兰;石镁虹;代凤玲;鞠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的完善与实践

    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医学类学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医学科学学位,一类是医学专业学位.我国自1998年首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5年历史.我校是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有权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的院校,至2013年,我校已招收培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1 600人,已毕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共955人.在十余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原有的临床考核评估制度,结合我校目前的情况,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进行探讨.

    作者:白娟;曹珊;禄保平;朱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社会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创新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W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采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式学习(W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130名护理专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W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考试总成绩、A2型题成绩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认为W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89.2%的学生希望开展更多WPBL教学.结论 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较好地培养学生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少芬;李佩琴;林斯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合作学习在护理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1].护理技巧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病情观察、沟通交流技巧、医疗文件书写等,熟练地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笔者将我校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5)班5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6)班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护理技巧教学实践中采用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集体授课制教学形式.结果发现,合作学习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作者:程小萍;艾鹏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救护理课程改革对中职护生急救实战能力的培养

    为深化课程改革建设,按照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推动课程改革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我校急救护理课程近4年来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主要从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静明;邓向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职助产专业分娩机制说课设计

    高级助产学是一门协助新生命安全诞生的医学科学,是高职助产专业的主干课程.说课是指在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让教师面对同行或者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析,以便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理性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升到理性层面[1].在高职教育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说课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作者:叶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口腔医学专业“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构建探讨

    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确保培养出具备岗位胜任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口腔临床医生是广大教育者和管理者不断研究的课题.结合我校实际和口腔医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框架,主要就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为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旭;熊均平;刘春灵;赵树娟;吴泽秀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应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课堂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具体体现在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授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在授课即将结束时进行课堂总结.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和“我会学”,达到学生独立、自主、高效学习的效果,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作者:李强;狄柯坪;王沛;王红;杨新华;赵美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成人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为例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在职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突出职业性、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的特点.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对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起到示范、激励和导向作用.

    作者:姜隽;吕广梅;刘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护生未进入急危重症科护理实习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参加急危重症科临床实习情况,了解护理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讨有效提高急危重症科护理实习率的方式和方法,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何水英;祝婧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职分析化学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实验性研究

    中等医学检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操作基本功扎实、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信息服务的应用型检验技师.随着检验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计算机处理有关数据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意识,我们开展了实训课与计算机应用一体化教学的教改研究,将计算机中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中.现依据科研设计程序,对这一教改的效果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介绍如下.

    作者:王虎;杨蓉;韦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精神,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小组对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和中职卫生学校进行调研.此次调研内容包括我国医疗机构护理专业人才结构现状、护理人才需求和护理岗位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我国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中职护理专业实习生、毕业生对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要求等.

    作者:黄刚;张军荣;李志成;朱爱军;胡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路

    在高职医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中,按照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根据专业需求,对课程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使改革后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发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示范作用,促进高职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蒋建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微格教学在兼职教师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微格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优化模式[1].利用电教媒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景,提供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录像设备实录兼职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经过短期分类训练,改进教学技能.我院成人护理教研室于201 1年9月至2012年7月采用微格教学法对内外科护理临床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鲁宁;袁爱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