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5年16期文献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的“五个必须”。

    作者:郭建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将CAD-CAM系统引入高校烤瓷牙修复实训教学的效果评价和分析

    CAD-CAM义齿切削技术和制作系统是口腔义齿加工企业主要采用的义齿自动化流程的重要技术环节,CAD-CAM技术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数据采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由于设备价格较高、岗位对接与实践教学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教学实训中还未大量引入。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借助校企合作优势,将CAD-CAM系统引入烤瓷牙修复实训教学之中,将校内实训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对接,参照企业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柳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病理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传统的中职病理学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新目标的要求,而改变传统教学思想、革新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是病理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拉毛才吉;罗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微课程在康复功能评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将微课程用于康复功能评定的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及自主性,使其合作及沟通能力得以提升、成绩大幅度提高。

    作者:耿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支架式教学法在大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目的:将支架式教学法应用在药理学教学中,并探讨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技巧。方法选取药理学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一章内容,将两个相似班级分别设为实验班与对照班,探讨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肾上腺皮质激素部分内容的小测试成绩和糖皮质激素关于药理学理论的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可支架式教学法。结论在大专临床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较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

    作者:黄俊卿;王佳;刘建明;王芳;杨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活动教学策略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以运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例为例

    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策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具体实例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还能成为推进多层次、多形式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活动教学使教与学互动,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云;王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循证医学思维结合病例讨论在儿科影像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儿科影像学是现代医学影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对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提高儿科影像学的临床教学水平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医学教育模式的角度,将循证医学思维贯穿于病例讨论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儿科影像学人才。

    作者:温洋;刘玥;彭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药炮制学课堂教学设计阐述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订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项必要工作[1]。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作者:赵翡翠;聂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某些课程实验课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左右。实验教学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表现、就业情况和临床护理质量。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护理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系对护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晓峰;张小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药学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国家开放大学开设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已呈现出与社会新形势不适应的趋势。目前本专业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卫生与计生系统合并的背景下,在原来专业的基础上,探讨创新的思路,拓宽专业方向,提出新课程设置的对策与措施,以进一步推动专业的发展。

    作者:尹尚菁;赵新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推拿“师承相授”三步教学中WTA核心能力的应用实践

    现代健康产业中保健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推拿事业也随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推拿手法技术是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研究将手的各种动作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一项中医传统实用操作技术。在推拿手法技术教学中,我校采用中医传统技艺“师承相授”三步教学方法,即初与师合、形神相似、终与师离[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探索将WTA核心能力应用于“师承相授”三步教学实践中,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伟;王德瑜;李迎红;黄宇辉;袁盛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专业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初探

    为解决预防医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节省教学资源。针对该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作者:肖方竹;何淑雅;龙鼎新;黄波;李乐;唐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研究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是一门研究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为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成为药品质量控制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提高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教学初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中药商品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罗容;李佳;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对儿科护理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2级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实验组在课程结束后及临床实习后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满足护理岗位工作需求,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小方;杨铁骊;赵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用电子与维护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案例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实验设备较为落后、专业师资数量不足且实操能力较弱、外聘专家教学连续性不够且效果不理想的现实情况下,医用电子与维护专业将部分课程或教学模块打包成教学任务并落实到合适的医院或企业,经过改革实践,可提高学生和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校企(院)深度合作,对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实习就业等均有良性影响。

    作者:水燕;周雪峻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动物脊柱模拟手术方法的研究

    骨科临床教学是外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骨科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1]。脊柱生理功能重要、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时视野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国内医学院校的局部解剖课程多未开设脊柱方面的实践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疾病的发病机理理解困难,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更无从谈起[2-3]。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主要采用模拟人技术来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效果良好[4]。但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发现,骨科的许多操作属于破坏性操作,比如钢板螺钉固定、椎板开窗加压等操作,若采用模拟人,只能一次性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合普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我们应用动物脊柱模拟手术(以下简称手术),主要目的是:(1)通过本研究使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地掌握脊柱解剖结构及相应基本知识,探讨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如何更紧密地结合。(2)使学生了解临床常用的几种脊柱手术的操作方法及简单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临床实习阶段。(3)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张楠;刘娜;王东旭;周永焘;郗政;刘金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分析当前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地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3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为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军;李艳;刘建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UIIS实境教学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和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传统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超声影像信息系统(UIIS)实境教学模式,并介绍其具体应用和教学效果。UIIS利用清晰、动态的图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临床实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玫娟;陈雨娜;董建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军队卫生学案例教学应用探讨

    基于军队卫生学课程特点,分析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从整体思路、内容设置、实施步骤、考核评价等方面介绍军队卫生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情况,提出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吴朋;谢玉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T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运送病人法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模式,课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结果绝大部分护生认为TBL教学法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TBL教学法有利于护生体验病人在接受护理、治疗时的身心感受,并对护士角色产生认同感,适用于护理学基础运送病人法的教学。

    作者:向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在高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在高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6、8班为实验组,9、12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反馈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反馈法的基础上实施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比较两组的期末闭卷平均成绩、对教师的满意度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学生期末闭卷平均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对于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发现、解决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华;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某医学院校网络课程的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形式,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课程知晓率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我校网络课程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我校现有的网络课程使用率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在线学习上。我们应当适当放慢网络课程建设步伐,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整合,切实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

    作者:王力;仇艳;牛素素;陈凤;束莉;吴学森;刘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湖北养老机构抽样调查报告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大力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势在必行。课题组针对湖北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资料。抽样调查实行实地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情况、对人才的定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岗位待遇等信息。通过调查研究,以期为制订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奠定科学基础。

    作者:张烨;汪玉娇;刘霁雯;景丽;杨志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得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护理部工作人员负责对我院各个科室临床一线的护士按70%的比例进行随机调查,对比分析2013年、2014年两年间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2014年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弹性排班,工作稳定感与专业发展,晋升、评优、进修、学习,所得薪酬与工作付出等方面较2013年高(P<0.05),2014年护士的离职率较2013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性化的管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人文关怀及激励机制的实施,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稳定感、满足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彦芳;张莉;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来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为孕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及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产科出生的5836例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性别、年龄、分娩方式、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74.7%,高危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68.5%;普通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为95.0%,高危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为83.0%,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与性别、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高危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缺陷的主要人群,全面持续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早期发现听力缺陷、早期进行听觉训练对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席莉华;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名。实验组护生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法。实习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心理素质成绩以及沟通能力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且对SP教学法的满意率也更高(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为护生提供逼真、安全的模拟环境,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巩亚琴;刘美玲;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护理人员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生活满意度低,工作3~5年的护理人员和工作≥10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高,工作≤2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低。结论 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晓霞;郭玉梅;张王莹;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我校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兰州大学护士学校临床护理专业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优势与不足,结合教师和临床从业人员对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学生基本素质及基本能力、课程结构、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提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意见,为学校决策者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张晨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口招生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目前,高学历护理技能人才仍是社会紧缺资源,各地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普遍较大,且中职生生源比例在逐渐增高[1-4]。我校从2011年开始进行自主招生,培养中职升高职护理学生。为了解我校护理中职生进入高职阶段后的教学效果、课程衔接、学习收获等情况,特开展此次中高职课程衔接情况的调查活动,希望从学生的角度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问题,以期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晓玉;刘凤云;岳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现状

    自主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想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想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该把学习策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学习策略量表(LASSI量表)对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水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不强,学习策略普遍缺乏。

    作者:陈荣荣;陈凤贞;董晛;金燕婷;王逸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情况,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校311名护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国内现有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录取方式及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护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的护生认为护士职业不能和不大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4%的护生选择就读护理专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就业形势,41%的护生认为对自身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护理界人士是本校教师,42%的护生认为在实习期间对自身专业认识产生较强影响的是带教教师。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情况不一,采取加强不同年级护生专业情感培养、加大护理专业在校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影响力度等措施来提高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

    作者:万君;王玲;黄秋阳;赵宏武;邹小龙;罗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商丘地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了解商丘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取儿童末梢血100μL,置入ESA专业血铅测定试剂中,摇匀后静置5~10分钟,由专人采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的MB2血液铅镉分析仪测定儿童血铅水平。结果血铅检测平均值<100μg/L的儿童4452例,占总人数的96.01%。在4637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中,高血铅检测值为385.915μg/L。结论目前,商丘地区儿童的血铅水平不高,铅中毒现象不明显。对部分高血铅水平的儿童应定期检测,以便预防和治疗。

    作者:娄淑芳;刘双枝;袁学杰;赵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口升学与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口升学、就业意愿的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13级、2014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36名学生希望对口升本科,占72.3%;有28名学生希望对口升专科,占14.9%。有170名学生希望在“三甲”医院就业,占90.4%。结论调整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案,实现学生对口升学意愿,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者: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专业设置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1]。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的稳定;专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坚持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量化评估的探究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院对班级管理工作采用百分制量化评估方式,在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辅导员、班干部及学生积极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军;牛小艳;丁书平;秦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探讨有效教学管理对策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执考)是护理行业准入资格的“国考”,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一次性通过两门科目为考试合格,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金标准,也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工作中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同时还是用人单位聘任工作人员的必要依据。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差、专业素质较低,给中职学校护执考的辅导带来很大压力。我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狠抓考前辅导等措施,提升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护执考的通过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丙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口升学”护理专科生生源情况调查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职校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政策[1]。“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设置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职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河南省从2001年开始招收中专毕业生“对口升学”进入专科学校学习[2],我院从2012年秋季开始招收“对口升学”专科生,包括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为使“对口升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专阶段能学习到适合、实用的专业知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我院2012年招收的“对口升学”护理专科生生源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模型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差异的研究

    目的:以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为例,研究模型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对照组理论和实验教学均应用多媒体示教;实验组理论教学使用多媒体示教,实验教学使用教学模型,让学生仔细观摩,并进行实验验证。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应用SPSS软件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考试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作者:崔玉发;郑焜文;屈丰;龙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族与汉族中学生体质比较研究

    根据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久居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200名藏、汉族中学生的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体质没有差异。

    作者:杨彩虹;党玮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校医学生对疼痛管理选修课需求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在美国,约有5000万人有持续疼痛,遭受疼痛的患者比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总和都多[1-2]。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疼痛患者,因疼痛无法及时缓解而造成抑郁、焦虑、自杀、永久性残疾的群体在扩大[1]。疼痛医师和初级照顾教育者一致认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学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疼痛教育[3],可见疼痛教育不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本研究针对医学生疼痛教育缺乏的现状,开设了疼痛管理选修课,并分析了医学生在疼痛教育方面的需求,具体如下。

    作者:白彩锋;闫丽华;穆国霞;柴晓敏;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目的:了解在校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方法对在校2013级和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在90分以上,2013级为(94.09±9.04)分,2014级为(92.66±9.37)分;其中得分高的条目为学习合作能力分量表中的“乐于和班上其他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小组作业”;得分低的为信息能力分量表中的“熟悉国内主要护理期刊”。结论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应有针对性地制订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冯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汉川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汉川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湖北省汉川市某乡镇随机选取农村小学和中学各1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小学三、四、五年级和中学七、八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为干预组,以相同的方法选取另一乡镇对应年级的学生为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的伤害发生情况及伤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0%和7.2%,对照组为20.1%和13.9%,干预后干预组伤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伤害知识平均得分(11.49±1.745)分,高于对照组的(10.37±2.682)分,也高于干预前的(9.96±1.9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伤害相关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育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应提高农村学龄儿童伤害认知水平,以降低我国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

    作者:刘顺利;罗菊;向兵;李佳秀;尹本亮;朱可;杜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目前,对于职业倦怠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但自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后,该现象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980年,首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将职业倦怠研究领域扩展到包括教师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后,教师职业倦怠就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教学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这些都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因而易引起职业倦怠。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次在我校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调查研究,旨在把握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真实情况,研究教师的职业心理现状和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学校管理和教师自身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预防或降低工作倦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研一学生为例

    自主学习是研究生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某医学院研一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总体不高,在学习的计划性、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几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师要注重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学校要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董娜;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C程序设计试卷分析与思考

    目的:评价2013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C程序设计期末理论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4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0.45分±10.48)分,信度为0.649,难度系数为0.51,区分度>0.15。结论本次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内容比较合理,但容易的题目和难题所占比例较大,在将来的命题工作中应加大中等难度题目的比例,对区分度差的题目进行替换。

    作者:董建鑫;信伟华;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分析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目的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1]。卡耐基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一生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但从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来看,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很不理想,中国心理学会对6个省、市的3000多名中职生的心理调查显示,人际沟通不良、关系敏感的学生达到31%[2]。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性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很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和周围的人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了解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中职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

    作者:戴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患纠纷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护患纠纷的案例引入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对应的护患纠纷典型案例,并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习考核成绩、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将护患纠纷的典型案例引入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习考核成绩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贺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回顾近年来高职院校书院制或住宿制学院在育人中的价值,提出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从基于导师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创新性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各类书院讲座及沙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基于书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党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4个方面介绍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作者:张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学研究生生源质量现状及提高策略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硕士研究生招生实行扩招模式,近3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65.5万增长为2013年的176万,2014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报名人数基数仍然庞大。根据一项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万余人,而2014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增长到63万余人,增长近75%。医学研究生因医学学习周期长、就业难等众多因素,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这势必影响医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继而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在近几年的观察中也发现,研究生生源质量正在逐渐下降。优秀的生源质量是保证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我校在医学研究生招生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生源质量现状,并提出提高策略。

    作者:赵俊岭;穆拉丁库热西;张茜;刘荣;张彤;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的探讨

    在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作者:陈秀荣;魏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步入21世纪,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大特点是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医学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医学职业教育体系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其礼;保泽庆;张学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完善的人格和熟练的操作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天宝;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通过对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进一步阐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理论课程体系及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作者:陈轶;马雪真;王晓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强化职业防护教育增强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在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防护知识及无菌操作技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通过渗透职业防护知识,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刘碧源;伍参荣;卢芳国;申可佳;陈超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恩施卫校农村医学专业的办学模式探讨

    1乡村医生现状1.1恩施卫生计生系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基本情况调查(见表1)。

    作者:陈香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近年来,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中职学校均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路径。

    作者:张瑞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HPLC-ELSD法测定养血饮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养血饮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AP(4.6×250 mm,5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水,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45℃,压缩空气压力350 kPa。在以上条件下测定养血饮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黄芪甲苷与其他峰分离良好,在54.18~866.80μg/ml(R2=0.999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RSD为0.88%(n=9)。结论 HPLC-ELSD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养血饮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隆旭红;金文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提高消化内科临床实习学生教学质量的思考

    为提高消化内科的教学质量,上海市同济医院消化内科实施多种途径的临床教学方法,更新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明确学生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和任务。

    作者:张东伟;杨长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口腔实验教学的管理

    随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材料学以及机械工业的发展,现代生物科学、工程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口腔医学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但是口腔医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育界不断加强对口腔医学学生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口腔教育,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口腔实验教学能够解决目前口腔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复张性肺水肿动物模型复制及发病机制探析

    目的:通过建立复张性肺水肿(RPE)动物模型,探析RPE的发病机制与诱发因素。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随机编号,经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动物,待其清醒后向其胸腔内缓慢打气或注水,5天后迅速抽气或抽水,建立RPE动物模型。结果6只大白兔中成功建立RPE动物模型3只(3/6),未成功建立RPE动物模型3只(3/6)。在肺萎陷的时间和程度相同时,肺复张的速度越快发生RPE的概率越高。此外,还发现RPE的发生与单肺通气有关。结论诱发RPE的因素除肺萎陷的时间和程度、肺复张的速度、胸腔引流过程中使用负压吸引的强度有关外,还与单肺通气有关。

    作者:晏龙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课岗证”融合的儿科护理实验课改革与体会

    为实现课程与岗位接轨、实现学生毕业前获得“双证”等目标,需要对儿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综合实训的方式实现“课岗证”三者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岸晶;贺艳;黄婉霞;张梅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功能雾化氧气吸入器与扶舒清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多功能雾化氧气吸入器与扶舒清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体会。方法对使用多功能雾化氧气吸入器与扶舒清的96例患者进行氧疗和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使用情况及效果。结果多功能雾化氧气吸入器既能配合扶舒清进行吸氧,又能独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论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应用可增强湿化效果、减少湿化瓶及湿化液的污染、避免院内感染,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清花;边笑梅;杨春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替米沙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脑利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了解替米沙坦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理。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1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8人)和对照组(88人),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的血浆BNP、hsCRP水平和进行心功能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浆BNP和hsCRP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6个月,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可以抑制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浆BNP和hsCRP的分泌、减少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银娣;张钊;张玉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或抗凝、改善循环及恢复脑功能等对症治疗为主,而对相关神经功能损伤的康复治疗有所欠缺。因此,本研究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以评价其对神经功能损伤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现将具体研究陈述如下。

    作者:王宏权;陈万强;顾淑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精神病院门诊采血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病院门诊采血室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采血室两年间发生的38例护患纠纷。结果采血室环境与护理人员的主观行为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优化采血室布局、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采血室护理质量,可以明显减少投诉的发生,保障医院与患者的权益。

    作者:高晓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普林格尔仪联合中药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林格尔YS-1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效果。方法将18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A组单用普林格尔仪治疗,对照B组口服中药,观察组给予普林格尔仪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及乳汁排出量均明显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结论普林格尔仪联合中药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祥玲;宋永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强化课后反思增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在课后及时回顾、分析、审视、总结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教师情绪、教学价值、教学遗憾、教学亮点,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素质、完善教学技巧、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唐玉清;罗华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职业口语教学策略分析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职业口语教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是培养、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护理职业口语教学几种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式等,让护理专业学生通过有效的训练达到熟练掌握护理职业口语的水平,为将来的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若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五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采用包括真实情境教学、影片赏析、案例教学的多元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成绩为(90.53±8.81)分,对照班为(83.30±17.51)分,两班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付保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是展示各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综合实力和进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大赛虽然可以推动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针对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作者:黄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江门中医药学校护理专业为例,通过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3个层次,递进地构建与护理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作者:郭华;郑洁琳;肖继红;邓惠南;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从实习护生护理礼仪素养存在的问题探讨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对青海省西宁市13所医院的实习护生礼仪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实习护生存在的护理礼仪素养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推动和促进护生护理礼仪素养的提高。

    作者:王泉月;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护理学教学中,利用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系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救治场景,已在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教学系统,笔者对国内护理学的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以ISO标准优化高职院校系(部)教学管理--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为例

    教学工作是学院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系(部)教学管理中,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中的PDCA理论,建立健全系(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合理分工,优化教学管理程序,以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学院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徐英辉;申茹;李大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构建卫生教育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初探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全新的卫生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着避免过大过全,围绕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以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作为实验的主要内容,结合卫生保健教师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教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这个全新的体系主要包括新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全新配置、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新的实验考核制度等各方面的内容。

    作者:赵珠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采用PDCA管理法促进眼科教考分离可持续发展

    教考分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为我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阻碍教考分离优势的进一步发挥,而引入PDCA管理方法则有助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考分离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眼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雪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学院校教学检查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检查是了解教学运行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校通过科学设计检查内容及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评定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合理运用,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管理与监控,为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刘红敏;徐纪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天水麦积山地质公园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分析当前形势下地质专业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路、做法和一些设想。

    作者:战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试论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苏州、南京、盐城十余所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及人员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对当前困扰高职院校医务室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医务室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医务室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医务室运行模式,这样能够有效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医务室的现状,在维护师生健康、维持校园秩序、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仁华;吴震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办学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办学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方式,梳理校企合作办学中班主任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对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亦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以项目制推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迎评工作初探--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都需要接受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在迎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方式方法。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探索以项目制推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迎评工作,通过总结和思考,提炼该实践方式的特色并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期为未来的迎评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者:王益兰;曹伏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学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医学成人教育规模、层次、要求的不断发展,建立符合医学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基础。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在管理机制、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方面积极改革实践,逐步形成符合医学成人教育特点、适应教学信息化趋势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徐文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丹麦健康促进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丹麦已连续启动实施3轮国民健康计划,通过健康促进工作来进一步改善全体居民的健康状况、延长国民平均期望寿命。在政策制定、环境支持、社区、个人能力提高以及卫生服务调整5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使居民健康行为得到极大改善,居民吸烟率由50%降到17%、过量饮酒率下降到男性20%和女性14%、居民体育活动比例上升到36%、不健康饮食比例下降到8%。通过了解丹麦健康促进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措施,结合我国和甘肃省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健康促进工作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作者:陆一鸣;王冠华;钱国宏;韦国锋;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记一堂利用外在质量判断药品质量的药店见习课

    药品质量包括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比较而言,外在质量特征较内在质量特点更容易学习掌握。通过药店见习课的现场教学,让学生综合利用药品外在质量信息,推断药品质量是否合格,掌握判断药品能否销售的方法,确保消费者安全用药。

    作者:李宽庆;李雅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均数比较分析中常见的误用问题与解决措施

    在当前的医学研究中,医学统计方法误用问题普遍存在,其中均数比较方面的误用问题尤为突出。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不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还结合现代统计分析常用的SPSS软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医学研究者的统计分析能力。

    作者:褚启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儿科诊疗课程改革

    儿科诊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按教材章节顺序教授课程的方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原理进行课程改革。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建立合理的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制度,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训练,多渠道训练住院医生的临床技能,分阶段、有目标地实施培养计划,有助于合格住院医生的培养。

    作者:杨冬;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于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思考与策略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和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剖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的推行提出意见及建议。

    作者:胡生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在德育课中的运用

    从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入手,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探索,介绍将“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运用于德育课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并概括总结开展这项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

    作者:周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