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格教学在兼职教师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范鲁宁;袁爱娣

关键词:微格教学, 兼职教师, 教学技能
摘要:微格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优化模式[1].利用电教媒体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景,提供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录像设备实录兼职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经过短期分类训练,改进教学技能.我院成人护理教研室于201 1年9月至2012年7月采用微格教学法对内外科护理临床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院校中食品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根据食品工艺学课程的特点,结合企业工作岗位群,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改革结果表明,改革课程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赵永敢;张臻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卫生训练机构教研室主任的培养

    我大队是一所专门为基层部队培养卫生干部和卫生学兵的训练机构,目前正经历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重大转型.由于这种转型,使一大批年轻教员走上了教研室主任的领导岗位.缩短教研室主任新老交替的周期,岗位培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现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3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岗位培训进行探讨.1 厘清教研室主任的岗位职能教研室也称教学研究室,是院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基本的管理机构和重要载体,是承担一门或几门课程教学、从事学术科研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教研室主任扮演着指挥者、管理者和领军人的角色.

    作者:王煜辉;黄应堂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探讨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动作用

    1 实施背景从目前国内外学者、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实践研究报道来看,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已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已从单一转向多样化,教学目标已从只重认知目标转向兼顾情感目标,学生学习已从接受知识转向探究知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人”,即既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又具有一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迁移能力的劳动者.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师德师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据报道,中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和精神,理论学习氛围不浓,教学、科研和学术态度不够严谨等[1].据湖南杨礼芳等[2]调查,卫生职业学校教师在师德方面为欠缺的是教学态度和教学情操,应加以改进.

    作者:靳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护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1].目前,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引导中职护生顺利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进一步改进职业生涯课程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兰;石镁虹;代凤玲;鞠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5+1.5”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如何培养社会和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是当前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以紧密结合临床为切入点,构建“校院合作、分段实施、双证并举”的“1.5+1.5”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保存;朱青芝;袁宁;周玉琴;任玉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我校学生对护理专业基础课程缺乏兴趣的反思

    兴趣是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课题.对我校1 3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不高,厌学情绪明显.试从学生、教师及评价体系等视角探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拟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兴趣,这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满足社会需要”培养目标的迫切所在.

    作者:方薇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于CBE模式的课程建设初探

    CBE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考核都应以“学会做”为标准的现代国际职业教育模式.我校2010年开始以CBE理论为指导,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及完善模块化“三群两体”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校内外同步”的课程教学模式,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

    作者:田莉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市场人才需求调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武威职业学院通过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专业知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调整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更好地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课程改革,使培养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作者:王继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血液学临床实习困境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多种原因导致医学生对实习产生倦怠,特别是血液学.针对血液学临床实习现状和特点,提出应对措施:重视临床技能考核及临床带教、做好师资培训、加强医患沟通、进行专科实习培训,以满足新时期医学生实习的需要,提高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

    作者:黄睿;宋朝阳;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开放高校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实验教学是基础性实践教学形式,教师、学生、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条件是基本要素,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是其主要任务,日益开放和灵活是其改革趋势[1].实施实验室对外开放,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有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此,笔者就临床医学实验室开放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开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做了以下初步的探索,以期和同行交流.

    作者:苏晨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海外护理英语教程》的编写与教学体会

    随着我国与国际护理事业的接轨,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绝大多数为英语专业方向,本专业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应该是英语语言和护理专业的融合,既涉及普通英语内容,又涵盖大量的专业英语知识.笔者根据自身在国外近十年的护理实践经历,参照国外书籍《Cambridge English for Nursin》、《Immediate Life Support》、《剑桥实境英语·阅读Cambridge English Skills Real Reading 4》,与同事认真细致地编写了《海外护理英语教程》一书,现将本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牛素霞;袁耀华;刘书莲;李平;周佩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成人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为例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在职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突出职业性、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的特点.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对整个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起到示范、激励和导向作用.

    作者:姜隽;吕广梅;刘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微课在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1 微课在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设计中应用的意义多数学者将微课描述为“关于单一主题的、短小精悍的、带有同步声音传输的动态数字影像”.人们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3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1].信息化软环境的快速优化、数字技术的快速提升、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为微课的制作与传播奠定了基础,使微课成为一种高效、便利、不可或缺的教育与学习形式.

    作者:李玲;邵爱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内镜诊疗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案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内镜诊疗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PDCA)循环的CQI方法,对内镜护理配合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评价CQI的效果.结果 实施CQI后,内镜护士护理配合有效率及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1),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降低(P<0.01);病人候诊时间由实施前的(52.0±7.8)分钟降至实施后的(15.0±6.7)分钟;医生满意率由实施CQI前的57%提高到实施后的94%(P<0.01).结论 通过实施CQI,护士行为得到规范,内镜护理配合的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作者:康国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操作流程中常见问题探讨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正确的静脉采血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够有效减少漏渗血、皮下淤血等常见问题,提高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笔者在体检工作中发现护士在采血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体检中心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有38 560名体检者采血,均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使用7号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及标有刻度的无菌真空采血管.

    作者:田凤玲;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我校参加201 3年度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的回顾与反思

    以我校参加2013年度全国涉外护理专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从客观、主观两方面分析本次比赛失利的原因.通过对此次大赛的回顾与反思,从学生、教师、学校3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实践性英语教学环节、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娟;梁瑾;保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的探讨

    我国人事部、卫生部规定,只有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才能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自《护士条例》实施后,我国允许护理和助产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当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而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也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是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本校近几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情况分析发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能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所以搞好考前培训工作尤为重要.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工作中,应搞好考前动员,明确考试目的,提高师生认识;紧扣考试大纲,把握考试内容,制订培训计划;掌握培训节奏,循序渐进,巩固提高;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和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作者: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把职业技能竞赛引入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把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中职护理实训教学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采用竞赛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别担任竞赛者(护士)、病人、评委,教师担任总评委.结果 竞赛教学法可使学生学到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结论 竞赛教学法是符合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作者:黄爱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理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二者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刘东波;黄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国外药学服务对高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的启示

    目的 对国外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给以启示.方法 查阅国外、国内药学服务相关文献,对比国外、国内药学服务中药师的工作内容、范围等不同之处,发现国内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结果 国外药学服务内容丰富、方法科学、服务对象范围明确、药学服务效果好,可为国内药学服务提供参考,可对高职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给以启示.结论 高职学校要对药学服务教学准确定位,调整课程体系,规范药学服务行为,明确服务内容,培养社会急需的药学服务人才.

    作者:王宪庆;任旻琼;谭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