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虹;党玮玺
目的:探讨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在高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6、8班为实验组,9、12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反馈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反馈法的基础上实施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比较两组的期末闭卷平均成绩、对教师的满意度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学生期末闭卷平均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对于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发现、解决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华;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情况,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校311名护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国内现有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录取方式及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在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护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5%的护生认为护士职业不能和不大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4%的护生选择就读护理专业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就业形势,41%的护生认为对自身专业思想影响大的护理界人士是本校教师,42%的护生认为在实习期间对自身专业认识产生较强影响的是带教教师。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情况不一,采取加强不同年级护生专业情感培养、加大护理专业在校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影响力度等措施来提高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
作者:万君;王玲;黄秋阳;赵宏武;邹小龙;罗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名。实验组护生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法。实习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心理素质成绩以及沟通能力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且对SP教学法的满意率也更高(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为护生提供逼真、安全的模拟环境,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巩亚琴;刘美玲;杨丽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策略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具体实例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还能成为推进多层次、多形式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通过活动教学使教与学互动,对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也有一定作用。
作者:唐云;王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扶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满足职校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对口升学”政策[1]。“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设置专门指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中职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高考,为优秀的中职学生提供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河南省从2001年开始招收中专毕业生“对口升学”进入专科学校学习[2],我院从2012年秋季开始招收“对口升学”专科生,包括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为使“对口升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大专阶段能学习到适合、实用的专业知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我院2012年招收的“对口升学”护理专科生生源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中职学校均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路径。
作者:张瑞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得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护理部工作人员负责对我院各个科室临床一线的护士按70%的比例进行随机调查,对比分析2013年、2014年两年间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2014年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弹性排班,工作稳定感与专业发展,晋升、评优、进修、学习,所得薪酬与工作付出等方面较2013年高(P<0.05),2014年护士的离职率较2013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性化的管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人文关怀及激励机制的实施,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稳定感、满足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彦芳;张莉;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是展示各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综合实力和进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大赛虽然可以推动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针对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作者:黄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目的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1]。卡耐基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一生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但从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来看,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很不理想,中国心理学会对6个省、市的3000多名中职生的心理调查显示,人际沟通不良、关系敏感的学生达到31%[2]。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性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很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和周围的人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了解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中职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
作者:戴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回顾近年来高职院校书院制或住宿制学院在育人中的价值,提出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从基于导师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创新性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各类书院讲座及沙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基于书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党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4个方面介绍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作者:张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分析当前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地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3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为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军;李艳;刘建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零距离”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作者:陈秀荣;魏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专业设置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1]。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的稳定;专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坚持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根据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久居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200名藏、汉族中学生的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体质没有差异。
作者:杨彩虹;党玮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材料学以及机械工业的发展,现代生物科学、工程科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口腔医学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但是口腔医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教育界不断加强对口腔医学学生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口腔教育,口腔仿真模拟实验室和口腔实验教学能够解决目前口腔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问卷形式,针对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课程知晓率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希望了解我校网络课程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我校现有的网络课程使用率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在线学习上。我们应当适当放慢网络课程建设步伐,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整合,切实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
作者:王力;仇艳;牛素素;陈凤;束莉;吴学森;刘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护理人员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生活满意度低,工作3~5年的护理人员和工作≥10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高,工作≤2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低。结论 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晓霞;郭玉梅;张王莹;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订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项必要工作[1]。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
作者:赵翡翠;聂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在美国,约有5000万人有持续疼痛,遭受疼痛的患者比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总和都多[1-2]。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疼痛患者,因疼痛无法及时缓解而造成抑郁、焦虑、自杀、永久性残疾的群体在扩大[1]。疼痛医师和初级照顾教育者一致认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学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疼痛教育[3],可见疼痛教育不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本研究针对医学生疼痛教育缺乏的现状,开设了疼痛管理选修课,并分析了医学生在疼痛教育方面的需求,具体如下。
作者:白彩锋;闫丽华;穆国霞;柴晓敏;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儿科护理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2级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习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实验组在课程结束后及临床实习后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满足护理岗位工作需求,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小方;杨铁骊;赵影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