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动教学策略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以运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例为例

唐云;王志敏

关键词:活动教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理学
摘要: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策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具体实例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还能成为推进多层次、多形式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活动教学使教与学互动,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也有一定作用。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C程序设计试卷分析与思考

    目的:评价2013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C程序设计期末理论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4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0.45分±10.48)分,信度为0.649,难度系数为0.51,区分度>0.15。结论本次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内容比较合理,但容易的题目和难题所占比例较大,在将来的命题工作中应加大中等难度题目的比例,对区分度差的题目进行替换。

    作者:董建鑫;信伟华;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精神病院门诊采血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病院门诊采血室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采血室两年间发生的38例护患纠纷。结果采血室环境与护理人员的主观行为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优化采血室布局、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采血室护理质量,可以明显减少投诉的发生,保障医院与患者的权益。

    作者:高晓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教学初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中药商品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罗容;李佳;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在骨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动物脊柱模拟手术方法的研究

    骨科临床教学是外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骨科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1]。脊柱生理功能重要、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时视野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国内医学院校的局部解剖课程多未开设脊柱方面的实践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疾病的发病机理理解困难,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更无从谈起[2-3]。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主要采用模拟人技术来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效果良好[4]。但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发现,骨科的许多操作属于破坏性操作,比如钢板螺钉固定、椎板开窗加压等操作,若采用模拟人,只能一次性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合普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我们应用动物脊柱模拟手术(以下简称手术),主要目的是:(1)通过本研究使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地掌握脊柱解剖结构及相应基本知识,探讨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如何更紧密地结合。(2)使学生了解临床常用的几种脊柱手术的操作方法及简单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临床实习阶段。(3)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张楠;刘娜;王东旭;周永焘;郗政;刘金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国家开放大学开设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已呈现出与社会新形势不适应的趋势。目前本专业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卫生与计生系统合并的背景下,在原来专业的基础上,探讨创新的思路,拓宽专业方向,提出新课程设置的对策与措施,以进一步推动专业的发展。

    作者:尹尚菁;赵新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五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采用包括真实情境教学、影片赏析、案例教学的多元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成绩为(90.53±8.81)分,对照班为(83.30±17.51)分,两班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付保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族与汉族中学生体质比较研究

    根据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久居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200名藏、汉族中学生的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体质没有差异。

    作者:杨彩虹;党玮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T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运送病人法教学中采用以护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模式,课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结果绝大部分护生认为TBL教学法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TBL教学法有利于护生体验病人在接受护理、治疗时的身心感受,并对护士角色产生认同感,适用于护理学基础运送病人法的教学。

    作者:向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近年来,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中职学校均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路径。

    作者:张瑞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于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思考与策略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和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剖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的推行提出意见及建议。

    作者:胡生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患纠纷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护患纠纷的案例引入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对应的护患纠纷典型案例,并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习考核成绩、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将护患纠纷的典型案例引入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习考核成绩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贺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某医学院校网络课程的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形式,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课程知晓率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我校网络课程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我校现有的网络课程使用率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在线学习上。我们应当适当放慢网络课程建设步伐,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整合,切实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

    作者:王力;仇艳;牛素素;陈凤;束莉;吴学森;刘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微课程在康复功能评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将微课程用于康复功能评定的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及自主性,使其合作及沟通能力得以提升、成绩大幅度提高。

    作者:耿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来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为孕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及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产科出生的5836例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性别、年龄、分娩方式、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74.7%,高危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68.5%;普通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为95.0%,高危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为83.0%,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与性别、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高危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缺陷的主要人群,全面持续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早期发现听力缺陷、早期进行听觉训练对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席莉华;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江门中医药学校护理专业为例,通过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3个层次,递进地构建与护理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作者:郭华;郑洁琳;肖继红;邓惠南;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的探讨

    在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作者:陈秀荣;魏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病理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传统的中职病理学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新目标的要求,而改变传统教学思想、革新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是病理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拉毛才吉;罗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强化职业防护教育增强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在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防护知识及无菌操作技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通过渗透职业防护知识,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刘碧源;伍参荣;卢芳国;申可佳;陈超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试论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苏州、南京、盐城十余所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及人员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对当前困扰高职院校医务室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医务室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医务室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医务室运行模式,这样能够有效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医务室的现状,在维护师生健康、维持校园秩序、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仁华;吴震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步入21世纪,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大特点是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医学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医学职业教育体系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其礼;保泽庆;张学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