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张晓霞;郭玉梅;张王莹;张彦芳

关键词:ICU,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护理人员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生活满意度低,工作3~5年的护理人员和工作≥10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高,工作≤2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低。结论 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来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为孕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及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产科出生的5836例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性别、年龄、分娩方式、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74.7%,高危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68.5%;普通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为95.0%,高危新生儿听力复筛通过率为83.0%,普通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与性别、分娩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高危因素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缺陷的主要人群,全面持续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早期发现听力缺陷、早期进行听觉训练对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席莉华;李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恩施卫校农村医学专业的办学模式探讨

    1乡村医生现状1.1恩施卫生计生系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基本情况调查(见表1)。

    作者:陈香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微课程在康复功能评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将微课程用于康复功能评定的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及自主性,使其合作及沟通能力得以提升、成绩大幅度提高。

    作者:耿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现状

    自主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想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想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该把学习策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学习策略量表(LASSI量表)对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水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不强,学习策略普遍缺乏。

    作者:陈荣荣;陈凤贞;董晛;金燕婷;王逸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替米沙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脑利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了解替米沙坦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机理。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1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8人)和对照组(88人),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的血浆BNP、hsCRP水平和进行心功能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浆BNP和hsCRP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6个月,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可以抑制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血浆BNP和hsCRP的分泌、减少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银娣;张钊;张玉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儿科诊疗课程改革

    儿科诊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按教材章节顺序教授课程的方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原理进行课程改革。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护理人员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生活满意度低,工作3~5年的护理人员和工作≥10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高,工作≤2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低。结论 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晓霞;郭玉梅;张王莹;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专业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初探

    为解决预防医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探索出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节省教学资源。针对该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作者:肖方竹;何淑雅;龙鼎新;黄波;李乐;唐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护理学教学中,利用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系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救治场景,已在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教学系统,笔者对国内护理学的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五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采用包括真实情境教学、影片赏析、案例教学的多元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班学生成绩为(90.53±8.81)分,对照班为(83.30±17.51)分,两班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付保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完善的人格和熟练的操作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天宝;陈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校医学生对疼痛管理选修课需求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在美国,约有5000万人有持续疼痛,遭受疼痛的患者比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总和都多[1-2]。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疼痛患者,因疼痛无法及时缓解而造成抑郁、焦虑、自杀、永久性残疾的群体在扩大[1]。疼痛医师和初级照顾教育者一致认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学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疼痛教育[3],可见疼痛教育不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本研究针对医学生疼痛教育缺乏的现状,开设了疼痛管理选修课,并分析了医学生在疼痛教育方面的需求,具体如下。

    作者:白彩锋;闫丽华;穆国霞;柴晓敏;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强化课后反思增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教师只有在课后及时回顾、分析、审视、总结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教师情绪、教学价值、教学遗憾、教学亮点,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素质、完善教学技巧、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唐玉清;罗华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将CAD-CAM系统引入高校烤瓷牙修复实训教学的效果评价和分析

    CAD-CAM义齿切削技术和制作系统是口腔义齿加工企业主要采用的义齿自动化流程的重要技术环节,CAD-CAM技术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数据采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由于设备价格较高、岗位对接与实践教学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教学实训中还未大量引入。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借助校企合作优势,将CAD-CAM系统引入烤瓷牙修复实训教学之中,将校内实训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对接,参照企业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柳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族与汉族中学生体质比较研究

    根据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久居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200名藏、汉族中学生的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体质没有差异。

    作者:杨彩虹;党玮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教学初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中药商品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罗容;李佳;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近年来,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中职学校均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路径。

    作者:张瑞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目的:了解在校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方法对在校2013级和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在90分以上,2013级为(94.09±9.04)分,2014级为(92.66±9.37)分;其中得分高的条目为学习合作能力分量表中的“乐于和班上其他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小组作业”;得分低的为信息能力分量表中的“熟悉国内主要护理期刊”。结论三年制护理专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应有针对性地制订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

    作者:冯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回顾近年来高职院校书院制或住宿制学院在育人中的价值,提出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从基于导师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创新性学生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于各类书院讲座及沙龙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基于书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党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4个方面介绍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

    作者:张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职护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江门中医药学校护理专业为例,通过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附属医院为主体的教学见习、以“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为基地的毕业实习3个层次,递进地构建与护理行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作者:郭华;郑洁琳;肖继红;邓惠南;丘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