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龙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大力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势在必行。课题组针对湖北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法,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资料。抽样调查实行实地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情况、对人才的定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岗位待遇等信息。通过调查研究,以期为制订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奠定科学基础。
作者:张烨;汪玉娇;刘霁雯;景丽;杨志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某些课程实验课学时占总学时的一半左右。实验教学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表现、就业情况和临床护理质量。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护理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系对护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晓峰;张小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自主学习是研究生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某医学院研一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总体不高,在学习的计划性、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几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师要注重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学校要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董娜;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作者:陈秀荣;魏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骨科临床教学是外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骨科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1]。脊柱生理功能重要、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时视野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国内医学院校的局部解剖课程多未开设脊柱方面的实践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疾病的发病机理理解困难,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更无从谈起[2-3]。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主要采用模拟人技术来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效果良好[4]。但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发现,骨科的许多操作属于破坏性操作,比如钢板螺钉固定、椎板开窗加压等操作,若采用模拟人,只能一次性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合普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我们应用动物脊柱模拟手术(以下简称手术),主要目的是:(1)通过本研究使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地掌握脊柱解剖结构及相应基本知识,探讨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如何更紧密地结合。(2)使学生了解临床常用的几种脊柱手术的操作方法及简单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临床实习阶段。(3)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张楠;刘娜;王东旭;周永焘;郗政;刘金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职校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政策[1]。“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设置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职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河南省从2001年开始招收中专毕业生“对口升学”进入专科学校学习[2],我院从2012年秋季开始招收“对口升学”专科生,包括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为使“对口升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专阶段能学习到适合、实用的专业知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我院2012年招收的“对口升学”护理专科生生源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职业口语教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是培养、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护理职业口语教学几种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式等,让护理专业学生通过有效的训练达到熟练掌握护理职业口语的水平,为将来的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若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中职学校均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路径。
作者:张瑞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将支架式教学法应用在药理学教学中,并探讨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技巧。方法选取药理学中“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一章内容,将两个相似班级分别设为实验班与对照班,探讨支架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肾上腺皮质激素部分内容的小测试成绩和糖皮质激素关于药理学理论的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绝大部分学生认可支架式教学法。结论在大专临床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较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
作者:黄俊卿;王佳;刘建明;王芳;杨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现代健康产业中保健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推拿事业也随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推拿手法技术是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研究将手的各种动作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一项中医传统实用操作技术。在推拿手法技术教学中,我校采用中医传统技艺“师承相授”三步教学方法,即初与师合、形神相似、终与师离[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探索将WTA核心能力应用于“师承相授”三步教学实践中,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伟;王德瑜;李迎红;黄宇辉;袁盛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实验设备较为落后、专业师资数量不足且实操能力较弱、外聘专家教学连续性不够且效果不理想的现实情况下,医用电子与维护专业将部分课程或教学模块打包成教学任务并落实到合适的医院或企业,经过改革实践,可提高学生和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校企(院)深度合作,对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实习就业等均有良性影响。
作者:水燕;周雪峻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完善的人格和熟练的操作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天宝;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护理学教学中,利用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系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救治场景,已在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教学系统,笔者对国内护理学的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策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具体实例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还能成为推进多层次、多形式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活动教学使教与学互动,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云;王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于军队卫生学课程特点,分析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从整体思路、内容设置、实施步骤、考核评价等方面介绍军队卫生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总结教学实践情况,提出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吴朋;谢玉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药品质量包括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比较而言,外在质量特征较内在质量特点更容易学习掌握。通过药店见习课的现场教学,让学生综合利用药品外在质量信息,推断药品质量是否合格,掌握判断药品能否销售的方法,确保消费者安全用药。
作者:李宽庆;李雅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建立复张性肺水肿(RPE)动物模型,探析RPE的发病机制与诱发因素。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进行随机编号,经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动物,待其清醒后向其胸腔内缓慢打气或注水,5天后迅速抽气或抽水,建立RPE动物模型。结果6只大白兔中成功建立RPE动物模型3只(3/6),未成功建立RPE动物模型3只(3/6)。在肺萎陷的时间和程度相同时,肺复张的速度越快发生RPE的概率越高。此外,还发现RPE的发生与单肺通气有关。结论诱发RPE的因素除肺萎陷的时间和程度、肺复张的速度、胸腔引流过程中使用负压吸引的强度有关外,还与单肺通气有关。
作者:晏龙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为实现课程与岗位接轨、实现学生毕业前获得“双证”等目标,需要对儿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综合实训的方式实现“课岗证”三者融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岸晶;贺艳;黄婉霞;张梅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前,对于职业倦怠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但自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后,该现象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980年,首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将职业倦怠研究领域扩展到包括教师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后,教师职业倦怠就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教学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这些都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因而易引起职业倦怠。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次在我校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调查研究,旨在把握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真实情况,研究教师的职业心理现状和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学校管理和教师自身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预防或降低工作倦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执考)是护理行业准入资格的“国考”,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一次性通过两门科目为考试合格,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金标准,也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工作中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同时还是用人单位聘任工作人员的必要依据。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文化基础差、专业素质较低,给中职学校护执考的辅导带来很大压力。我校通过加强教学管理、狠抓考前辅导等措施,提升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护执考的通过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丙干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