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医学教育目标探索医学教育新模式--以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为例

李伟;张春艳;梅妍;刘启勇;栗蕴;钟静玫

关键词:教育目标, 双导师制, 教育模式
摘要:医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带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一种探索。在实践双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大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素质,并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阶梯式板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免疫学内容抽象、复杂、深奥,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师普遍反映难教,学生反映难学。阶梯式板书可以使医学免疫学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本文通过介绍阶梯式板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效果,为阶梯式板书更好地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务工人员流感认知与应对措施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务工人员对流感的认知与应对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17名务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仅有60.78%的人能正确区别流感与普通感冒,对流感重视程度不高,有40.68%的人对流感疫情不担心,有44.41%的人在流感症状出现时选择“先忍忍、看情况”。结论务工人员因知识水平较低、流动性大等原因,对流感认知与重视程度偏低,因此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等行为干预方法,指导其正确应对流感。

    作者:王磊;应佩蓓;应延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内科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增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评价优良率为94%,对照组为74%,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增加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权金林;党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医学生就业软实力的培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用人单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等多种途径增强学生软实力,培养合格且优秀的医学人才,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作者:赵兰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职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人文课程师资队伍不健全、教学模式与手段落后、护生对人文课程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学习策略单一僵化等突出问题,提出基于职业教育和护理教育先进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人文课程设置,突出护理伦理教育,加强人文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引导护生正确认识人文课程,采取多元化学习策略。

    作者:付华;邵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主动性及性别差异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1级364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怠倦心理、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等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学习中存在严重怠倦心理的学生共132例(占36.3%),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觉得所学知识有用的学生仅占22.0%;为以后找份好工作而学习的学生高达60.4%,男生比女生高15.0%。能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仅占9.9%,女生比男生高6.0%;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达13.2%,男生比女生高9.7%。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只有30.8%,男生中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比例比女生高9.5%。结论学生应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学会积极应对和自我调适;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

    作者:章志红;林少龙;朱小康;上官致洋;刘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相应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太原市某中职学校2636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中职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检出率高;女生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三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结论中职生存在相应心理问题,应针对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有关适应环境及协调人际沟通等方面专题教育。

    作者:郭慧;赵俊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的使用效果。方法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选择需要接受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和治疗的门诊、住院患者576例,随机分成两组(复查患者也依次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0例,其中男176例,女114例,年龄10~81岁,平均(40.68±14.23)岁;对照组286例,男162例,女124例,年龄11~78岁,平均(38.26±11.52)岁。实验组于操作前将10 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自下鼻甲前端分3~4次滴入,药液流至咽部时将其缓慢吞咽。对照组将现配的1%盐酸丁卡因溶液以喷雾器喷头对准选定的鼻腔及口咽部喷药,每次两喷,每喷0.4 ml,共3次,两次间隔5 min。检查后对患者及检查医师进行多参数问卷调查,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优良率为92.4%(268/290),祛泡优良率为79.7%(231/290),润滑优良率为93.1%(270/290),可口率为97.2%(282/290),综合效果优良率达94.5%(274/290),均优于1%盐酸丁卡因溶液。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集麻醉、润滑、祛泡作用于一体,口感好,毒性和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中可替代传统的盐酸丁卡因溶液。

    作者:张宗焕;孟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对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阐述PBL教学法的特点、优势及存在问题,以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口腔颌面外科PBL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任文豪;张瑾;高岭;李少明;李兴强;郅克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本科生基本实验素质与自主实验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我院立足于小型专业性实验教学中心,采用阶梯式培养、多方面要求、协同式管理相结合方式,构建基于本科生基本实验素质与自主实验能力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本科生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全面培养其自主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室独立使用能力。

    作者:关怀;王敏;马晗;贾富霞;马赟;罗容;于萍;赵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教学法)在中职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2010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共2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成两组;选取龋病病人的护理、口腔黏膜病病人的护理作为教学内容,两组先后交叉进行PBL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评价PBL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结果学生在PBL教学法中学习兴趣、满意度及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PBL教学法能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提高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促进其系统掌握知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黄沁园;刘桂瑛;莫新少;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等学校构建以课程负责人制为单元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落实了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为进行课程建设搭建了一个基础平台。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院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团队建设,保证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作者:柳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来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在中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融入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强调面向班级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首要目标。本文通过对中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班级生涯心理辅导作用进行分析与概述,从设计生涯问卷、构建班辅策略、开展班级活动和关注心理咨询4个方面了解护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提升学生规划水平,减少学生职业困惑,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而探索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在中专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融入。

    作者:沈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

    贫困大学生是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倾向。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让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问题。国家、社会和学校要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作者:贾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医改视域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新医改视域下分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分析新医改所需要的卫生事业管理能力及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介绍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作者:刘彩;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我院展开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的研究与探索,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资源、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探讨。

    作者:彭胜华;尹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实习早期护生压力源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生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刚进入医院实习的1~3个月内,是护生角色转变、认知未来职业的重要阶段。实习早期护生面临较多的压力源[1],压力过大会给护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降低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2]。作为带教教师及管理者,若不重视和发现护生压力源并给予帮助,就会造成护理人才流失。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重要的带教任务。从临床见习到实习的全过程,从中专、大专到本科生,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学历层次护生自我效能与压力源的相关性,找出实习早期易产生压力源的高危群体,帮助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同时,根据护生自身压力源特点及自我效能得分,为护生树立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贾桂芳;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485例术前梅毒检验分析

    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一些疾病的流行状态发生了改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术前传染病检测中,梅毒检验一直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术前梅毒检验的34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观察术前常规检验中梅毒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和年龄分布。方法采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实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PPA)进行检测,所有被检标本均设阴性、阳性、空白对照各两份。阳性标本做两次复查。结果梅毒抗体(TP)阳性率为6.43%。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进行术前梅毒检测对患者、医务人员及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职业关照”到“生命关爱”--探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德育的生命精神

    生命关爱作为人生命中的一种需要,容易被后天一些因素所遮蔽,如物质社会导致的目标功利化、教育目标职业化滋生的失衡感等。探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德育的生命精神,需要从充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加强专业课程中生命责任意识渗透、践行生命关爱实践活动和构建生命关爱校园文化方面展开。

    作者:梁曼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