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虹
医院要想持续稳定发展,不仅需加强基础建设,还需提升人文意识.本文从人文意识的内涵、提升人文意识的现实意义及主要措施等方面论述人文意识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惠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医用化学数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立网络和数字化教学终端,集成教材、习题、试题、多媒体课件、专业数据库、题库和参考文献数据库等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教学.通过对现行医用化学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医用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杨俊松;张利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以我院20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了解医用物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并提出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效果的对策.
作者:程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护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习效果,满足临床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需求,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方法 通过对已学过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护生学习现状,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大部分护生认为教学内容顺序方面,应解剖学在先,组织学在后;普遍反映解剖学难学,总学时少,实验课少.结论 在护理专业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中,从优化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创新实验课教学模式、完善成绩评价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雷有杰;史杰;王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以定西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三校生”高考的形势及对中职卫校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作者:张梅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选定QCC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观察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 QCC能够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纪元春;黑生瑛;李爱萍;张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及教师吸引力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从形象、品格、感情、学识、语言方面增强教师吸引力,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位昌;徐海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静脉注射是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手段,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结合职教改革中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静脉注射技术”进行说课设计.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对中职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可以通过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文化认同感、联系古今拉近距离、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作者:岑爱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通过构建健全人格生长培育系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建立企业化班级运营与管理机制、建立“专业·人文·服务三农”三大育人体系、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等实践,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业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骞;刘宗盛;赵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形式,从教学理论角度阐述备课、上课的主要过程,针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分析学情,设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实现高效教学.医学专科学校基础医学教师说课,是充分运用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过程,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基本功,有利于教师深入理解基础医学教学在医学专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符丽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数据库系统首选的、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同时也是启蒙阶段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工具.目前我院对该课程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本文针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特点,探讨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以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丹;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他汀类药物在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病患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门诊、上门随访、电话随访方式对某社区198例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病患者在维持治疗中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8例患者中有65例应用,占32.83%.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应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本科及以上、初中及以下、大专、高中或中专(P<0.05).在维持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者以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高,达51.61%.未用原因主要是患者对医生、疾病、药物认知不足,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经济状况.结论 医生应在临床工作中秉承良好的医德医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我校依托省财政资金投入、学校各专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建设创新型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其核心是建设一个集教学、培训、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助产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此我校助产专业全面展开教学改革.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微生物检验从标本采集、运送到鉴定、药敏试验,应是全程管理、全员参与、全面监督的过程,目的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杜玫;韩小梅;石福娜;吴居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根据医疗器械行业特点,构建职业能力阶梯递进培养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工学结合,强化了实践育人,有效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作者:刘虔铖;郑婷菲;李丹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88例ICU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38%,感染部位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分别占73.68%、9.87%、6.5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呼吸道感染,重视多耐药菌株,掌握ICU病原菌变化规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作者:张俊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院校合作提升护理实习质量的新模式.方法 在实习管理中,采用学校护理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双导师带教模式的48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单一医院教师带教模式的29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结束后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医院对实习生满意度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学校护理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双导师带教模式比传统的单一医院教师带教模式更受学校、医院和实习生欢迎.
作者:夏利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护生接触病人的初步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现状,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不断提高护生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确保实习成效,为护生毕业后顺利走上临床护理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相能;韦学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金昌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金昌市2006-2013年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丙肝疫情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增长快;2013年病例报告数及发病率高,50~和60~年龄组报告数较多,女性和男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数性别比为0.78∶1.结论 加强丙肝防治宣传工作,提高人们防范意识.
作者:李亚丽;肖莉;张玉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