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扬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全新的卫生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着避免过大过全,围绕着实用、够用的原则,以青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学知识作为实验的主要内容,结合卫生保健教师的工作实际,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教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这个全新的体系主要包括新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全新配置、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新的实验考核制度等各方面的内容。
作者:赵珠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或抗凝、改善循环及恢复脑功能等对症治疗为主,而对相关神经功能损伤的康复治疗有所欠缺。因此,本研究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以评价其对神经功能损伤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现将具体研究陈述如下。
作者:王宏权;陈万强;顾淑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在高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6、8班为实验组,9、12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反馈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反馈法的基础上实施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比较两组的期末闭卷平均成绩、对教师的满意度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学生期末闭卷平均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双向即时教学反馈法,对于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发现、解决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效果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华;李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竞赛是展示各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综合实力和进行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大赛虽然可以推动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针对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作者:黄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对苏州、南京、盐城十余所高职院校医务室管理及人员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对当前困扰高职院校医务室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医务室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医务室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医务室运行模式,这样能够有效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医务室的现状,在维护师生健康、维持校园秩序、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张仁华;吴震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防护知识及无菌操作技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通过渗透职业防护知识,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作者:刘碧源;伍参荣;卢芳国;申可佳;陈超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成人教育规模、层次、要求的不断发展,建立符合医学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基础。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在管理机制、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方面积极改革实践,逐步形成符合医学成人教育特点、适应教学信息化趋势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徐文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儿科诊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按教材章节顺序教授课程的方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原理进行课程改革。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护理学教学中,利用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系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和救治场景,已在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教学系统,笔者对国内护理学的高端仿真模拟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现代健康产业中保健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推拿事业也随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推拿手法技术是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研究将手的各种动作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一项中医传统实用操作技术。在推拿手法技术教学中,我校采用中医传统技艺“师承相授”三步教学方法,即初与师合、形神相似、终与师离[1],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探索将WTA核心能力应用于“师承相授”三步教学实践中,现介绍如下。
作者:雷伟;王德瑜;李迎红;黄宇辉;袁盛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院对班级管理工作采用百分制量化评估方式,在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辅导员、班干部及学生积极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中军;牛小艳;丁书平;秦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分析当前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地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3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为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军;李艳;刘建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网络和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传统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超声影像信息系统(UIIS)实境教学模式,并介绍其具体应用和教学效果。UIIS利用清晰、动态的图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临床实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周玫娟;陈雨娜;董建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前,对于职业倦怠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但自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后,该现象就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980年,首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将职业倦怠研究领域扩展到包括教师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后,教师职业倦怠就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教学管理起来较为困难,这些都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因而易引起职业倦怠。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次在我校开展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调查研究,旨在把握我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真实情况,研究教师的职业心理现状和职业倦怠的成因,为学校管理和教师自身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预防或降低工作倦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得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护理部工作人员负责对我院各个科室临床一线的护士按70%的比例进行随机调查,对比分析2013年、2014年两年间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2014年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弹性排班,工作稳定感与专业发展,晋升、评优、进修、学习,所得薪酬与工作付出等方面较2013年高(P<0.05),2014年护士的离职率较2013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性化的管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人文关怀及激励机制的实施,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稳定感、满足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彦芳;张莉;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护理人员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生活满意度低,工作3~5年的护理人员和工作≥10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高,工作≤2年的护理人员焦虑水平低。结论 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晓霞;郭玉梅;张王莹;张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自主学习是研究生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某医学院研一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总体不高,在学习的计划性、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几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师要注重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学校要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董娜;付玉荣;伊正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口升学、就业意愿的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校2013级、2014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136名学生希望对口升本科,占72.3%;有28名学生希望对口升专科,占14.9%。有170名学生希望在“三甲”医院就业,占90.4%。结论调整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方案,实现学生对口升学意愿,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者: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是一门研究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为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成为药品质量控制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提高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硕士研究生招生实行扩招模式,近3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65.5万增长为2013年的176万,2014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报名人数基数仍然庞大。根据一项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万余人,而2014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增长到63万余人,增长近75%。医学研究生因医学学习周期长、就业难等众多因素,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这势必影响医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继而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在近几年的观察中也发现,研究生生源质量正在逐渐下降。优秀的生源质量是保证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我校在医学研究生招生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生源质量现状,并提出提高策略。
作者:赵俊岭;穆拉丁库热西;张茜;刘荣;张彤;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