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杨雪梅
目的:通过对实习前中专护生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现状和培训需求调查,为工作场所暴力预防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121名中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0.1%的护生对工作场所暴力有一定了解,但只有22.3%的护生能够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内容全部回答正确;56.2%的护生认为工作场所暴力不可避免,43.8%的护生认为可以避免;81.8%的护生认为工作场所暴力防御培训有必要,84.3%的护生愿意参加该培训,86.0%的护生认为自己会受益于该培训。同时,护生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结论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问题,政府应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学校应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对实习前护生进行培训,提高其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
作者:王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干-2呼吸科收住AECOPD患者50例,检测患者血清PCT、IL-6、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老年AECOPD患者PCT、IL-6、CRP和N抗感染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CT、IL-6联合CRP检测对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8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IL-6、CRP能提高诊断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是对现有标记物的有益补充,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协助临床判断病情转归。
作者:李怡;陈其章;马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专语文课程对中专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很有帮助。笔者结合个人对实际工作的反思与总结,就中专语文教学功能及教学方法与途径进行简述,以期为提高中专生综合素质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钱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教育层次护生无菌操作考核情况。方法根据操作标准及评分方法,对91名不同教育层次的在校护生进行无菌操作考核,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升本护生的考核成绩高于本科护生。结论应加强本科护生无菌观念培养,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小丽;汪凤兰;李若丹;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生命关爱作为人生命中的一种需要,容易被后天一些因素所遮蔽,如物质社会导致的目标功利化、教育目标职业化滋生的失衡感等。探究卫生类高职院校德育的生命精神,需要从充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加强专业课程中生命责任意识渗透、践行生命关爱实践活动和构建生命关爱校园文化方面展开。
作者:梁曼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实习效果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5名全科医学专业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对实习效果影响大的因素是“教师的带教意识、带教意愿”,其次是“与带教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动手操作机会”,此外,“实习生学习主动性”“择业就业压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性质”“科室设置是否齐全”“基础理论知识”“理论阶段学习内容贴近临床”“实习单位有留院就业机会”等因素影响也较大。结论应根据全科医学专业特点,立足医疗环境现状,从严格遴选实习医院、规范医院带教管理制度、调整理论教学思路方面改善实习效果。
作者:邱模昌;黄莹;方义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针对内科护理课程性质,结合医院内科护理岗位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及学情,进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总体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内容难易程度,分别开展3种不同类型的任务驱动教学,即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和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
作者:贾小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生命之源,不仅是每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中职课堂,努力将国学知识、国学思想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使其成为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中职生,承担起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作者:郭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析护生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情况,探讨护理实践教学措施及方法。方法对我校2011级护理、涉外护理专业7个班335名学生进行护理学基础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汇总考核成绩,并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各班成绩与本班学习氛围、学习态度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不同班级,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案例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效果。
作者:张近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分析我校校院结合培养模式下,中职影像技术专业见习教学现状,对有关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措施,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作者:张春雨;王文花;翟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数字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强化服务,提升内涵,走延伸服务模式道路,才能顺应发展趋势。延伸服务是时代的要求,读者的期盼,也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庭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50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并将208例病毒复制大于103copies/ul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7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42例和原发性肝癌(HCC)36例,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208份血清中共检出C型102例(49.04%),主要分布于LC、HCC组中;B型87例(41.83%),主要分布于ASC组中;B+C混合型3例(1.44%);D型16例(7.69%)。结论天祝藏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C型(49.04%)和B型(41.83%)为主, D型相对多见(7.69%),C、D型与较严重的肝脏损伤有关。
作者:高海彦;张会玲;李小霞;高文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职学校校园冲突事件具有冲动性、群体性和连续性特征,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引发原因多种多样,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扰乱校园秩序,甚至引发刑事案件。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地控制此类事件发生,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赵杰荣;王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以及口腔修复学教学效果,依据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
作者:王德飞;赵树娟;孔亚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三年制中专护理1班49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班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期末成绩,并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及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微课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一个良好的辅助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谭晓虹;杜心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新医改视域下分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分析新医改所需要的卫生事业管理能力及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介绍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作者:刘彩;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4年级的240名在校女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时间严重不足、运动项目和形式单一、体育活动兴趣低下、课余时间较少等。通过分析提出有益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女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作者:高继科;窦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变化,结合我校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开展基于新考试大纲的护理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以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应试能力。
作者:刘鸿业;李金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护理专业是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项目”重点支持的专业之一。经过两年的建设,我校形成以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护理岗位任务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能全面、教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融教学、科研、培训、竞赛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行业及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康玉萍;蒋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