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提高护生实践技能

孔令瑜;雷良蓉;余红梅;沈晓琴;肖英

关键词: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 护生, 实践技能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护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方法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即以案例导入法为基础的课堂CAI课件加板书与即时床边护理教学查房相结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校内理论教学方法,即以案例导入法为基础的课堂CAI课件加板书教学。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个成绩等次的人数,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实践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课堂与床边相结合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生实践技能水平。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目的: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建构生理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并积极组织、引导和评价学生网络学习,将网络学习融入教学环节中,深化课堂教学。结果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网络学习辅助课堂教学表示满意,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责任意识均有提高。结论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

    作者:李海涛;李中秋;李玉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技能大赛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

    护理技能大赛的出现,影响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护理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吉银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基于新学习方式及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探讨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对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合格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促进口腔正畸学及口腔正畸临床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永明;戴娟;杨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超过7~14天的患者进行CDFI检查,观察宫内情况及其周围肌壁血流情况。结果131例二维超声显示宫腔残留物,并经刮宫后病检证实,其中CDFI检查于子宫内部或基底部与局部子宫壁相连处探及血流信号123例,诊断符合率93.9%。结论 CDFI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永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五结合”教学策略探讨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影响力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应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促进课堂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体现教学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本,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突出时代性,把社会热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强调立德树人,把理论知识教育与学生行为能力提高相结合。从而切实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其作用。

    作者:石善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为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以及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德飞;赵树娟;孔亚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本科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本科导师制教学内容、效果、方法及师生关系的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科导师制教学增加了师生沟通与互动,拓宽了教学内容和内涵,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论文撰写能力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实现了教学双赢。

    作者:张玉芳;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在中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融入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强调面向班级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首要目标。本文通过对中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作用进行分析与概述,从设计生涯问卷、构建班辅策略、开展班级活动和关注心理咨询4个方面了解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提升学生规划水平,减少学生职业困惑,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而探索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在中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融入。

    作者:沈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生命之源,不仅是每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中职课堂,努力将国学知识、国学思想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使其成为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中职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职护理专业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通过自编问卷对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职护理专业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主要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3个方面,笔者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徐会党;潘红宁;吴争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实习早期护生压力源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刚进入医院实习的1~3个月内,是护生角色转变、认知未来职业的重要阶段。实习早期护生面临较多的压力源[1],压力过大会给护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降低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2]。作为带教教师及管理者,若不重视和发现护生压力源并给予帮助,就会造成护理人才流失。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带教任务。从临床见习到实习的全过程,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生,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自我效能与压力源的相关性,找出实习早期易产生压力源的高危群体,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同时,根据护生自身压力源特点及自我效能得分,为护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贾桂芳;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2013年生产的初产妇114例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母乳分泌时间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邹华;陈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泽县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对临泽县农村234名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查,了解其营养与发育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黄爱云;毕税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有效教学评价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进行反思,探讨适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回顾2010—2012级3届学生妇产科护理课程教学,以科学主义教学价值取向为引导,采取以考试为主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对3个年级6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年级阶段考试成绩存在差异性(P<0.01),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态势,应积极加以关注,查找可能原因。结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应融合多种教学价值取向,灵活多样地评价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周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医学教育目标探索医学教育新模式--以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为例

    医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带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一种探索。在实践双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大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素质,并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

    作者:李伟;张春艳;梅妍;刘启勇;栗蕴;钟静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等学校构建以课程负责人制为单元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落实了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为进行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院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团队建设,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作者:柳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为了使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医学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进行相应教学改革。通过分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

    作者:冯宪敏;姜晓明;鞠晓红;李瑶;王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个脱节问题及解决方法

    就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几个脱节问题,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实践探索,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张静;陈俊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及性别差异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1级364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怠倦心理、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等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学习中存在严重怠倦心理的学生共132例(占36.3%),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觉得所学知识有用的学生仅占22.0%;为以后找份好工作而学习的学生高达60.4%,男生比女生高15.0%。能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仅占9.9%,女生比男生高6.0%;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达13.2%,男生比女生高9.7%。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只有30.8%,男生中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比例比女生高9.5%。结论学生应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学会积极应对和自我调适;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

    作者:章志红;林少龙;朱小康;上官致洋;刘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张掖市甘州城区中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张掖市甘州城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情况,为开展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甘州城区6所小学、初中、高中11696名6~18岁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超重率10.2%,肥胖率13.1%;高中学生肥胖率低于小学、初中学生,男生各年龄组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青少年肥胖率有持续上升趋势,应采取早期综合干预措施,从运动、膳食、行为习惯和健康教育入手,家庭和学校正确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作者:张吉文;王永德;朱宏斌;夏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