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敏;徐纪伟
目的:评价汉川市农村学龄儿童伤害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湖北省汉川市某乡镇随机选取农村小学和中学各1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小学三、四、五年级和中学七、八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为干预组,以相同的方法选取另一乡镇对应年级的学生为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的伤害发生情况及伤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3.0%和7.2%,对照组为20.1%和13.9%,干预后干预组伤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伤害知识平均得分(11.49±1.745)分,高于对照组的(10.37±2.682)分,也高于干预前的(9.96±1.9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伤害相关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育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应提高农村学龄儿童伤害认知水平,以降低我国农村学龄儿童伤害发生率。
作者:刘顺利;罗菊;向兵;李佳秀;尹本亮;朱可;杜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2013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C程序设计期末理论考试试卷的质量,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级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4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0.45分±10.48)分,信度为0.649,难度系数为0.51,区分度>0.15。结论本次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内容比较合理,但容易的题目和难题所占比例较大,在将来的命题工作中应加大中等难度题目的比例,对区分度差的题目进行替换。
作者:董建鑫;信伟华;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儿科影像学是现代医学影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对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提高儿科影像学的临床教学水平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医学教育模式的角度,将循证医学思维贯穿于病例讨论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儿科影像学人才。
作者:温洋;刘玥;彭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建立合理的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制度,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训练,多渠道训练住院医生的临床技能,分阶段、有目标地实施培养计划,有助于合格住院医生的培养。
作者:杨冬;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将护患纠纷的案例引入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对应的护患纠纷典型案例,并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习考核成绩、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将护患纠纷的典型案例引入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习考核成绩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贺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从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入手,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探索,介绍将“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运用于德育课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并概括总结开展这项活动所起的积极作用。
作者:周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职业口语教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是培养、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护理职业口语教学几种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尝试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模式等,让护理专业学生通过有效的训练达到熟练掌握护理职业口语的水平,为将来的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若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过程。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学专业本科中药商品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初步探索和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中药商品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罗容;李佳;王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教学检查是了解教学运行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校通过科学设计检查内容及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评定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合理运用,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管理与监控,为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刘红敏;徐纪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儿科诊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按教材章节顺序教授课程的方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原理进行课程改革。
作者:周建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骨科临床教学是外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骨科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1]。脊柱生理功能重要、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时视野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国内医学院校的局部解剖课程多未开设脊柱方面的实践课程,从而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疾病的发病机理理解困难,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更无从谈起[2-3]。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主要采用模拟人技术来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效果良好[4]。但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发现,骨科的许多操作属于破坏性操作,比如钢板螺钉固定、椎板开窗加压等操作,若采用模拟人,只能一次性使用,成本过高,不适合普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我们应用动物脊柱模拟手术(以下简称手术),主要目的是:(1)通过本研究使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地掌握脊柱解剖结构及相应基本知识,探讨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如何更紧密地结合。(2)使学生了解临床常用的几种脊柱手术的操作方法及简单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过渡到临床实习阶段。(3)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张楠;刘娜;王东旭;周永焘;郗政;刘金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丹麦已连续启动实施3轮国民健康计划,通过健康促进工作来进一步改善全体居民的健康状况、延长国民平均期望寿命。在政策制定、环境支持、社区、个人能力提高以及卫生服务调整5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使居民健康行为得到极大改善,居民吸烟率由50%降到17%、过量饮酒率下降到男性20%和女性14%、居民体育活动比例上升到36%、不健康饮食比例下降到8%。通过了解丹麦健康促进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措施,结合我国和甘肃省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健康促进工作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作者:陆一鸣;王冠华;钱国宏;韦国锋;建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基层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得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护理部工作人员负责对我院各个科室临床一线的护士按70%的比例进行随机调查,对比分析2013年、2014年两年间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2014年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弹性排班,工作稳定感与专业发展,晋升、评优、进修、学习,所得薪酬与工作付出等方面较2013年高(P<0.05),2014年护士的离职率较2013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性化的管理、科学的绩效考核、人文关怀及激励机制的实施,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稳定感、满足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彦芳;张莉;张王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自主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想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教师要想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该把学习策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学习策略量表(LASSI量表)对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水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口腔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不强,学习策略普遍缺乏。
作者:陈荣荣;陈凤贞;董晛;金燕婷;王逸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精神病院门诊采血室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采血室两年间发生的38例护患纠纷。结果采血室环境与护理人员的主观行为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优化采血室布局、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采血室护理质量,可以明显减少投诉的发生,保障医院与患者的权益。
作者:高晓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根据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久居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200名藏、汉族中学生的8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甘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藏、汉族中学生的体质没有差异。
作者:杨彩虹;党玮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当前的医学研究中,医学统计方法误用问题普遍存在,其中均数比较方面的误用问题尤为突出。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不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还结合现代统计分析常用的SPSS软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医学研究者的统计分析能力。
作者:褚启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青海省西宁市13所医院的实习护生礼仪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实习护生存在的护理礼仪素养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推动和促进护生护理礼仪素养的提高。
作者:王泉月;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分析当前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地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3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为预防医学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军;李艳;刘建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疼痛的发病率大约为35%~45%。在美国,约有5000万人有持续疼痛,遭受疼痛的患者比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患者的总和都多[1-2]。在我国,目前约有1亿疼痛患者,因疼痛无法及时缓解而造成抑郁、焦虑、自杀、永久性残疾的群体在扩大[1]。疼痛医师和初级照顾教育者一致认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学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疼痛教育[3],可见疼痛教育不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本研究针对医学生疼痛教育缺乏的现状,开设了疼痛管理选修课,并分析了医学生在疼痛教育方面的需求,具体如下。
作者:白彩锋;闫丽华;穆国霞;柴晓敏;李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