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的探讨

陈秀荣;魏玮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零距离”, 培养模式
摘要:在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对口升学”护理专科生生源情况调查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职校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政策[1]。“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设置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职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河南省从2001年开始招收中专毕业生“对口升学”进入专科学校学习[2],我院从2012年秋季开始招收“对口升学”专科生,包括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为使“对口升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专阶段能学习到适合、实用的专业知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我院2012年招收的“对口升学”护理专科生生源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分析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目的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1]。卡耐基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一生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但从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来看,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很不理想,中国心理学会对6个省、市的3000多名中职生的心理调查显示,人际沟通不良、关系敏感的学生达到31%[2]。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性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很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和周围的人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了解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中职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

    作者:戴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口升学与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口升学、就业意愿的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13级、2014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36名学生希望对口升本科,占72.3%;有28名学生希望对口升专科,占14.9%。有170名学生希望在“三甲”医院就业,占90.4%。结论调整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案,实现学生对口升学意愿,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者: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完善的人格和熟练的操作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天宝;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研究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是一门研究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为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成为药品质量控制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提高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江门中医药学校护理专业为例,通过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3个层次,递进地构建与护理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作者:郭华;郑洁琳;肖继红;邓惠南;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步入21世纪,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大特点是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医学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医学职业教育体系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其礼;保泽庆;张学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办学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办学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方式,梳理校企合作办学中班主任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对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亦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情况,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校311名护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国内现有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录取方式及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护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的护生认为护士职业不能和不大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4%的护生选择就读护理专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就业形势,41%的护生认为对自身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护理界人士是本校教师,42%的护生认为在实习期间对自身专业认识产生较强影响的是带教教师。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情况不一,采取加强不同年级护生专业情感培养、加大护理专业在校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影响力度等措施来提高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

    作者:万君;王玲;黄秋阳;赵宏武;邹小龙;罗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推拿“师承相授”三步教学中WTA核心能力的应用实践

    现代健康产业中保健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推拿事业也随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推拿手法技术是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研究将手的各种动作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一项中医传统实用操作技术。在推拿手法技术教学中,我校采用中医传统技艺“师承相授”三步教学方法,即初与师合、形神相似、终与师离[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探索将WTA核心能力应用于“师承相授”三步教学实践中,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伟;王德瑜;李迎红;黄宇辉;袁盛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军队卫生学案例教学应用探讨

    基于军队卫生学课程特点,分析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从整体思路、内容设置、实施步骤、考核评价等方面介绍军队卫生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情况,提出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吴朋;谢玉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口招生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目前,高学历护理技能人才仍是社会紧缺资源,各地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普遍较大,且中职生生源比例在逐渐增高[1-4]。我校从2011年开始进行自主招生,培养中职升高职护理学生。为了解我校护理中职生进入高职阶段后的教学效果、课程衔接、学习收获等情况,特开展此次中高职课程衔接情况的调查活动,希望从学生的角度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问题,以期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晓玉;刘凤云;岳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回顾近年来高职院校书院制或住宿制学院在育人中的价值,提出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从基于导师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创新性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各类书院讲座及沙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基于书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党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4个方面介绍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作者:张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以ISO标准优化高职院校系(部)教学管理--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为例

    教学工作是学院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系(部)教学管理中,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理论,建立健全系(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合理分工,优化教学管理程序,以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学院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徐英辉;申茹;李大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UIIS实境教学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和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传统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超声影像信息系统(UIIS)实境教学模式,并介绍其具体应用和教学效果。UIIS利用清晰、动态的图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临床实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玫娟;陈雨娜;董建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从实习护生护理礼仪素养存在的问题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对青海省西宁市13所医院的实习护生礼仪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实习护生存在的护理礼仪素养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推动和促进护生护理礼仪素养的提高。

    作者:王泉月;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T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运送病人法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模式,课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结果绝大部分护生认为TBL教学法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TBL教学法有利于护生体验病人在接受护理、治疗时的身心感受,并对护士角色产生认同感,适用于护理学基础运送病人法的教学。

    作者:向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校医学生对疼痛管理选修课需求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在美国,约有5000万人有持续疼痛,遭受疼痛的患者比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总和都多[1-2]。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疼痛患者,因疼痛无法及时缓解而造成抑郁、焦虑、自杀、永久性残疾的群体在扩大[1]。疼痛医师和初级照顾教育者一致认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学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疼痛教育[3],可见疼痛教育不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本研究针对医学生疼痛教育缺乏的现状,开设了疼痛管理选修课,并分析了医学生在疼痛教育方面的需求,具体如下。

    作者:白彩锋;闫丽华;穆国霞;柴晓敏;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得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护理部工作人员负责对我院各个科室临床一线的护士按70%的比例进行随机调查,对比分析2013年、2014年两年间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2014年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弹性排班,工作稳定感与专业发展,晋升、评优、进修、学习,所得薪酬与工作付出等方面较2013年高(P<0.05),2014年护士的离职率较2013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性化的管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人文关怀及激励机制的实施,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稳定感、满足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彦芳;张莉;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构建卫生教育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初探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全新的卫生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着避免过大过全,围绕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以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作为实验的主要内容,结合卫生保健教师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教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这个全新的体系主要包括新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全新配置、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新的实验考核制度等各方面的内容。

    作者:赵珠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