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纪元春;黑生瑛;李爱萍;张兴

关键词:品管圈, 透析, 内瘘穿刺点渗血
摘要:目的 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选定QCC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观察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 QCC能够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改革完善“有机磷中毒与解救”实验

    改进实验方法,增加实验内容,应用PowerLab记录系统实时监测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心电、血压、呼吸指标的影响.采用AVL-OPTI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氧和电解质变化.仪器的使用使实验更具直接性、准确性、可观察性和综合性.实验方法的改革与内容的完善,使实验课内容更贴近临床实践.

    作者:刘芬;吕文伟;陈霞;王秋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学专科院校公共课试卷督察与改进探究

    通过对我校2012级不同专业学生公共课期末考试试卷的抽样督察发现,学生公共课成绩普遍偏低,主观性试题失分率非常高;学生在公共课学习中存在思想上不重视、死记硬背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教学发展、考试命题、考生评价、人才遴选提供准确的参考.

    作者:穆爱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专业学长制”在中职护生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专业学长制”在中职护生护理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09级中专护理4个班,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应用“专业学长制”分批培养,乙组采用传统分组教学方法.对两组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率及及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在静脉输液、口腔护理及留置导尿这3项护理学基础操作中,甲组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均高于乙组.结论“专业学长制”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可以在操作教学中推广.

    作者:唐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护理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为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我们立足于具有多元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教学平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围绕护生核心能力培养,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和交叉学科的渗透,围绕核心能力展开护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邱玉宇;邱丽颖;陈爱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实验菌种管理心得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菌种是重要的实验材料,英来源有国内外直接购买、致函索要、自行分离等.针对不同菌种可灵活选择其活化、保存和复壮手段,其中,菌种保藏方法应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如定期移植保藏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动物组织保藏法等简单易行,适用于开展大规模学生实验.

    作者:张颖颖;车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调查分析

    目的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探讨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考前辅导的必要性.方法 对我校2012届545名中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生辅导前后知识掌握情况、辅导效果、对本次辅导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绝大部分护生认为考前辅导对护考是有帮助的,辅导后模拟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2012届护考通过率明显高于2011届(P<0.05).结论 护考考前辅导是必要的,学校应重视考前辅导工作.

    作者:邹杏婵;韩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马铃薯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

    用旋光法测定作物中淀粉含量时,用稀盐酸水解淀粉溶液可使淀粉变为具有旋光性的糖类物质.实验证明水解时间是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含量的佳水解时间.结果表明,当水解时间为15 min时,旋光度值大,如果水解时间继续增加,旋光度值反而减小.由此可得出结论:旋光法测定马铃薯淀粉含量的佳水解时间为15 min.

    作者:童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中职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策略

    对中职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可以通过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文化认同感、联系古今拉近距离、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作者:岑爱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析探究式教学法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生比中职生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传统教学法已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其求知欲.本文通过比较我校2012级两个高职班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证实探究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刘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教学质量的责任伦理思维

    教学质量的责任伦理思维可从责任主体、责任履行、责任分析和责任监管等方面展开.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是责任的履行和监管.责任的履行和监管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由于责任含义复杂,伦理问题难以界定,质量监测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尚未普及,责任溯源需要分析一定阶段的社会关系.而责任监管的关键是事前编制责任规划图,明确具体责任,以对责任的履行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者:孙丽芳;华危持;徐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以失信者黑名单制度为视角谈社会诚信的法律完善

    在民事执行方面,债务人不讲诚信,拒绝、规避履行债务现象时常发生,“执行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13年,我国开始实行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以缓解“执行难”困境,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的现象,就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

    作者:黄于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实训教学中同步教学法的探索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生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为提高护理实训教学质量,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尝试采用同步教学法.结果表明:同步教学法可以降低护理操作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丁仁艳;杨芷馥;刘娟;卢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移动CT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移动CT、16排及64排螺旋CT检查患者的头颅影像资料,对其扫描方法、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移动CT与固定CT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移动CT可在患者床头进行检查,方便快捷且扫描剂量小,降低因搬动患者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作者:李俊荣;罗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专业3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为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3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讲授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陶俊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实训考核模式探讨

    针对护生理论知识贫乏、与病人沟通能力不足、应变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等,改革护理实训考核模式,探讨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护理实训考核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陈璋;朱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专科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的必要手段,是促使其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金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嘉峪关市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嘉峪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网络直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68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6.01/10万;4-7月为全年发病高峰,占48.55%,11-12月为次高峰,占18.39%;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约为1.3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5岁组,占88.43%;发病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6.12%,其次为幼托儿童,占17.46%.结论 嘉峪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呈显著人群、季节分布,学生和幼托儿童是重点防治人群,中小学校是暴发流行的重点场所,应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力度,严格落实晨检、消毒制度,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钱红芬;姚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常见安全隐患浅析及防范

    手术室护理是临床比较特殊的护理单元,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为杜绝或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应完善及严格执行操作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晓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原地区世居藏族群众窦性心律特点探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世居藏族群众窦性心动过缓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甘南州人民医院6年间进行心电图检查的世居藏族与汉族群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窦性心动过缓受高原环境、种族遗传等诸多因素影响,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结论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有一定影响.

    作者:姜小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品管圈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目的 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选定QCC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观察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 QCC能够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纪元春;黑生瑛;李爱萍;张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